鄭鵬林
摘? 要:高中生物學科的教學在基于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指導下,出現了十足的長進。而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生物學科的綜合能力,廣大教師無疑進入了一個思考期。下面,從“生物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基于生物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的有效教學策略”兩個方面,對基于生物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的有效教學,進行初步的探究。
關鍵詞:生物核心素養教學;高中生物;有效教學
雖然廣大生物教師的高中生物科目的課堂教學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作為一個對自己的教學有著高標準的教師來說,這些教學上的成就完全不值得一提。按照高標準的教學要求,廣大高中生物教師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質量的道路,仍舊有很長的一段路途需要完成。而為了更好地提升廣大學生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為了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科的綜合能力,下面為廣大高中生物教師拋磚引玉,特做下番論述。
一、生物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
生物學科是一門研究生命系統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學科。在整個高中階段的生物學科的學習中,能夠以三個問題來概括全部學習的出發點,即生命是什么?生命活動怎么運轉?生命為什么是這樣?而基于這一認識,下面再來談談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籠統地可以分成四個部分,即生物知識的學習能力、生物價值觀念、生物科學思維和社會責任這四個方面,它們遵循層層遞進、由表及里、由外到內的邏輯順序。基于當今時代的主旋律,需要教師基于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完成教學實踐,在幫助學生完成高考的應試準備后,還能讓學生形成基本的生命觀念和生物學基本觀點,提升科學素養。既要讓學生建立生物學核心概念,以達成對生命觀念的理解。
二、基于生物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的有效教學策略
(一)結合生活教學,構建正確價值觀
生物是一門講述個體生命和自然關系的學科,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不能夠只是從應試的角度出發,而是要有意識地從生命的起源和自然地和諧的角度出發,構建學生關于生物學科的正確價值觀念,讓學生能夠在正確的觀念的引導下,學習生物科目的基礎知識,提高自己生物的核心素養。
具體來說,在學習“分子與細胞”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從生活實際的角度開展教學,對于所要講述的細胞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將細胞比作一個人類個體,然后形象化地將細胞的一系列的生命活動,通過類比的方式,和人類的生命實踐活動聯系起來。例如,對于“細胞的基本結構”的相關知識的學習,教師就可以從人類個體的角度展開教學,在以前的時代,無數的人類組成了一個城邦,而這個大集體就像人體中的各個細胞一樣,有起到防衛作用的人員,即細胞膜;也有起到控制指揮作用的君王,即細胞器。通過教師借助生活實際進行教學,能夠將細胞的具體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理解能力。
(二)結合實驗教學,培養科學的意識
生物雖然是講述自然和生命的學科,卻也是以一定的實驗作為基礎的科學學科,它既跨越了文科,又橫據著理科,而具備綜合性的特點。而基于這一認識,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就應該借助一定的生物實驗,來培養學生科學的求知態度,嚴謹態度、篤實求真的態度,從而培育學生的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
具體來說,在進行“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這個實驗的時候,如果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稍有失誤就無法觀察到DNA和RNA在細胞中的正確分布了。例如,如果學生在選擇細胞樣本的時候,選用了原有顏色較深的細胞樣本,那么就會影響最終的觀察結果,而學生在選定了口腔上皮細胞和洋蔥表皮細胞后,采取樣本的時候前者應該漱口,后者應該避免材料上帶有葉肉組織細胞,如此才能夠保證實驗的成功完成。而這些實驗的注意事項,在學生沒有動手實踐之前,其對這些注意事項的知識點的記憶是無法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的,故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采用實驗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嚴謹求真細心的工作態度,培養他們的科學的精神。
(三)倡導課外閱讀,提高生物的素養
對于提高學生的高中生物學科的實際素養來說,需要在平時的學校生活中,呼吁、倡導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只有學生養成了大量閱讀的習慣后,學生才能夠切實地提高自己的生物學科的基本素養,進而升華自己對生物學習的認知。
具體來說,市面上有很多關于生物的人文科普書籍,例如,尤瓦爾·赫拉利的作品《人類簡史》就是很好的閱讀素材。學生在完成這本書的閱讀后,就可以對人類的發展史,有一個粗略的了解,而這些都會轉變成學生自己的生物學科的素養。
綜上所述,基于生物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的有效教學策略,教師可以結合生活教學,構建正確價值觀;還可以結合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科學的意識;再者,教師還需要倡導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生物學科的基本素養。
參考文獻:
[1]高明珠. 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 . 中國校外教育 . 2019(09).
[2]鄒建娟.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學思考 [J] . 教書育人 . 20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