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意
摘 ?要:對學科教學來講,德育是最關鍵的任務目標。尤其在農村小學中由于農村教育的基礎設備普遍不夠完善,其師資力量也相對比較有效,這樣一來農村教育的質量便成為許多地方教學所面臨的主要難題。因此,在農村學科教學中充分與德育相互融合,達到教學育人的目的,便是本文所要闡述的主要內容。本文以農村小學階段為例,闡述如何在眾多學科的學科教學中完成德育。
關鍵詞:學科教學;德育;農村教育;教書育人;小學階段
引言:
眾所周知,教育的目的在于去除愚昧,成為一個有思想有文化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其中德育起到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這個人有最基本的思想道德修養之人,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有利于社會建設與發展。但是顯然現如今的許多農村地區投入大量精力和資金建設教育,但卻一直未取得良好見效。許多農村小學一貫缺乏應有的德育質量,只重視教育而忽視德育的現象數不勝數。鑒于此現象,借此機會,筆者身為教育者執教多年,分析在這方面問題的幾點看法。
一、當下農村的傳統學科教學面臨問題
在傳統學科教學中封閉僵化的學科教學體系十分普遍。在新課改的全面推進下,綜合性學習理念不斷深入人心。何謂綜合性學習呢?簡而言之,綜合性學習就是讓學生在學科教學課堂與課外生活聯系起來,同時在學科活動中開展全面的整體培養教學,讓學生從各個方面逐漸提升學科素養,完成教育教學與德育融合的根本目的。但是顯然現如今農村學科教學中的主要問題在于教師的教學理念相對比較落后,無法充分認識綜合性學習的基本概念。同時在教學中普遍缺乏綜合性學習的教學手段,更無法充分以完善的評價制度評價學生,導致綜合性學習往往無法在農村小學學科教學中所體現。對此,如何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將其與德育充分融合顯然成為當下所面臨的問題。
二、語文學科教學與德育融合的策略和途徑
在語文這門學科中閱讀教學是最難的教學環節,同時也是語文學科中最豐富的教學任務。因為閱讀中所蘊含的魅力正是語文這門學科最具美學的內容,對此,結合綜合性學習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筆者認為,先從其中的審美因素開始挖掘,繼而營造其審美氛圍,讓學生在閱讀與交流中感受閱讀之美。比如,在《中彩那天》這一課文的教學中筆者曾問自己的學生:“同學們,你們認為文章最后一段為什么說這個時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時刻呢?是什么樣的東西讓父親和全家感覺到我家很富有呢?”底下同學面面相覷,其中一位同學勇敢地回答:“是誠信!”我當下鼓了鼓掌,讓全班同學鼓勵這位同學,“這位同學回答的非常不錯,文章中的父親中彩了,但是他覺得這個中彩名額并不屬于自己,所以他即使拿到這個汽車也不會開心快樂,畢竟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無論是什么樣的手段我們內心都不會感覺安寧。同學們,你們說對嗎?”底下一致的掌聲激發了課堂上的教學氛圍,同時我讓同學們反復閱讀這篇課文,在反復閱讀中逐漸體會到主人公“父親”那顆金子般的心。讓同學們在交流和討論中大膽提出自己所面臨的誠信選擇問題,逐漸感受到誠信的重要性,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本文所闡述的中心主旨。
三、數學學科教學與德育融合的策略和途徑
誠然,數學學科在任何階段的學習中都屬于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之一。關于如何在數學這門學科中融入德育教學,筆者認為當從如下幾個方面開展教學。首先,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中解題的快樂,感受數學之美,培養學習數學的動力。再充分挖掘其中的數學教材,利用這些教材開展德育,充分將德育融于數學教學中。比如,在《數學廣角——植樹問題》中我出了這樣一道題:
在某個風和日麗的周末你和朋友小剛約好去圖書館,然后你們打算一起出門先匯合再去圖書館,已知你家和小剛家中間的路程距離為3425m,你以0.7m/s的均勻步速走路,小剛的步速為0.8/s,請問你們有多久可以遇到?
在這個問題中我以學生的第一視角為題,同時又在周末,激發學生對該應用題的解題興趣。再將其中的條件給出來,讓學生解題,對解出來的同學進行獎勵,而對于那些解答錯誤或者沒有及時解出來的也會讓大家鼓掌鼓勵,增強同學們的自信心與學習動力。然后,我再從闡述數學歷史開始,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古代先人在數學領域所做出的貢獻,比如著名的《九章算術》以及《四元玉鑒》《數書九章》等,還有那些為數學貢獻一生的祖沖之、劉徽、朱世杰、蘇步青等人,讓我的學生充分感受我國在數學中所發展的熠熠光輝。同時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更加有動力、有感情地學習數學,領略神奇的數學世界。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當下的農村學科教學中因為師資力量以及相關教學設備不足的問題,導致學科教育無法充分將德育目標融入其中,顯然不符合當下素質教育的目標,更不符合新課改理念。對此,本文以語文和數學為例,引進筆者自身的教學案例,望能夠幫助更多教育者提供幾分參考。
參考文獻:
[1]朱日生. 德育與小學學科課堂教學的有機融合[J]. 學苑教育,2019(9).
[2]段愛麗. 農村小學德育與學科教學結合策略探析[J]. 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9(2):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