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好向
摘??要:初中英語課堂作為培養學生英語素養,鍛煉學生英語思維的重要平臺。新課標改革對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老師應當通過營造良好的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英語課堂的活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從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現狀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些策略以及對于提高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有所裨益。
關鍵詞:初中英語;核心素養;課堂教學
引言:初中階段是學生掌握英語知識與技能,提高自身英語語感的關鍵時期。要培養學生英語的核心素養要求,英語老師必須與時俱進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通過設置合理的教學情境,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自身知行情意的全面發展。
一、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
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與學習習慣各有差異。新課程改革理念要求英語老師除了要傳授學生的英語知識與技能,更要注重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育。為此,英語老師應當與時俱進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真正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環節的設計與課堂的組織管理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與身心發展特征循序漸進開展,英語老師應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其次,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課堂,要培養學生英語表達思維,促進學生對中西文思維轉化能力的提升,使學生了解英語常見表達方式,認識西方文化傳統與風土人情,就要求英語老師應當擺脫傳統機械、僵化的教學模式,應當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互動。通過完善課堂教學評價機制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著重推動學生英語聽、說、讀與寫四方面的全面協調發展。通過為學生英語實踐應用能力的提升創設良好的語言氛圍,提高學生英語學習鑒賞能力,著重推動學生的書面表達與口頭表達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與核心素質的全面提高。
二、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初中英語課堂僅有40分鐘,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提高學生學習的代入感,提升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為此,要推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育,英語老師可以綜合運用一切課程資源,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首先,英語老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從學生熟悉的情境出發,創設相應的生活情境,以有效降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厭倦、抵觸心理,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代入感。比如,在講到一些節假日主題的文章時,老師可以從學生日常節假日的主要活動舉例,比方說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中秋節吃月餅,賞月;春節一家團聚,吃餃子等,使學生認識到傳統節日繼承與發展脈絡,以及節假日的主要活動,提高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其次,英語老師可以引入適當的游戲環節,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尚未成熟,引入一些靈活多樣的游戲環節,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內掌握知識。比如對于學生較難理解的音標發音與記憶方面,英語老師可以通過設置卡片游戲,將元音與輔音分別記錄在卡片上,讓學生對黑板上指定的單詞進行音標組合,鍛煉學生對英語語感的感知能力。
三、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優勢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多媒體教學逐漸引入初中英語課堂,多媒體教學可以直觀形象地展示課件教材,使學生身臨其境感知較難理解的詞匯、語法,具有其他教學方式難以比擬的優勢。為此,要在初中英語課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要求英語老師應當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優勢,通過構建電子化信息平臺,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與效果。引用多媒體教學要求英語老師首先要以教材文本為基礎,在深入了解教材文本的結構、體系與情感的基礎上,合理設計教學環節,科學并有針對性地搜集并篩選信息,有效整理材料作為課件主體,從而在幫助學生鞏固英語知識,完善自身認知的基礎上,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比如,在講到某一難懂的語法時,老師可以整理搜集一些經典影視作品抑或是音樂作品的臺詞與歌詞等,通過與學生一起分析英語常見的固定搭配與習俗搭配,循序漸進引導學生掌握語法規律,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促使學生通過中英文化的比較,提升跨文化溝通與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能力,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人文修養。
四、科學合理設置課堂提問
正所謂“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初中英語課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最重要的還是要通過教授學生一些基礎的英語學習技巧與方法,鍛煉學生的質疑與思辨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新意識,使學生能夠學有所長,學有所用,真正做到舉一反三。首先,創設提問情境時,英語老師可以運用英語提問,讓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觀點,鍛煉自己的發音與語感,提高學生溝通能力,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能夠有效增長知識和詞匯量,提高自身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與審美情趣,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文風情,構建自身良好的行為習慣與道德品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比如,課堂導入時,老師可以運用口語提問學生如下:老師:Good?morning,everyone.?Do?you?want?to?go?travel?outside??Where?do?you?want?to?go,and?why?would?you?like?to?choose?the?place?,通過層層設問,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完善自己的邏輯,促使學生思維脈絡更加嚴密。再者,英語老師的提問應當更具啟發性與挑戰性,要在學生原有認識基礎上著重開發學生智力。科學設置提問環節要求英語老師善于從學生的立場和角度思考問題,要在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與認知結構的基礎上,由易到難、由淺入深設置提問環節,激發學生求知的內驅力。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并提升學生的自信感與成就感,使學生能夠透過英語現象看到本質,提高自己英語信息的提取能力。
五、創新小組合作探究模式
素質教育與新課程理念提出,學生才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英語老師應當科學合理設置小學合作環節,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交流合作,打破學生的思維邏輯,使學生能夠將新舊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形成自身完善的認知體系。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創新小組合作首先要求英語老師要在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智力水平、個性特征基礎上,科學分設小組,每組三到五人。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與空間圍繞某一話題討論交流,鼓勵學生互幫互助,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與成就感。比如,英語老師在寫作教學時,可以給學生一個半命題式的題目或者漫畫,使學生自行分析寫作方向、寫作邏輯以及主要的寫作脈絡,使學生大膽發揮想象,鍛煉學生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的寫作能力,促使學生寫作更為自然流暢,寫作更富人情味。其次,英語老師也可以設置一些朗讀比賽、單詞拼寫大會比賽,亦或者寫作比賽等形式多樣的小組比賽。對于表現好的同學可以給予一定的物質或精神獎勵,對于表現不好的學生也應當多加鼓勵,不應過分苛責學生,以免傷及學生的自尊心。設置合理的小組比賽可以使學生在這一比賽平臺中深感自己的不足所在,提高學習的自覺意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性,真正愛上英語課堂。
六、結束語
初中英語課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一項系統化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就要求英語老師應當在實踐教學中不斷研討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學模式,注重挖掘學生潛力,鍛煉學生英語書面表達與口語表達能力。通過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健全學生英語學習認知體系與結構,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奕君.初中英語學科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亞太教育,2016(08):25.
[2]劉偉偉.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初中英語教學實踐初探[J].讀與寫(教育學刊),2016(12):15.
[3]葉愛琴.初中英語課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式探索[J].英語廣場,2017(01):23.
[4]王亞麗.初中英語學科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8(12):17.
[5]謝雅鷗.初中英語教學與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之我見[J].亞太教育,201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