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文
摘??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以及在新課程改革標準頒布的背景下,我國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針對新課程改革標準對小學三年級學生提出的具體要求,為了更好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本文主要探究了如何在小學三年級語文中加強閱讀教學的指導,使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科上有更大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閱讀能力,促進語文核心素養的高效構建。
關鍵詞:小學語文;三年級;閱讀教學
引言: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相較于一二年級對文字讀音等基礎知識有了一定的積累和掌握,所以在對學生開展閱讀教學時,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對段落的理解。由于一篇文章是由多個段落所組成的,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這些段落進行拆分,通過對每個段落的大意進行講解,并結合上下文的意思,將文章進行串講,激發學生的思維,使他們能夠大膽想象。只有對每個段落當中的重點字詞句進行掌握,并且理解段落大意,才可以為理解文章結構段落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
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課前預習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階段。教師應該針對文章內容進行一個整體的把握,并且根據課文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特點制定符合不同階段學生的預習任務,使學生能夠在課下自主去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通過課前預習還可以使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這樣在課堂任務開展過程中,教師則不必耗費大量的時間在向學生講解課文內容以及生字詞上,可以大大節省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向學生布置預習任務時,教師應該教給學生預習的步驟,避免學生盲目預習,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在進行課前預習時,首先應該對文章進行一個大致的閱讀,了解文章中所講的事物。之后再熟讀課文,要求做到能夠清晰流暢地完成對文章的朗讀。第二個方面就是要讓學生在讀文章內容時,充分發揮自己的發散性思維,總結文章中每個段落的大意,從而使學生能夠對文章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最后就是要在閱讀時針對文章當中不懂的字詞句進行反復朗讀,也可以查閱資料來幫助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隨著學習任務的不斷加重,對于預習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完成以上幾個步驟的基礎上,教師還可向學生布置一些預習提綱,使學生能夠通過完成預習題目的形式,更加規律性地完成課文的預習。
二、教師要進行文章的范讀,為學生樹立榜樣
對于閱讀教學當中的文章,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范讀。通過教師的范讀,學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當中的字詞句的發音,并且聽清楚教師朗讀文章時的重音和斷句,從而能夠幫助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閱讀教學的環節中,如果省略了教師范讀這一環節,也可以采用相應的學生朗讀教師糾錯的方式。但是如果沒有這兩個方式,學生很有可能對文章中語句的語氣和斷句理解不清,致使學生對文章內容判斷失誤,從而不利于語文課堂教學任務的開展。在教師進行課文范讀之前,應該讓學生首先對文章進行一遍通讀,標注出自己不清楚或不理解的地方,在教師進行范讀時及時進行標注,從而學生能夠更準確地對于文章的字音以及生字新詞更好地掌握,更加流暢地朗讀課文。
三、鍛煉學生對文章段落大意的總結能力
為了更好地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在學習文章時,可以讓學生對文章段落大意進行總結,使學生能夠在課堂當中表達自己內心的觀點。但是要想讓學生通過閱讀就理解段落所要表達的真正內涵,難度還是比較大的。所以教師應該針對這個教學目標制定一系列的獎評制度,對于踴躍發言的學生,不管回答正確與否都要給予表揚和獎勵,從而能夠激勵學生踴躍回答問題。當學生不會總結段落大意之時,教師不可操之過急,要對其保持長久的耐心,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將段落當中的內涵分析出來。還要教授給學生,讓他們分析段落當中人物的語言形態以及對他們的心理活動描寫,讓學生大膽地去想象,去表達。既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四、注重對段落之間連接詞的講解
在引導學生對每個段落的大意進行分析和概括之后,最終還是要將段落放入到整篇課文當中。通過每個段落之間的過渡語句和連接詞,使每個段落形成一個統一的有機體,使學生能夠對學生寫作的思路進行清晰的把握,從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以及內心表達的情感,通過拆分和整合從而和作者的內心達到共鳴。總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注重文章段與段之間的聯系,以及段落的劃分和整合規律,使學生對文章的內容和層次能夠清晰把握,并且加強對字詞句等基本功的訓練,使學生能夠更加順利流暢地進行閱讀。
五、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
在語文學科的學習過程中,讀和寫是不可以被區分開來的,而且在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當中寫作也占了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在進行閱讀教學的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于文章當中優美的語句和段落進行摘抄和背誦,便于在寫作任務開展中有較多的素材,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也可以引領學生對于文章當中的段落進行仿寫。在理解和掌握了作者的寫作手法和寫作意圖后,通過仿寫來模仿作者的寫作方式,從而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這種方式既可以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對課文段落的理解和認識,還可以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可謂一舉三得。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本文的探究,我們主要了解了在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一些現狀,以及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具體措施。希望能夠通過對文章段落進行拆分和整合,不斷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為高校語文課堂的構建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新瓊.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質量評價標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8.
[2]劉潔.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現狀及策略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6.
[3]程文文.小學語文略讀課文教學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