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磊
摘??要:高中階段的課程更多考查學生的探究思維能力,化學學科的知識點豐富且深奧,許多學生在學習時會遇到困難。學校對于學困生的教學工作一貫都格外重視,在教育實踐中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讓學困生能夠找到學習方法是教學重點之一。本文首先基于化學學科的特性、高中生的學習特性等方面,分析高中化學課程中學困生的形成及原因分析,并提出三點對化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困生;形成因素;策略
引言:
學困生作為教育教學過程中較為顯眼的一個小群體,容易受到學校和教師的關注,而在轉化學困生的教學道路上往往需要付出較多的精力和時間[1]。開展幫助學困生學習的教學活動上,不僅需要學生自身改變學習策略、轉變學習態度,也需要教師起到引導作用,指導學生利用合適的學習方法,提升自我化學學習能力,進而改善班級總體化學學科教育質量。
一、學困生的產生
學困生一般是指進入規范的教育系統接受正常學習且自身并無智力障礙而學習成績處于中下游階段的學生。這一類學習上出現困難的學生往往是由于學習方法掌握不到位、學習態度不端正、家庭背景等因素導致的,在一段時間、某些科目上往往不能取得較好的成績。嚴格意義上來說,學困生并不能直接定義為差生。學困生與同時同班接受教育知識的其他學生并無不同,只是在接受教學內容上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教師需要對其進行特別關注,必要時刻采用特別的教育進行補充,使學困生能夠跟上正常的教學進度。差生的概念主要是針對教育結果而言,但是學困生是教育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學生,不能片面認為其智商低。
二、高中化學學困生形成原因
(一)學生主體差異
高中化學的學習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動進行學習內容安排。然而許多學困生缺少正確的學習方法,不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學習時間表,在學習理念和學習習慣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導致學困生在課堂學習中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自控力較差;在課下學習中不能充分運用學習時間,規劃好化學學習進度。也會有部分學困生對于化學學習的規律不甚了解,把握不好化學新課內容學習和舊知識復習之間的平衡,最終導致化學課程學習效率較低,逐漸在化學功課上落后于人。
(二)化學學科特征
盡管化學作為一門理科學科,但學習中會發現其不僅具有理科所需的邏輯思維、推斷能力,也需要文科中的背誦記憶能力,因此在學習上需要采用正確的方式方法、更多時間精力去攻克課程難點。并且,化學課程的知識點是相互承接的,一旦學困生在某一階段的內容中脫節,之后跟上學習進度會更加困難。高中化學課程的這種特性也導致學困生在摸索學習的道路上面對較大的挑戰。
三、高中化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一)用情感教育理解學生差異
教師要擅長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用情感教育來撫慰學生的內心,讓學生逐漸對化學消解排斥感,產生興趣。教師可以跟學生進行真心的交談,理解學生學習上的心理障礙,幫助其突破自我認知,勇于發揮所能[2]。每一位學困生都會出現心理上的不自信,但其實學困生只是因為某些方面與其他學生存在差異性。教師應該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幫助學困生明確自身優點和缺點,學會用優勢彌補自身不足。在發揮優勢的過程中,鼓勵學困生找回學習自信,進而走向順利的化學學習道路。
(二)使用正確的學習方法
高中化學教師或許由于課程內容緊張,升學壓力大等問題,過于追求學生成績提升,在教學中采用知識灌輸的方式讓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但其實這樣的方法是舍本逐末,只有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配合高效的教學。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學習重點、難點,引導學生利用不同的學習方法進行不同類型的學習,啟發學生能夠多方面剖析學習內容,掌握實驗技巧,提升化學學習意識。
例如,在學習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二中的《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這一節內容時,教師的教學目標之一是讓學生能夠記憶重要的化學元素,但是由于化學元素命名大多非常用字且數量較多,學生較難記憶,此時教師可以利用諧音“青(氫)害(氦)李(鋰)皮(鈹)朋(硼)”這樣的口訣啟發學生進行記憶,并且通過展示這些元素圖片,吸引學生的目光,提升課堂注意力。
(三)多樣化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注重理論研究和實驗操作的綜合性學科,學困生在這兩者之間往往不能相互聯系,學習過程較為死板,他們對學習體驗自然產生不了興趣。教師應當為學困生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學習視頻,增加學生對學習的新鮮感;也可以在教學中多進行實驗操作示范,讓學生在實驗操作中主動理解化學現象和化學原理,激發其學習化學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魯科版必修一《氧化劑和還原劑》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微課視頻,讓學生能夠進一步觀察物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變化。通過不同物質中加入還原劑或氧化劑的實驗,引導學生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以及對氧化劑、還原劑的認識,增加其對化學反應的直觀感受,加深知識點的印象。
四、結束語
實際教學過程中,學困生的情況總是教育的重點問題之一。高中化學課程知識點較多、課程較難,學困生的情況也比較復雜,通過分析學困生的特點和化學學科的特點,從中探索適合學困生在化學這一科目上的轉化策略,讓學困生能夠擺脫化學學習困境,提升化學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瑋.高中化學學習困難預防的認知診斷方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56.
[2]許師.高中生化學學習困難的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48.
★?本文為福建省大田縣基礎教育教學研究課題“高中化學后進生不良學習行為的成因及預防案例研究”(課題批準號:KYZ18108)的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