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掁筆
摘??要:新課程改革下,素質教育變得越來越重要,教學中老師不僅要傳授學生基本的知識和理論,還要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道德與法治是初中的重要科目,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學生的道德品質與法治素養。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上,老師不但要教學生基本的理論知識,還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法治素養,從而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課;初中;法治素養
近年來,我國開始實行新課程改革,但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教學模式落后,很多老師仍舊采用灌輸式教學法,導致課堂枯燥乏味,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降低。基于這些問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要調整教學方案,加強對學生的引導,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效率,保證學生的法治素養得到培養。課上,老師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學生做表率,通過合適的手段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法治素養,讓學生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法治素養的策略。
一、把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引進課堂中,培養學生法治素養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教材內容豐富,知識點有很多,教學中如果老師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法來開展教學工作,不僅不能讓學生的法治素養得到提升,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影響教學效果[1]。因此,教學中,老師可以把社會中的熱點問題引進課堂中來,實現知識點和現實生活的有機結合,給教材增加一些時代氣息,這樣,知識點就會有更強的代表性。同時,道德與法治課還有一些知識點比較抽象,學生學習起來會很困難,老師通過把這些復雜的知識點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的方法,能夠讓知識變得更加直觀,方便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提升教學效果。
例如,學習“生活需要法律”這節內容時,老師可以舉出這樣一個例子:“有一對年邁的夫妻有三個孩子,可是當這對夫妻年紀大了的時候,卻沒有一個孩子管他們,于是這對夫妻迫于無奈把孩子告上了法庭,最終法院判決每個孩子給父母一些養老錢”,通過列舉社會中比較熱點的問題,老師讓學生分析法律的意義。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把課堂的主導權交還給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不僅可以引發學生積極思考,還能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治素養,增強教學效果。
二、通過社會實踐教學培養學生法治素養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鑒于課程的特點,想要提升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法治素養,老師不僅僅要開展好課堂教學,還要充分利用一切機會,開展社會實踐教學活動,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在一次次實踐中增強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增強學生只是應用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法治素養[2]。
例如,學習“法律為我們護航”這節知識的時候,老師可以安排學生一點任務,要求學生搜集一些法律,讓學生以查閱資料或者調查問卷的方式研究不同的法律的適用范圍等,然后探究在生活中按著法律要求制定的相關秩序。這樣,完成作業的同時也會增強學生對我國法律的認同感,從而保證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都能按著法律要求去做,讓學生成為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同時,老師也可以在教師開展法庭模擬活動,加深學生對法律的認識和對課本知識的了解,讓學生的法律意識得到培養。同時,活動過程中,老師需要設置好庭審的各個環節,讓活動能進行下去,還要加強對課堂的控制和對學生的引導,及時進行反饋,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活動中有所提升,增強教學效果。
三、拓展法律教學內容,培養學生法治素養
法律內容有很多,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本上包含的內容很少,道德與法治課堂上,老師想要培養學生的法治素養,必須要學會走出課本,拓寬法律知識,讓學生學習到更深層次的知識,激發學生的法制意識,培養學生的法治素養,最終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初中生普遍年齡不到18歲,都沒成年,而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正是專門為未成年人制定的,老師在課上可以拓展一些關于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知識,讓學生了解自己都有什么權利和責任,懂得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從而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還有,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上,老師也要以教材內容為基礎,引導學生去感受,讓學生走進生活,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意義。通過這種方法,不僅僅可以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效果,還可以實現學生對知識的鞏固,培養學生的法治素養。
總而言之,初中道德與法治是初中階段非常重要的科目,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能夠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課上,老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基本的理論知識,還要讓學生的法治素養得到培養,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合法的公民,讓學生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滿足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增強教學效果,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羅厚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對學生法治意識素養的培養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9,(9):186-187.
[2]薛清林.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對學生法治意識素養培養初探[J].讀與寫,2019,16(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