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佩芳
摘 要:本文首先提出了語文教學中應用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其次提出了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學的方法,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效提升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情感教育;語文教學;教學效果;教學質量
引言:中職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學習過程中,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道德觀的形成,同接受的教育程度以及教育環境都具有十分密切的關聯。因此,為了能夠保障提高語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需要在其中融入情感教育,充分發揮情感教育功能,進而保障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同時為學生步入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意義
中職學生在開展語文教育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夠為開展德育教育提供有利條件。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采取恰當的方法,融入情感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另外,在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還能夠有效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一定程度上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幫助學生全面的認知社會,促進學生成長,進而有效提升語文教學效果[1]。
二、引導學生感受語文教材的美
在開展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適當為學生創建良好的教學氛圍,幫助學生在特定的教學氛圍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驅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學習語文知識。客觀角度來講,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美,包含著傳統文化的美、包含著語文知識的美。每一篇文章中都包含著精彩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因此,教師在講解語文知識時,就可以在其中融入語文故事或者相關實際生活事例,進而去激發學生感受語文教材中的魅力,引導學生熱愛語文知識,從而保障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2]。
三、合理創設教學情境
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可以在其中適當的融入情感教育,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用自身的言行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向學生傳遞教材中表達的豐富情感。在語文教材中,開展合理的情感教育,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理解語文知識,并且教師還可以適當借助多媒體技術,直觀的將教材中知識表達出來,讓學生更加充分的感受到文章中所表達的情感,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語文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解《情人節的玫瑰綻放在教室里》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展示中國的月老以及西方愛神丘比特等相關人物的圖片,讓學生分別猜測這些人物叫什么。同時,學生在猜測的過程中,肯定難以理解教師展示這部分圖片的意義。這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們解釋,“以往老師感覺和你們談論情感過于敏感,從而忽略了你們情感的發展,而今天,老師也想同文章中的教師一樣,所以,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探討一下文章中的教師到底是怎樣的人吧。”教師通過創設特定的情境,引領學生在情境中一起學習語文知識,使得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感受到語文教材中所表達的內涵以及知識,便于學生理解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保障中職學校于語文課堂教學的教學效果[3]。
四、采取多種教學手段
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過程中,如果沒有在其中融入情感因素,僅僅對照著教材內容向學生講解語文知識,那么則會很大程度上使得語文課堂過于枯燥無聊,不利于學生提升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進而阻礙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師就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對語文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尤其是在講解具有較強藝術性的課文,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相關的圖片、音樂等內容,激發學生的情感,從而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語文知識,提升語文教學效果。
結束語:
中職學校在開展語文教學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道德觀,還能夠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同時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語文知識。因此,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借助其他教學設備,將情感教育同語文教學進行有效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情感的認知,進而為提高語文教學效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曾愛華.論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8(06):115-119.
[2]馬多秀.情感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教育研究,2017,38(01):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