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懷民
摘 要:新課改實施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地理的課堂教學效率,如何找到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已經成為了高中地理老師需要認真探究的課題。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一般都是采用創設教學情景,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老師的指導作用等教學方式,提高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地理;教學效率
新課改的深入實施給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帶來了更多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使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出現了勃勃生機,但是在課堂教學空前繁榮的情況下,也給地理老師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在新課改的指導下,怎樣才能找到科學合理的,同時又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已經成為了地理老師繼續解決的問題。地理老師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探索出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也折射出了很多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比如有的教學方法教學效率不高,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更沒有激發地理的學習興趣,也沒有把學生的學習潛力挖掘出來。那么,如何才能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呢?本文進行了簡單的探索。
一、應用問題教學法提高教學效率
構建有意義的科學合理的問題教學情景,可以激發學生參與解決問題的興趣,可以使學生掌握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能,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并提升他們的學科素養。在設置問題的時候,應做到:其一,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設計所提的問題,要設置有一定難度和疑點的問題,讓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能夠深入地進行思考,能夠拓展他們的思維,發現學生對問題產生了質疑,就要鼓勵學生大膽進行質疑;其二,設計的問題要讓學生進行合作才能夠完成,進而鼓勵學生多合作和交流。
1.鼓勵學生大膽回答
為了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問題的回答當中,就需要給學生構建一定的問題教學情景,就需要營造出和諧愉悅的問題提問氛圍,就需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就需要鼓勵學生大膽回答,緩解他們產生的緊張情緒,給他們以信任,使他們建立起強大的自信心。這樣學生就能積極地參與到問題的回答中來,學生回答問題的激情就會被激發出來。
比如,在學習“中國的氣象災害”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本節課所講授的內容,就可以通過問題教學法,讓學生進行本課的學習,例如可以給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沙塵暴會出現在北京和西安?一般會在什么季節出現?怎樣才能有效地治理好沙塵暴呢?這樣的問題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學生回答起來會有話說。如果學生回答的不夠全面,或者回答錯誤了,要耐心地進行引導,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2.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景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的地理知識,為了使學生提高學習地理的效率,就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設立生活化的問題情景,以幫助學生深入地了解問題和找到問題的答案。
例如,在學習“大氣運動”的教學內容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大氣運動知識,就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給學生展示大氣運動的動畫模式,通過讓學生觀看,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大氣運動的形式,以更好地理解大氣運動的規律。學生看完視頻后,可把本課學習的內容和生活實際相結合,想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在生活當中你看見過類似的大氣現象嗎?請舉例說明。和生活化聯系的問題提出后,可以給學生創設熟悉的問題場景,可以有效激活學生的大腦,進而利于問題的回答,提高教學效率。
二、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能被有效體現出來
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倡導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地把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以有效地發揮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學生是教師課堂教學的主體,更是教學目標直接面對的對象,要想有效地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效果,就需要提高每個學生的地理成績,就需要把每個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激發出來。這就需要地理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構建和諧融洽的教學環境,與學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學生遇到問題時就敢于向老師請教。高中地理的傳統教學中,老師在課堂上獨自講課,學生在下面被動聽課,老師和學生之間沒有進行互動,或者互動很少,地理老師只是想著完成教學任務,只會想著把知識被動地灌輸給學生,這樣的課堂教學情況使得傳統的地理教學氛圍變得死氣沉沉,教學效率變得非常低下。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需要采用新的教學理念,需要應用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以有效提高課堂主體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進而使學生的積極性有效地調動起來,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有效性。
三、教師的主導地位應被有效體現出來
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除了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老師的主導作用或指導作用也應被有效地發揮出來。特別是在讓學生回答問題或進行展示點評時,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或存在的不足要進行及時的指導、講解、引導、補充和提示,從而使學生加深對所學地理知識理解和掌握,促進他們對地理知識的探究,提高興趣和掌握地理知識的規律,進而有效地把學生的地理學習的潛能挖掘出來。
例如,在學習亞洲國家水稻種植業的地域類型時,除了讓學生掌握書上的知識外,還可以結合袁隆平的水稻研究成果進行講解,讓學生認識到水稻對于亞洲國家的重要性,讓學生認識到袁隆平對我國種植水稻的重要性和所做出的巨大貢獻。這樣的講解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開闊了學生的地理視野,體會到了地理知識的奧妙之處。
四、教學過程中應用微課進行授課
傳統的地理課堂教學中,老師借助黑板、粉筆、教材等開展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模式僵化了學生的地理思維,對于那些抽象性強的地理知識,學生是不能更加直觀地進行理解的。微課是新興起的教學模式,微課的特點是教學時間短,知識專業性強,圖文講解,可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所學習的地理知識。微課教學中如果利用動畫進行教學,可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可使課堂教學不再單調和枯燥,可以使學生在活躍的氣氛中有效地學習地理知識。
例如,在學習“地球運動”的相關知識時,如果僅僅依靠照片和老師的口頭講解,學生是很難理解教學內容的。如果把本課的內容制作成微課,利用動畫的功能從各個角度展示地球的運動,這樣學生就能從動態的角度,更加直觀地、形象地觀察到地球的運動狀態。這樣就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效率,提升了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總之,新課改背景下要想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學效率,更新教學觀念,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張守寶.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淺談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J].課程教育研究,2014,(13):151.
[2]鄭乙.怎樣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J].商情,2014,(28):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