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峰華
摘要:新課程改革之下,對于學生的能力要求更高,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目前我國的人才需求。面對這種形勢,初中數學老師應該想辦法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及時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采用更高效的方法進行教學。從自身的教學實踐出發,就當前我國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做出討論分析,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解決措施,希望能給各位教師同仁提供一點教學思路。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效率
數學是初中所有科目中極其重要的一門課程,其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上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可以說對其它課程的學習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初中數學老師應該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要能夠及時關注班級內每一位同學的具體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不同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同時老師還應該充分引導學生,提升同學們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增強課堂效率[1]。
一、當前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初中數學是學生整個數學學習階段中極其重要的一個時期,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這個階段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同學們要想學好數學,一定要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然而初中生受限于年齡,在學識和經驗上都不夠充分,很難理解掌握那些艱深晦澀的抽象數學知識。除此之外,很多老師的教學觀念仍然沒有轉變過來。多年的應試教育使得老師更多關注的是學生的成績,對于學生能力的提升反而沒有那么重視。為了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老師往往采用知識灌輸的方式,將所有的知識一股腦灌輸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十分枯燥無味的,不僅學習效率不高,還會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這種形勢下,初中數學老師應該認識到自己的責任,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淡化教師的作用,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
二、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才是人最好的老師,學生對于數學這門課程有興趣是才學好數學的前提。如果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缺乏興趣,認為數學是枯燥乏味的,怎么也不會把數學學好。初中數學教師要能夠充分了解班級內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可以在班級內舉辦一些有意思的數學競賽或者舉行一些數學游戲,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學生都對成績感興趣。在學習有理數運算時,我們可以聯系實際給學生出這樣一道題:小明在第一次考試中考了86分,第二次考了98分,如果小明想讓自己三次考試的平均分超過90分,那么他第三次考試應該考多分?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景來為學生出題,可以激起學生的探索欲望,增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對提升數學課堂效率起到一定幫助[2]。
在作業批改中同樣可以做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都知道人是有榮譽感的,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這種榮譽感更加強烈。學生都喜歡在自己的作業本中看到“優異”的字樣,這樣會讓學生精神上得到極大的滿足,從而保持對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日常批改作業中不要總是打“×”,可以采取只打對號的方式,對于錯題則不去批改,這樣可以增強學生榮譽感的同時降低部分差生的抵觸感。這一教學思想同樣應該被用于日常的教學當中,要對學生多加鼓勵,盡可能減少批評學生的次數。要避免學生因為被批評而產生對學習的抵觸心理。鼓勵和贊揚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會成功的快感能讓一個人對某個領域充滿自信,在提高學習效率方面也有著一定的幫助。
2、強化課前預習
做好課前預習就有利于學習成績的提升,這是每個同學都明白的道理。然而事實上,很少有學生能夠做到這一點。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盡管知道預習的重要性,但是對于預習卻沒有那么重視,只是提一下讓學生們做好預習工作。部分學生可能會聽從老師的話,但是更多的人是沒有預習這個意識的。為了提升數學課堂的效率,初中數學老師應該加強對學生預習的監督工作。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準備一個筆記本,在課前有目的的進行預習,然后在筆記本上寫下自己預習所得,以及對于這節課可能存在的一些疑惑。當然,教師還應該針對下一節課的重難點知識為學生做好講解工作,告訴學生哪些知識是要重點去關注的,哪些知識課堂上不會重點講解。只有做到有目的的預習,學生在課堂中才會知道自己需要聽什么。帶著問題去聽課永遠比盲目學習要有效率,因此我提倡初中數學老師要能夠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工作,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當然在課前預習中,老師應該向學生明確預習的要求及目標。由于大部分的學生都沒有一定的預習經驗,籠統的要求只會讓學生對要學習的內容產生盲目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我在一堂課教學之前通常會要求學生在課下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能夠畫出下節課的知識點,要能做到對概念有所了解;其次,學生要重點關注課本中的例題,最好做到能將文本知識和例題結合起來進行對照理解;第三點,也是預習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點。要能夠做到批注疑點,找到對這節內容中有疑惑的地方。預習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要知道哪里是重點,哪些知識是只需要了解的。有了問題學習才會有方向,只有當學生產生質疑,課堂的效率才會有所提升。舉個例子,在學習《絕對值》這一課時,筆者會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思考一下幾個問題。首先學生要能夠結合數軸給絕對值下一個定義,要知道絕對值相等的兩個數是什么關系,其次學生要可以通過觀察來了解絕對值在數軸上的表現。
3、加強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
很多學生對于老師天生有一種畏懼心理,有了問題后并不愿意主動詢問老師,這樣下去問題越積越多,學習效率就會大大降低。針對這一點情況,我建議要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讓學生之間互相探討數學問題。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對提升數學課堂的效率也有著一定的幫助。例如在學習因式分解時,很多學生都表示這類題很難做。我們便可以出幾道典型的因式分解題,然后讓學生進行解答。最后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同學們在組間交流自己做題的心得,最后總結出因式分解的幾種類型。當然,老師也要做好對學生的鼓勵工作,鼓勵學生提問,并在學生問問題時給與耐心的解答。
例如在學習平面圖形和位置關系時,我們便可以采取小組間討論的方式來讓學生收獲知識。首先,我先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其分為幾個小組,然后就直線位置出了這樣一道題:“平面內兩兩相交的六條直線,其交點個數最好為幾個,最多為幾個”。當然同學們很快就得出了結論,六條直線相交最少的點數是一個。對于最多點數的求法,小組間進行了激烈的討論。最后我對學生進行了引導,讓同學們先從最簡單的兩條直線相交求起,觀察交點個數的變化,最終找出規律。經過同學們的共同努力,最終得出了n條直線相交交點個數為n(n-1)/2。小組間討論,找出其中蘊含的規律,最終得到問題的答案。經過這次討論,我發現同學們自我探索的能力都提到了提高,班級內的學習氛圍也更加濃厚了。
結語:初中數學在學生數學學習階段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這個階段的學習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日后在學生數學上的造詣。因此初中數學老師一定要明確自身所擔負的職責,要充分做好對學生的引導工作,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運用各種方法提升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本文針對當下數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解決措施,希望能為培養我國學生的數學素養和能力做出一點貢獻。
參考文獻
[1]潘明極. 提高初中數學總復習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J]. 考試周刊, 2018,67(3):72-72.
[2]陳松. 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策略[J]. 考試周刊, 2018,23(40):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