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洪瑞
摘要: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是小學數學。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身心特征,在教學中運用問題情境創設的方式,這樣不只是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基于此,本文以問題情境創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為研究對象,主要分析了問題情境創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了問題情境創設是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問題情境創設;小學數學教學;運用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階段。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合理運用問題情境創設的方法,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問題情境創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性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很多教師都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忽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只能被動的學習知識,這樣很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問題情境創設的方式,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激發學習熱情,發散學生的思維,以培養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并且學生通過對數學知識進行自主探究,可以加強學生的數學思維,以顯著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
二、問題情境創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有效措施
(一)貼近實際生活,創設生活化問題情境
就客觀的角度來看,小學知識點是較為簡單的,而且與人們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系,課本中多數知識點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因而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問題情境創設時,必須要結合實際生活,盡可能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為達到教學目的提供有力保障。特別是有些學生向教師反映一些相當激烈的問題,這時教師應當加入適合的生活案例等等,而且結合問題認真的講授。[1]如果學生已經掌握這個問題,就可以逐漸滲透與其有關的數學公式或者概念。比如:講解“三角形面積”時,由于學生剛剛接觸該類型的問題,而且無法充分認識三角形的有關概念,因而很多學生在學習中容易出現厭學的情緒,這時教師必須要采取適合的方式,在適當的時機引入相應的生活案例進行教學,最常見的有三角形的衣服架子以及三角形的面包等等,融入多樣化的生活元素,進而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三角形,然后再正確求解三角形的面積。
(二)在實踐環節中滲透問題情境創設
其實,任何學科,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教學方式是否有效,而小學數學教學也是如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合理制定教學方式。運用問題情境創設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實踐環節穿插到創設問題中,通過鼓勵學生動手實踐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進而使學生可以掌握數學問題。[2]眾所周知,將實踐活動和問題情景教學相結合,事實上,就是在實踐中將一些較為抽象的數學問題不斷升華,進而大大的提升教學質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分組教學的方式,設計文體形式的教學內容,之后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實踐,以獲得有關理論。比如:講解“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教師可以充分運用課余時間事先準備幾個平行四邊形形狀的紙片,接著在教學中將這些紙片分給班級學生,引導學生親自將紙片折疊,這樣的根本目的在于讓學生可以掌握求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式。同時,在學生親自操作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將引導者的角色扮演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且采取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運用自身已經掌握的知識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求解出來,而且以這個為前提將該問題轉化成求解長方形的面積,最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獨立思考,了解到四邊形面積就是將底邊和高相乘。[3]由此可以得出,采用這樣的方法,既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新知識的認知以及理解,又可以在無形中培養學生想象力以及創造性思維,進而使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階段數學是學生的必修課,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成長都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對于小學數學教師來說,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徹底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而是與時俱進,原因在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需求。而問題情境創設是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普遍運用的方式,對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麗君.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探析[A]. 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3.
[2]歐艷紅.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7):79.
[3]冉靜.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24):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