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爭
摘要:數學,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出有數學的思想,因為數學是理科的根基。無論何時,將數學進行灌輸式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見識更多的題,從而在考試中得個漂亮的分數,這種方式都是極端錯誤的。為此,我們要全方位的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通過核心素養的提高,學生會對日常的思考感興趣,更會主動去思考許多東西,思維越來越嚴密,越來越嚴謹,越來越“講理”,理科思維,或者說數學的核心素養得到了培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
引言:小學階段是學生數學思維啟蒙的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學生核心數學的發展對他們未來的數學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本文將目光放在日常教學的實踐當中,探討了如何提高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其實是一種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可以理解為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所發展出來的綜合學習能力,主要是指讓學生掌握運用數學知識的分析和解析一個實際問題的能力,包括大量數學上了解數學行為的內容,是一種以數據為基礎的合理有序的數學思維,但比具體的數據基礎要高。學生沒有數學學習的思維和學習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深入思考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著力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它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不僅是簡單的數字符號和復雜的數學公式,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數學更是一個對邏輯思維能力需要很強的學科,數學核心素養可以幫助學生通過瑣碎的事物進行排序,建立數學模型,并利用數理邏輯來解決問題。以此來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小學生核心素質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很弱
小學生對數學的理解仍然停留在簡單的數字表達上。對于一些公式和概念,數學知識將是無聊和令人厭惡的。學生對數學學習容易失去興趣,這不利于學生們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一些教師對數學的理解有誤解
部分教師認為數學的習題是數學的核心技能。學習數學的唯一途徑是增加大學生的數學量。只有通過反復的訓練才能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水平,但限制了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溝通
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缺乏師生之間的溝通。教師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課堂知識認識不明確。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是不可能的,這不利于教學的質量的提高,并且這對提高他們學習的成績也是不利的。
(四)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較差
學生可以通過課堂學習掌握豐富的數學知識,但小學年齡較小,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應用的能力尚未具備,也就是說運用他們所學的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意識依舊薄弱。
三、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思路
小學階段,數學的核心素養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二年級的學生,往往注意力不夠集中,經常出現學習時東張西望、發呆、做小動作的現象,做題時容易把加號寫成減號,減號寫成加號。因此,低年級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專注能力。這種能力可通過日常的做題訓練提高。三四年級一共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等比較復雜的計算等等;而四年級下學期更是學習了四則混合運算和簡便算法這樣的綜合運算。所以對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計算能力的培養,應該是這段時間的重點,要讓學生養成驗算、檢查的好習慣。五年級開始接觸方程,和一些比較復雜的數量關系的理解,應用題的難度明顯上升,理解分析能力的差距這時就體現出來了,因此很多四年級學習還不錯的學生,升上五年級后成績下滑,就有這方面的原因。理解分析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增加閱讀面的方式,書讀的多了,理解能力自然而然的就會上去,理解能力上去了,無論老師講解、家長輔導,還是學生解題,都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培養小學生核心素質的具體方法
(一)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教師應改變舊有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變成課堂的主人。聯系生活狀況,增強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加強合作學習。每個學生的思想都是不同的,對數學的理解也是不同的。通過合作交流,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學習其余學生的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改進學習的方法。
(二)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的興趣
當學生對某一學科或某種知識有強烈的興趣時,他們在學習中會表現出極大的意識、熱情和創造力。因此,教師應重視激發學生的教學興趣,鼓勵他們積極探索數學知識。例如,在計算加、減、乘、除教學時,允許學生在某天計算自己零用錢的剩余數額,這增加了學生對于數學的印象,激發他們數學學習的興趣。
(三)重視數學課堂的實踐活動
數學實踐活動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數學成績。現在新版數學教材中,每個數學模塊都有相應的實用內容,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實用能力。
例如,時間優化的知識,具體地說,要求學生在同時做一些事情的時候知道如何做最短的時間。這主要涉及數學知識和協調。這種知識不是教學任務的內容。因此,學生只需要結合自己的生活去思考和解決。教師盡量放寬限制,讓學生獨立的進行思考并解決問題,以增強學生的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在家長的監督下嘗試這些問題,也可以就這些問題尋求家長的建議。在這一實際操作和溝通過程中,培養了他們的綜合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
(四)鼓勵學生提問
教師應鼓勵學生認真思考敢于提問。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加減中,老師問:"動物園里的駱駝占所有動物的1/4,斑馬占2/7,鴕鳥占1/5。請根據所提供的信息提問并解答。學生們提出了很多問題:動物園里有多少只鴕鳥?有多少部分的動物是蛇和斑馬?駱駝和鴕鳥只占所有動物的小部分?鴕鳥在斑馬總數中占多少分?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認真思考,積極解決問題。
(五)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的基本概念很多,公式也比較抽象。許多學生無法使用正確的數學語言來加深他們的理解,特別是在低年級。這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系統地展示、滲透、引導各種數學語言的表達方法,從具體的知覺知識出發,靈活地設置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改進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標是必要的。這也是提高小學生數學成績的重要途徑。教師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應不斷總結數學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結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十分必要的,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注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保證教學改革的針對性和系統性,還能促進他們創新思維模式的發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自信,同時使其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魅力,從而促進其核心數學的形成和完善。
參考文獻:
[1]楊立群.在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探究[J].教育科研論壇. 2018(11).
[2]張帥.淺析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 2019(04).
[3]辛躍鋒.小學數學教育專業化改革現狀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