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彩云
摘要:物理學科核心素養重在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還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與責任,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勇于承擔責任,充分體現學生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科學態度與責任;自由落體
中圖分類號: ? ? ?文章編號:
一、物理核心素養
為了更好符合中學生認識發展和身心發展的規律教學,物理課程標準也在不斷的制定與實施. 在新的物理課程標準中強調,物理學科核心素養重在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1],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彼此之間互相聯系,互相制約,互相促進,在不同情境中發揮各自作用,從而不僅適應學生終身發展,還滿足了社會所需的品格與能力 [2] .
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旨在通過物理學習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以及關鍵能力,是學生通過物理學習內化的帶有物理學科特性的品質,是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構成 [3]. 其中科學態度與責任包括科學本質、科學態度、社會責任等要素,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還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與責任,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勇于承擔責任,充分體現學生的長遠發展.
二、學習物理學史了解科學本質
科學史之父薩頓曾說:“科學史是唯一能夠說明人類進步的歷史,對科學史的了解和解讀,最能揭示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從中發掘出能引導社會良性發展的精神動力”. 在物理學史中,不僅包含了探究過程中的科學方法,還深刻揭示了物理概念、物理規律,更蘊含了物理學家在科學道路上不畏艱辛、艱難探索真理的堅持不懈的精神.
例如,在“自由落體運動”一課教學中的課前德育三分鐘,呈現出在不同世紀的觀點,從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綿延兩千的錯誤觀點:重的物體下落快;直到16世紀末,以意大利比薩大學的青年學者伽利略為代表的觀點:所有物體下落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通過講述以上內容讓學生明白科學發展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對待問題要勤于思考,善于發現問題,敢于追求真理的無畏精神.
物理學史在課堂中融入,不僅可以讓學生體驗物理學的研究過程,掌握方法,理解知識定律,還可以讓學生學習科學家們的研究精神,了解過程的艱辛及不易,可能在這個過程中,甚至也會出現錯誤,而這些錯誤在學生日常生活中也是常見的,但只要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在經驗中獲得成長,就會一步步接近成功,從而鼓勵學生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中,一定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
三、探究實驗培養科學思想
熟悉物理的人都知道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物理實驗中蘊藏著大量精彩的物理思想,包含了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及方法,在促進學生學知識、培養動手能力、提高實驗能力、促進科學思想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例如,在“自由落體運動”教學中可以設計以下實驗活動:1、讓一個紙片和一塊橡皮同時自由下落,可以觀察到什么現象?2、將剛才的紙片揉成紙團,再和橡皮同時自由下落,再次觀察到的現象是什么?學生會很容易說出觀察到的現象,在實驗活動1中橡皮先落地,在實驗活動2中兩者幾乎同時落地. 就在學生產生疑惑的時候立馬拋出問題:同一個紙片,為什么形狀不一樣后下落時間不相同?從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的方向,部分學生就可以回答出是由于受到空氣阻力的不同而導致的,然后再順理成章的提出如果沒有空氣會是怎樣的結果,此時讓學生利用備好的實驗器材自己設計實驗進行驗證,最后再播放《加油,向未來》中羽毛和鐵球自由下落的實驗.
在課堂中充分利用實驗活動不僅能增加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還能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及實踐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思想.
四、科技成果激發學生愛國情懷
物理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自然學科,它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因此在掌握了知識后,就要讓學生知道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激發學生學以致用的思維.
在“自由落體運動”教學中最后環節給大家介紹中國NMLC落塔:高116m,試件從83m自由落下,可獲得3.6s的微重力時間,微重力水平達到10-5g0的量級,最大沖擊加速度<15 g0,是國內最高且獲得微重力時間最長的落塔,為我國研究流體物理,非金屬材料,航天飛行器,高精度感應儀器研制實驗等諸多學科的科學家進行微重力實驗提供了很好的實驗平臺[4].
將現代技術融入到物理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本節所學的知識點有哪些重要應用,拓寬他們的現代科技的發明思維,培養他們不斷探索、創新的精神和勇氣,增強他們熱愛科學、投身科學的信念.
總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通過適當地融入物理學史,多維地設計實驗活動,巧妙地加入科技成果,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與責任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曾永生. 圍繞核心素養,優化物理課堂[J]. 湖南中學物理,2016(2):4-5.
[3] ?李潔如. 高中物理加血中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培養研究[D]. 蘇州大學,2018.
[4] ?韋明罡,萬士昕,姚康莊,解京昌. 國家微重力實驗室落塔及微重力實驗研究[J]. 載人航天,2007(4):1.
[5] ?李云剛. 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實踐研究[D]. 山東師范大學,2013.
[6] ?楊雨雨 黃樹清. 物理教學中“科學態度與責任”培養策略初探[J]. 考試周刊,2018(92):1-3
[7] ?范富有. 新課標下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研究[J]. 知音勵志·社科版,201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