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文
摘要:為進一步繁榮學院團學工作,更好發揮學生在學院發展中的主體作用,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筆者提出湖南高爾夫旅游職業學院學院團學組織改革設想,為實現團學組織的建設與發展提出個人的一些觀點。
關鍵詞:團學組織;問題;舉措
1.團學組織發展現狀
我院長期以來形成了重視班團干部發展,注重班級建設,輕視團學干部培養,團學建設陷入發展陷阱。班團建設推廣范圍、宣傳價值、典型打造等方面的推廣性、價值度、影響力都有限,與集中力量宣傳、打造學院層面的團學組織所能達到的效果不能比擬。
受專業內代際傳承影響,尤其是各班班代影響,入學新生對學院團學組織認識不清晰、不全面,渠道不順,信息不暢,在宣傳團學組織時甚至出現信息扭曲、形象異化等現象。致使許多優秀學生不愿、不敢加入學院團學組織,從而造成學院團學組織威信不高、影響不足。
學院綜合測評事宜以年級為單位開展,綜合測評事項龐雜,事項認定各年級標準不一,綜合測評這一指標缺乏年級可比性,各年級對于各項測評內容標準的等級、檔次劃分也存在不規范現象,造成綜合測評這一反映學生綜合發展的指標未能充分發揮其效用,學生對此也多有詬病。
各類榮譽、獎助學金的評定各年級各自為政,所采用的評選程序、擬定的評選標準不一致,沒能充分體現評優評先的公平與公正,評選程序不透明、不透明導致學生不明白評選標準,使得各類榮譽、獎助學金的評選沒能發揮其應有的激勵作用。
團學干部、班團干部在組織、制度、考評等方面存在脫節。現行的學生干部體制機制從制度層面將學生干部劃分為團學干部與班團干部兩類,兩類干部沒有統一的組織、制度、考評辦法,在優劣上只能類別內部比較,對于激發學生干部工作積極性、創造性以及團學組織自身發展存在阻礙。
對于學生干部有聘任制度但無罷免退出制度。導致部分學生干部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官僚主義習氣日益滋長。學生干部隊伍不能做到能上能下,部門內部指定、接班人計劃代替梯隊建設,人情關系代替能力狀況,致使學生干部時常出現斷層現象。
班團干部疲于應付各類本應由行政事務人員處理的事項,且經常出現通知更改或不及時等情況。由此分散了班團干部的時間與精力,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降低了辦事效率,辦事效果也大打折扣。
2.改革舉措重點分析
強化團學組織建設與發展,完善學院團學組織體制機制建設,在不阻礙班級發展的前提下,加大力度發展學院團學組織,突出團學組織在學生個人發展中的引領與導向作用,使促進學院發展的創新動能充分涌流,活力因子從分悅動,各類資源合理調配,推動學院形象、實力的進一步躍升與發展。
深化新生養成教育輔導員(班代)選拔聘任制度的改革。要求新生養成教育輔導員由學院團學組織選出,新生養成教育輔導員應認同團學組織的核心宗旨、發展前景、平臺功能,正確引導新生認識學院團學組織,切實做好人才推薦工作。確保學院與班級工作兩手抓,兩手硬。
優化完善學院層面的綜合測評體制機制,增強綜合測評縱向可比性。通過綜合測評改革,進一步突出綜合測評這一指標在評定學生綜合素質上的代表性與普適性。進行綜合測評指標體系構建與完善工作,確定全學院統一的等級定檔測評表,體現綜測的公平性與學生綜合發展的導向性。
完善獎評機制。各類榮譽、獎助學金的評審在不違背學校相關文件精神的情況下制定出學院層面的評審辦法,統一學院內部各年級的各類評優評先的條件要求,力求評優評先工作公平公正。
打通班團干部與團學干部之間的制度壁壘。在選拔聘任、績效考評、制度管理等方面進行深度融合,通過制度性融合,強化學生干部隊伍建設與發展,激發學生干部干事創新的激情與熱情。
建立健全學生干部罷免退出機制。由此盡量避免學生干部出現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等情況的出現。做到學生干部能上能下,優秀的學生干部從分發揮其才能為班級、學院建設做出應有貢獻,對不合格、不稱職者,不人浮于事、不濫講人情、不放任自流。加強學生干部梯隊建設,力求學生干部隊伍不斷層。
3.改革舉措難點分析
3.1整合學生干部隊伍
團學干部與班團干部均由黨總支選拔、任命,以黨總支的名義統一頒發聘書。在組織層面上將班團干部(班長、團支書、副班長、學習委員、勞生心委員、文體委員、宣組委員)與團學干部統一起來。增強班團干部對于團學組織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完善班團干部考評辦法,征求其個人意愿,選拔優秀班團干部充實進入團學組織;根據班級同學意愿,選派優秀團學干部到班級交流任職。通過學院宣傳窗口、經驗交流會等形式對學生干部中的典型與模范進行宣傳報道,激發學生干部隊伍干事熱情與活力。
3.2新生養成教育輔導員(班代)應由團學會組織選派
建立新生養成教育輔導員選拔小組。該小組成員構成應包括團學組織成員、輔導員代表、學生代表,綜合考慮各方關切。明確選拔第一標準。在新生養成教育輔導員的選派前,應由團學會對候選人進行面試,在保證其綜合素質較為出眾的前提下,候選的新生養成教育輔導員(班代)應對團學組織有明確認識、能客觀公正的向新生介紹、推薦團學組織。新生養成教育輔導員(班代)選拔過程中如遇同等條件下有兩名候選人,有學生干部經歷者優先。簽訂人才推薦任務書。選拔出的新生養成教育輔導員(班代)應與黨總支簽訂人才推薦任務書,通過實名推薦優秀新生進入團學組織,完成人才推薦任務,并將人才推薦任務完成情況納入新生養成教育輔導員(班代)考評范疇。對于所推薦的新生能力出眾、責任心強、對團學組織發展有重大貢獻的,在評選優秀新生養成教育輔導員時優先考慮。
3.3組建學院層面的綜合測評小組
組成人員方面,學院綜合測評小組成員由團學會代表(團學會主席團指定)、宿管會代表(宿管會主席團指定)、班干代表(年級班干大會選舉產生)組成。
綜合測評程序方面,在每學期期初(開學前三周內)首先由學生自主申報,班長負責將班級申報項目、佐證材料全數上報學院綜合測評小組,再由學院綜合測評小組整理出測評項目并定級定檔賦以分值,形成加分細則表格,而后將加分細則報學院黨總支審定通過,成文印發,交學院綜測小組執行。最后,由綜測小組按照印發的加分細則文件,查驗佐證材料,核算個人分數,公示七日。
作用意義方面,規范綜合測評程序,凸顯公平公正。加強橫向與縱向可比性,便于在獎助學金評選時,作為合理有效的綜合測評性指標,確定獎助學金評選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