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蕓
摘 要: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它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進行記憶鏈接。它作為一種全新的筆記模式運用于數學教學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筆者嘗試借力“思維導圖”,以“單元構架圖”的教學設計為路徑,促進教師有效教學和學生有意義學習取得了顯著成效。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數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3-0140-01
1.背景描述
數學教學要注重知識的整體架構,將每堂課的知識置于整體知識的體系中,重視知識內在聯系,關注數學能力之間的銜接和提升;學生要能夠將零星散亂的數學概念進行聯系,建立起概念之間的關聯,從而形成相對完整的知識框架,提升數學綜合素養。
基于此,筆者在四年級《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單元教學時,嘗試借力“思維導圖”,構建單元知識構架圖,即以“思維導圖”為工具,以“單元構架圖”的教學設計為路徑,促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串接、建聯,在單元知識建構過程中提升數學素養。
2.構建“單元構架圖”的實踐操作
小學數學教材一般都是以“單元”為單位安排教學內容,因此,筆者嘗試以基于“單元構架圖”的教學設計為策略,利用“教師單元構架圖設計”和“學生單元構架圖構建”,促進教師有效教學和學生有意義學習。
(1)教師“單元構架圖”設計是學生形成“單元構架圖”的風向標
教師圍繞單元教學目標、重難點,對知識點進行建聯、整合,精心設計“單元構架圖”,從整體上把握單元教學內容。教師“單元構架圖”設計更多的借助于教師本身對學科知識體系的理解,是運用理性分析思考的結果;從價值的角度來說,教師設計的“單元構架圖”是學科知識結構“成竹在胸”的過程,是落實單元教學預期目標的行動指南,也是科學引導學生畫“竹”的基礎和前提。
第一,了解縱向聯系,把握連續性。
單元備課之前,教師先了解相關的課程內容,把握單元與單元之間的前后關聯,在單元序列中了解該內容在各年級的分布情況,明確其地位。
第二,梳理單元知識,體現整體性。
教師根據教材章節內容將整個單元知識點呈現在“單元構架圖”上,建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形成單元知識“全景圖”。在教學時借助思維導圖的伸縮與展開功能,清晰地將單元知識點展現給所有學生,讓學生一目了然。
(2)借力思維導圖,漸次推進學生“單元構架圖”形成
學生“單元構架圖”形成是一個不斷在知識的梳理與整理完善的過程,它的價值在于幫助學生建立知識內在聯系,架構知識框架,從而提升數學綜合素養。
第一,整理與表達中,初建知識框架體系。
首先,思維導圖是一個梳理知識的工具。教師在教學任務結束后,可以指導學生根據板書中的關鍵詞將主要內容用“思維導圖”畫下來,或者按上課的流程回顧知識點,將其繪制成一課的思維導圖。其次,讓學生根據“我梳理的主題是( ),主要分( ) (哪幾塊)內容。我是這樣梳理的:( )。”的句式有條理地描述,展示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在整理與表達中實現對概念的初步理解和記憶,初步建立知識框架。
第二,承接與質疑中,建立知識內在聯系。
小學數學中很多概念是借助于原有概念來定義新概念,直接揭示新概念的本質屬性,如,“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說這兩條直線相互垂直”,“直角”是垂直的本質屬性。新舊概念的建聯可借助于思維導圖來完成。
一是借用“原有導圖”,實現新舊概念承接。在學習新概念的時候,之前的“課導圖”就成為學生的認知基礎,教師可以在這個“原有導圖”的基礎上,搭建起新舊概念之間的橋梁,在建聯過程中達到深化概念的目的。如,“平行與垂直”可以借助“線段、直線、射線”的課導圖引入,從復習直線的特征入手,然后引導學生想象如果有兩條這樣的直線,它們位置可能有哪些關系?將新概念的學習直接與原有概念建立聯系。二是借用“預習導圖”,構建新舊概念關聯。在單元教學中,當學生前期概念已經初步形成,相類似的概念也可以通過讓學生畫“預習導圖”的方式提出問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類比、遷移自主學習概念。
3.成效:構建“單元構架圖”實現師生共同發展
(1)構建“單元構架圖”有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
“單元構架圖”的教學實踐使思維導圖成為學習、溝通的方式,在師生、生生的交流互動中,激發了學生交流的欲望,提高了學習興趣。
“單元構架圖”的教學實踐以學生的思維導圖為學習素材,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升認識、優化思想、理清思路,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自主、合作、探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要方式。
(2)構建“單元構架圖”能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
第一,提高了教師整體教學的意識。教師通過構建“單元構架圖”,提高了對教材的解讀能力;簡化教師的課前文本準備工作;思維導圖的開放特質便于及時修正和不斷完善;便于教師了解學情,調整教學,優化教學策略;有助于教師形成教材整體觀。
第二,建立了“巧用導圖,師退生進”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學中借用預習導圖促進學生先學;通過提問以疑激趣、以疑促思、以疑促學,激發求知欲望;有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教學效率;“自主、合作、探究”真正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學習方式,形成“以生為本、師退生進”的教學模式。
通過實踐,我們也越來越發現“思維導圖”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工具,有利于開發教學資源,改變教學模式,發展師生能力,是提升數學素養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