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毅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不斷創新發展,人們意識到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性,同時也使小學科學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與關注。小學科學課程是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基礎,對學生科學素養、正確三觀意識的養成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生命科學是小學科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小學科學知識的特殊性,在探索生命科學過程中,自然離不開實驗教學環節,但是生命科學的探索往往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教師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在課堂教學中很難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實驗教學,以至于學生難以全面的了解與掌握生命科學的相關知識內容,缺少生命科學的意識,難以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由此可見,探究如何在科學探究中綻放生命科學的獨特性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小學科學;科學探究;生命科學
【中圖分類號】G 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3-0138-01
在小學科學教學過中,教師受傳統的教學觀念影響,以至于將“科學探究”認為就是實驗與觀察的兩個方面,尤其是科學實驗教學,如若生命科學內容不能通過現場實驗教學的方式加以講解,學生往往對難以理解生命科學的有關知識,限制學生生命意識的形成,導致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知識一知半解,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還降低了教師的教學水平,長此以往,學生對于科學學科的學習興趣會逐漸下降,不利于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故此,本文主要淺談如何在科學探究中綻放生命科學的獨特性,進行以下幾點分析,以期促進小學科學教學水平的提升。
1.利用模型體驗,讓實驗再現
生命科學主要以生民為探索對象,是科學與技術的總稱。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使小學科學教材內容更加豐富多彩的同時,也使小學科學教學內容,包含眾多生命科學相關知識內容,并以系統性、層次性的貫穿于小學科學教材之中。生命科學往往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小學科學教師在講解生命科學相關知識內容時,應該注重實驗模型的運用,將生命科學相關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通過直觀地觀察模型,讓生命實驗再現,既契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明顯提升,有利于優化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生命科學的有關知識,彰顯生命科學的獨特性特點。
例如,小學科學教師在講解《觀察身體》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與認知心臟,教師可以利用心臟模型,讓學生觀察模型了解心臟的大小、構造等知識內容,讓學生緊握拳頭,使學生認識到原來自己的拳頭就是心臟的大小,加深學生對心臟的感受與體驗,并通過心臟跳動的實驗,讓學生在有規律的握拳、松拳的方式,感知手部肌肉的變化,了解到心臟收縮與舒張的相關知識,進而為學生建造出一個屬于自己的“生命科學”空間。
2.運用觀察工具,發現實驗樂趣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全面的了解與掌握關于生命科學的相關教學內容,進而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與接受能力,為學生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才能使學生快速的投入到生命科學學習當中,優化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由于小學生年紀較小,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與探索欲,因此教師在講解關于生命科學相關知識內容時,就可以牢牢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并合理運用觀察工具,為學生提供觀察實驗的機會,進而讓學生參與到觀察實驗活動中,掌握正確的觀察順序,提高學生知識運用能力,達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例如,小學科學教師在講解《顯微鏡下的世界》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認知顯微鏡下的細菌,進而借助顯微鏡教學工具,讓學生通過利用顯微鏡,觀察生命世界中的細胞、微生物等,學生通過反復的觀察與實踐,不僅了解顯微鏡下的細胞、微生物等生物知識,還培養自身的觀察能力,逐步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讓學生感受未知世界的生命體征,使課堂教學氣氛更加活躍、有趣,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發現實驗的樂趣。
3.感受生命科學,實現深入發展
由于小學科學課程起步較晚,教師受傳統的教學觀念影響深遠,以至于教師常常運用單一固定式的教學方式,為學生講解相關生命科學知識內容,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學習興趣難以被激活,影響了學生科學核心素養的提升。小學科學中生命科學教學內容,為學生創造出培養學生科學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發展契機,因此需要小學科學教師加以重視,意識到生命科學教學的重要性,讓教師多加關注生命、環境以及生命科學的發展方向,才能使教學內容更加系統化、科學化,讓學生真正的感受生命科學的學習價值,實現生命科學的深入發展,有利于提高小學科學教師教學的有效性與實效性,夯實學生的生命學習基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例如,小學科學教師在講解《動物的生命周期》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們發放幾個蠶寶寶,供學生進行飼養,進而讓學生在飼養的過程中,關注蠶寶寶的生長情況,進而讓學生深切的感受到生命科學的價值,加深學生對生命科學的理解,實現生命科學教學的深入發展。
綜上所述,小學科學教師應該立足于科學教學的層面,為學生展開生命科學方面的教學,對學生的日后成長與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效果,因此應該引起廣大小學科學學科教師的重視,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生命科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才能促進小學生命科學教學的深入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倩純.淺談探究性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開展[J].成功:中下,2017:50
[2]張福玲.創新實驗—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7(74):28-28
[3]管秉論.小學科學學科中探究性學習資源的可用性與優化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