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麗峰
摘 要:在我國的課程深化改革中,教育理念一直貫徹如何建立小學生的德育教育,樹立德育育人的教學觀念,深化培養我國新時代的小學生,實現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小學生的滲透,保證我國的多領域發展有著充足的人才儲備。在各個階段的教育都應該運用新型教學模式,在學科教學中體現現代化教育理念,通過各種方法滲透教學小學生的德育體系,讓學生能夠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方針中得到個性的發展,讓學生在社會上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滲透教學
引言:
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對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由此看來,我國的教育逐漸地步入素質教育階段,在對小學生進行知識培養的同時也要大力進行對于小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在我國的教學模式中,依舊存在許多老師并不注重學生自身素質的全面發展。采用空洞的說教模式無法讓學生感同身受,無法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得到啟發。根據我國教育學家提出的教學理念,強調了教學結合的重要性,批判了傳統教學模式對于學生教育的影響。
一、德育教育的意義
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提出的新的教學要求,由此說明了對小學生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培養小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現階段德育教育的意義。我國的傳統文化具有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個方面來講,我國的傳統文化依舊有著許許多多讓小學生進行學習的地方。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儒家思想的仁愛主義的核心思想就是天下大同,而社會主義的核心思想也存在有一定的天下大同的施行理念,因此從這方面來看,小學語文教師有必要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在弘揚我國的傳統優秀文化的同時也培養小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思想。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滲透措施
(一)結合教材進行德育教育滲透
德育教育的滲透體現在無時無刻和潤物無聲當中,小學語文老師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可以通過小學生教材來進行滲透教學。我國的小學生的語文教材的選材大都是知名作家創作的,在小學教材中完全不缺乏相關的德育教育素材,缺乏的是老師能夠發現這些素材的眼睛,并且能夠將它們運用到德育教育滲透教學中去的能力。比如,老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司馬光》這一課文的時候,老師要根據《司馬光》這篇課文提煉出可以進行學生德育素質教育的內容,可以根據這篇文章提煉出樂于助人這種德育觀念,讓學生學習司馬光這種樂于助人、臨危不亂的德育品德,可以通過這篇文章來培訓學生現代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全面發展小學生的德、智、體、美、勞。
(二)在課外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
從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熱愛戶外活動這個角度來講,語文老師可以通過課外活動來滲透德育。一般而言,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大多數的班主任也都是語文老師,因此在課外活動(比如,春游、踏青)中能夠及時有效地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的德育品德能夠無時無刻得到發展和教育。就以學校組織春游為例,假設學生組織在某一個歷史文化博物館進行春游,那么對于語文老師而言,這是滲透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絕佳的機會。在博物館內,老師可以通過給學生講解相關的歷史人物知識和相關文化來弘揚我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也可以利用這些歷史名人的事跡來激勵和教導學生,這樣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德育品德。在公共場合老師也需要教導學生恭謙禮讓、愛護環境等等這些生活知識;這些簡單的生活常識的教導也是對于小學生德育教育滲透的代表方式,生活中處處能夠體現一個人的品德教育。因此對于語文老師而言,課外活動就是一個對小學生滲透德育品德教育的絕佳時刻,不僅僅能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質,對于學生的個人素質和綜合素質也有著很好的教導機會。
(三)言行合一,樹立榜樣
小學階段,小學生對于外界的認知十分少,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也十分少,同時小學生也喜歡對家長或者老師的一些行為進行有效的模仿。有證據表面,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是十分強大的,在家的時候小學生的模仿對象是父母,在學校的時候小學生的模仿對象是老師,因此從這個方面來講,老師的言行舉止對于小學生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老師在學校的言行舉止都會影響到學生的行為模式。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語文老師要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滲透,這種教學不能僅僅是在課堂教學,更多的應該在學校生活中的教學。在日常的小學教學中時刻注重老師為榜樣的教學模式,這樣有助于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個榜樣能夠告訴學生自己的行為模式是否正確。而老師在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做到言傳身教,知行合一,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這樣不僅僅能夠讓學生能夠信服于老師在課堂上的德育教育,也能夠告訴學生在生活中的德育品德表現形式。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德育品德,全面發展小學生的德、智、體、美、勞。
(四)在寫作中完成德育教育滲透
語文老師在進行德育滲透的時候是可以在方方面面的,小學生的作文寫作也是一個很好的德育滲透教育的契入點。老師在給學生布置相關寫作任務的時候,可以在作文題目中加入有關于德育問題的素材,同時利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理解和思考德育品德的具體表現,然后讓學生在作文中來體現。作文寫作語文課堂必不可少的教學,因此在這個方面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是可以達到時時刻刻的滲透教育,保證學生的德育品德得到全面的發展,能夠樹立現代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結束語:
總而言之,由于社會的高速發展和進步,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通過素質教育來全面發展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為我國的現代化社會主義的國家建設打下良好的品德基礎,培養優秀的儲備人才。
參考文獻:
[1]吳文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09):160-162.
[2]南銘.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9(30):60.
[3]宮存蘋.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19(2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