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摘 ?要:在政治教學課堂中成功地運用情景教學法,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主體意識,提高創新和實踐能力,體現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導入新課的情景設置,宜于入情;教學過程中的情景鋪設,利于動情;創設情景重難點的突破,便于移情;課外延伸自擬情景,適于抒情。以此來順利實現思品課的三維目標。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思品課;留情
所謂“情景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基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依據課標,借助教材和圖片、文字、音像等背景材料,創設問題與活動情景,使學生在仿真的生活情景和思維情景中有效地自主合作學習,以發現問題,自主合作探究問題、生成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為線索,從而習得知識和技能,體驗過程與方法,形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活動。在政治教學課堂中成功地運用情景教學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主體意識,提高創新和實踐能力,體現新課程理念的要求。
一、巧設情境,入情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勝的新課導入,精彩的開場白,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為教學目標的完成奠定堅實的基礎。反之,學生就會索然無味,提不起精神。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情感的引發,往往與一定的情景有關,情感受外部環境和氣氛的影響。開課時,應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氣氛,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共鳴,情景交融,導入新課。如我在上八年級思想品德第三單元《欣賞與贊美》片區公開課第一課時時,我就用和課文內容有關聯的故事導入。我讓學生上臺演講故事《蘇格拉底快樂行》。學生充滿激情的演講,吸引了同學們的高度注意。在近故事尾聲時,我設計問題:蘇格拉底快樂的小秘訣是什么?由此引入新課:蘇格拉底快樂的秘訣是他有一顆懂得欣賞的心靈,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針對學生愛聽故事的心理,老師搜集、編寫有針對性的故事、典故、寓言等,使學生在專心致志的聽講中,初步領會本節課要講的內容,引人入勝。
二、鋪設情境,動情
思想品德課是學校德育的主陣地,在政治課教學中,可以鋪設情境,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這種情境教學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素質,激勵學生奮發向上,開拓思維的空間,挖掘生活中的美感,表達自己的感情。比如我在講《欣賞與贊美》這一課時,我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走進校園,欣賞校園,說說我們的校園美在哪兒。不少學生在課堂上都講到了校園中存在的美,有景物美,一年四季、不同時節中校園存在不一樣的美,還有同學講到校園中老師同學和諧相處的美等。同學們課后的細致入微的觀察帶來課堂中熱烈而不同反響的回答,同學們帶著欣賞的眼光,發現了我們身邊存在的美。我因勢利導請同學們說說嚴厲的老師、嘮叨的父母、斤斤計較的同學,他們身上美的地方。其中講到嘮叨的父母時,我給學生講述三個發生在我國境內,父母以自己的生命換得子女生命的故事,強化“愛”的情感體驗。許多學生聽了這三個故事,都流下了感動的眼淚,他們從中學會了對父母愛心的感激。此時我注意及時引導學生結合切身體驗談對父母的感情。結果一男學生眼含熱淚,講述了母親在他生病時如何整夜不睡照顧他的事情,表達了一個少年對母親的發自內心的熱愛,在場的人無不動容。有了上面的鋪墊,既理解了知識點: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也完成了情感上的教學目標。
三、創設情境,移情
從中學生的心理特征來看,他們處于青春期,正是要動、要唱、要跳的時期,他們有很強的表現欲。遺憾的是,當前他們所處的學習、生活環境與其成長特點產生了十分突出的矛盾。升學率的攀比,分數的重壓,終日把他們緊緊束縛在課桌上;單一陳舊的教學方法又常使他們感到學習如同嚼蠟。而創設情境,開展情境表演卻可以使教學內容從靜止的紙面上站起來,引發學生的親切感和新鮮感,調動學生大腦皮層的優勢興奮中心,使之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培養知識的遷移能力和創新能力。例如,我在講《欣賞與贊美》片區公開課時,我首先讓全班同學們玩一個“猜猜他是誰”游戲。請同學們任選班上一位同學,然后寫出他(她)的五個優點,不要寫出名字,請全班同學猜猜這些優點是哪個同學的,再請被夸獎到的同學談談感受。通過同學的經驗感受之談,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去感悟:在別人身上發現美好,不同性格有不同的美,不同體態有不同的美,還有一種深刻的美可以打動和豐富我們的就是心靈美。從而再進行知識的遷移,讓學生展開討論,在討論中得出:并不是只有電影明星、歌星或名人才是我們欣賞的對象,只要我們懷著欣賞的心,就能從身邊普通的平凡的人身上找到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發現他人優點移情到自己,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覺悟,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從而順利完成教學的能力目標。
四、自擬情境,抒情
課堂應該是快樂的場所。教師適當選用一些經典的音樂或舞蹈來營造浪漫、抒情的課堂教學情境,能使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享受到生活的美,體驗到課堂的別有一番風味,激發前所未有的熱情與激情。更為重要的是音樂與舞蹈優美、動聽的旋律能陶冶人的情操,優化個人的心理品質。所以我們說在思想政治課中運用音樂或舞蹈進行教學,對于創造良好教學情境,增強教學內容的吸引力、感染力,形成活潑、生動的教學氣氛,有著積極的作用。如我在上《欣賞與贊美》片區公開課時,在講解懂得欣賞他人的價值時,我就編排了舞蹈,學生自己表演,既向老師、同學展示了自己身上的美好之處,又在無形中培養同學們懂得欣賞的能力。這一情境的創設是知識的提升,更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升華。在賞心悅目的音樂舞蹈里,抒發舞者的情感,也把全班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從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運用情境,能將直觀教學、啟發式教學、寓教于樂式教學進一步形象化、生動化、具體化。在自然教學中,只要我們留心找情(情即教材中的一些因素),精心設境(境即特定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以情引境,因情化境,做到情境交融,渾然一體,就會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黎青.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運用[D]. 蘇州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