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紅
摘 要: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巧妙滲透,影響著學生今后的學習。我國目前的小學數學在教學的滲透教育過程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這會影響學生今后的發展,同時使社會的發展也受到一定影響。因此,我們應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巧妙滲透的策略,方便學生今后對數學的學習。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想;滲透策略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遇到的難以解決的問題,無非是課本知識冗長難懂、枯燥乏味,學生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沒有學習的動力,對數學學習產生厭倦與倦怠,導致數學學習不理想的情況出現。因此,教師要解決的便是如何吸引學生注意力,如何發展學生的學習動力,以及如何使教學既生動有趣又實用不可少的問題。對此,就必須要全面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一、享受思考,激發學生興趣
一個人如果能享受學習,他一定能在這方面取得成功。享受數學,不只是享受成功時的喜悅,也要享受在取得成功過程中經歷的坎坷、學習的方法、靈感突現時的創新表現等。而且,在成功道路上“猜想”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猜想”也是培養數學頭腦的催化劑。不會猜想,就不會思考,更不會創造。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猜想能力,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啟發學生猜想,在猜想的基礎上去探究知識,不能讓學生無目的、沒完沒了地計算、證明。教師首先讓學生明確猜想的目標、方向,猜想出一個結論,再沿著這個方向去思考、證明。這也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梯形的面積計算》一課,學生準備了許多學具。通過觀察梯形的特征,猜想出:梯形與學過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長方形十分相似,根據這些圖形就能求出梯形的面積。教師肯定學生的猜想后,學生運用筆、尺、剪刀等工具進行操作、計算,得出了六種方法,充分展示了他們的創新能力。還有一道題:一個綠化小組計劃栽10棵樹設計成一個圖案,每行栽4棵,栽成5行。問設計成什么圖案?師先讓學生猜想:從哪個條件入手?經過分析、討論,一名學生提出與“5行”有關系,可能是個5條邊的圖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爭著說出許多5條邊組合的圖形,最后確定這個圖案是一個五角星。結論一出,學生們歡呼雀躍,沉浸在快樂中。這既鍛煉了學生的猜想能力,又挖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并享受了數學,鍛煉了學生的數學頭腦。
二、在分析教材中滲透數學思想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第一手資料,所以對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要先從教材開始,這樣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并且能夠更容易地掌握數學的思想方法。例如,現在的小學數學教育,學生學到的內容,都是教師“精挑細選”后的重點內容。這樣導致學生學到的數學知識,僅僅是教師提煉后的重點內容,然而對其他知識,卻不懂其思想方法和具體的思維方式。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內容講授的時候,應當與學生一起研究問題的起源和解決方法,并不是一味地被動灌輸,以便學生掌握數學的思想方法。
三、在實際例子中滲透數學思想
數學問題來源于生活,采用實例進行數學思想的滲透,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在講述數學應用題的時候,特別是一些牽扯到生活實際的問題,就可以列舉實際的例子,帶領學生進行分析,研究解決策略。這樣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學生也更容易理解在實例中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更好地接受教師所講授的數學知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在知識歸納中滲透數學思想
教師在講解完數學知識以后,都會對所講述的內容進行概括總結,這一過程,可以很好地進行數學思想的滲透。通過課堂的舉例分析,帶領學生回顧所學知識,并對課堂內容進行整體概括總結,歸納所學知識。因為是自始至終與教師一同參與的,所以感受更加真切,學生對教學過程中的數學思想方法體會也更加深刻,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五、在問題解決中深刻感悟數學思想方法
對于數學教學來說,問題的剖析與處理是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關鍵所在,有效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其實就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過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符號、模型等數學思想的引導下,使得學生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深化數學思想,對數學本質進行有效的理解,促使其數學思維不斷提升。
例如在學習《圓的面積》這一章節時,老師則可以有效地采取極限思想、轉換思想,并且還需要通過剪切與拼湊的轉換方式,通過實物讓學生積極地進行問題的探索與分析、處理,讓學生對新知識有著一定的認識,并且也對學生的數學思想進行了鍛煉與培養。利用一張硬紙,然后讓學生畫一個圓,并且沿中心點將圓等分成若干,之后再將其切割。由于分成若干等份之后,切割的小扇形近似于等腰三角形,再將其進行拼湊。此時根據拼湊的圖形,學生很容易發現其與長方形相似,且分割的份數越多,則更接近長方形。此時,長方形的長為圓周長的二分之一,也就是πr,寬則是r,那么則能夠得出圓的面積公式為S=πr2。
六、在練習中滲透數學思想
為了鞏固所學數學知識,教師都會留一些課后練習讓學生加強理解。通過練習,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所要求的重點,同時掌握所學知識,從而更好地掌握數學思想方法。
七、在課后作業中滲透數學思想
課后作業,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另一途徑。通過課后作業,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消化教師上課所講的內容,同時也是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思想方法的過程。教師在課上講的,通過課后練習鞏固,針對所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就學到了思想方法,再通過課后作業加以鞏固,使得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巧妙地得到滲透,同時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課堂上要讓學生掌握各類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應關注學生知識的起點,把新知轉化為學生已有的舊知;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運用觀察、比較、轉化、歸納等方法進行學習,培養推理能力;最后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反思,得出結論,建立模型。長此以往,學生逐漸能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培養成良好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吳正憲,劉勁苓,劉克臣.小學數學教學基本概念解讀[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
[2]王永春,小學數學與數學思想方法[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