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然
摘 要:新課程改革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這意味著教育教學不再僅是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而是要更加關注學生的情感培養與身心健康?;谝魳氛n程獨具鮮明的“人文性”,決定了音樂教學無疑要承擔起情感教育的重任。下面,本文就對小學音樂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方式及策略作以分析探討,旨在進一步深化音樂教學改革,實現教育教學融為一體。
關鍵詞:小學音樂;情感教育;滲透策略
長期以來,部分教師認為音樂教學就是技能、技巧教學,在課堂上也只是一味地向學生灌輸識譜、樂理等基礎知識,而忽視了對學生鑒賞能力、思想感情的培養。如此一來,不僅在極大程度上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更無從談起情感教育的有效滲透。鑒于此,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我們應力圖革新傳統的教學觀念,并將情感教育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滲透于課堂教學之中,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并最終實現教育教學融為一體。
一、體會背景,讓學生在情感包圍中誘發體驗
眾所周知,音樂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說是時代的產物,其中都蘊含著作者豐富的個人情感,且都旨在向聽者傳遞一定的人生觀與價值取向。基于此,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我們不妨在課堂教學之初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進行深刻體會,以便在激起學生審美渴望的同時,還能夠促使學生在情感的包圍中誘發自身獨特的情感體驗。
在欣賞歌曲《密西西比河》之初,我對學生說道:“美國歷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總統——林肯,同學們對他應該不陌生。林肯總統在任期間美國國內爆發了一次內戰,即歷史上的美國南北戰爭,這是一場解放南部黑人奴隸的戰爭。那么美國南部的黑人究竟過著一種怎樣的生活呢?電影《湯姆叔叔的小屋》就講述了南北戰爭時期的故事。”接下來,我利用課件向學生播放了影片中的精彩片段,并對南北戰爭的背景、起因和經過進行了簡要講述。如此,通過在導入環節對《密西西比河》的創作背景進行介紹,不僅激起了學生的審美渴望,而且還為學生深刻體悟音樂作品背后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礎。
二、再現場景,讓學生在直觀感受中深刻體會
信息技術,集豐富圖像、動態畫面、悅耳聲音于一身,可以將抽象的音樂作品以直觀化、形象化、具體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學生可以通過感知色彩、觀看畫面、聆聽聲音來對音樂作品進行深刻理解。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運用信息技術創設直觀情境,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給學生以新穎、有趣的學習體驗,而且還能夠引導學生深入音樂作品所描繪的具體場景之中,從而有利于達到刺激學生多重感官、強化學生理解感知的目的。
在教學《牧歌》時,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感知蒙古族音樂的特點,我帶領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跳“筷子舞”,并以此導入了新課教學。之后,我向學生問道:“同學們,你對我國的蒙古族有哪些了解?”待學生自由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后,我繼續說道:“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現在我們就去大草原看一看?!彪S后,我運用信息技術向學生播放了草原風光片,并配以了馬頭琴演奏的《四季》。如此,通過運用信息技術創設直觀情境,不僅增強了音樂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而且還刺激了學生的多重感官,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感受了蒙古族歌曲的個性和感情色彩,培養了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
三、活動實踐,讓學生在真切體驗中升華情感
音樂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現實生活中的真情實感均是音樂作品中情感的原型。因此,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我們除了要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音樂作品的演唱技巧及情感內涵之外,還應當積極開展課堂實踐活動,以便在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的同時,還能夠促使學生在真切體驗中升華情感。
待聆聽完歌曲《烏鴉與狐貍》之后,我向學生問道:“同學們,烏鴉和狐貍的故事你們聽過嗎?誰來講一講?”待學生了解了《烏鴉與狐貍》的故事之后,我將歌曲分為了三個樂段,并逐一引導學生進行了演唱。接下來,我通過引導學生分析相關樂句,感悟了角色的個性特征。之后,我向學生問道:“如果你是狐貍,你還會對烏鴉說什么樣的甜言蜜語呢?除了烏鴉與狐貍,森林里還有哪些動物呢?”一番交流討論過后,我讓學生先兩人為一組,創編烏鴉與狐貍的對白,同時進行這一片段的表演,再以小組為單位,想象森林中的其他動物并參與進來,其中需要有領唱、合唱演員和表演者等。在音樂劇表演的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課堂氣氛也隨之被推向了高潮。如此,通過開展課堂實踐活動,不僅促進了學生的主動參與,而且還使學生通過創編與表演,對烏鴉的得與失有所感悟。
四、雙向互動,讓學生在激勵評價中樹立自信
新課改提出,有效的教學活動應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有機統一。而互動教學模式作為當前最新的教學理念之一,要求學生與教師同步課堂教學,體現了教學行為的平等性、民主性以及全員參與性,有助于實現“教”與“學”的有機統一。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信任學生,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并通過實施激勵性評價來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從而充分發揮情感教育的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
為了幫助學生樹立學好音樂的自信心,在對學生進行考核時,我總是會根據學生過往的學習水平來對評價標準進行分層。例如,針對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85分算達標;針對中等層次的學生,75分算達標;針對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60分算達標。除此之外,我在課堂教學中還會有意為不愛學習和不善于表現自己的學生創造更多鍛煉和展現自我的機會和平臺,并經常給予學生激勵性評價。比如“你學得真快!”“表現不錯!如果在演唱時能夠融入自己的感情就更好了!”如此,通過實施激勵性評價,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信心,而且還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總而言之,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我們一定要在充分認識到情感教育重要性的基礎上,從學生的學習特點與音樂的學科特點出發,將情感目標與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和感染中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取向,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與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袁佳佳.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有效實施情感教育[J].北方音樂,2017,37(13):225.
[2]龐謹譯.試析如何在小學音樂教育中滲透情感教育[J].北方音樂,2016,36(19):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