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火英
摘要:核心素養是評判當代學生素質的重要標準,而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呼聲也愈來愈高。本文通過講解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概念、構建條件與流程、案例等,對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展開初步探索。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核心素養
目前,高中化學教材中的實驗探究是重要的內容,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線,這符合新課改的核心理念,認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化學實踐操作能力是化學學科教育的核心內容 [1]。基于新課改的政策指引,本文對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展開初步探究,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概念
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是指學生基于教師指引,通過設計實驗方案并展開操作,觀察記錄實驗現象并得出結論的教學過程。這不僅幫助學生收獲化學知識、實驗技能,還提升了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培養其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2]。
二、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首先,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條件:第一,教師應轉變教育理念,突出新課標理念,由知識的傳播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指引者,致力于幫助學生展開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第二,教師應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并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其次,根據我國目前的課程標準要求,再結合作者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經驗,提出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有效構建的五個步驟:第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在課堂上提出;第二,實驗前準備工作,對第一階段發現的問題提出假設,并展開自主討論,最后設計實驗方案;第三,展開探究式實驗,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教師在旁指導;第四,分析、總結實驗現象,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在探究式教學活動中體驗獲得新知識的喜悅感;第五,歸納總結,教師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到自身的探究實驗中的正確做法與不足,展開交流反思。
三、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案例
本文以高中化學“鹽類的水解”這一課時為案例,展開探究式實驗教學。
(一)教學目標
讓學生通過實驗操作了解鹽類水解的概念與本質,體驗探究活動的過程,培養其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二)教學用具
多媒體設備、pH傳感器或pH計,化學用品(Na2CO3溶液、FeCl3溶液、NaCl溶液、CH3COONa溶液、NH4Cl溶液、KNO3溶液、酚酞、pH試紙、玻璃棒、燒杯等)。
(三)教學過程
1、創設問題情境
蘇打的俗稱是什么,化學式是什么?從組成來看,蘇打屬于哪類物質?
教師引導:從物質組成上看,Na2CO3的化學組成屬于鹽類,但是它又被叫做純堿,這是因為其水溶液屬于堿性。那換成其他的鹽,其水溶液又會是怎樣的情況?
然后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物質水溶液的酸、堿性由什么因素決定?
2、實驗前準備工作
學生討論并提出假設: OH-與H+的相對大小可確定物質水溶液的酸、堿性,當OH->H+時,為堿性;當 OH-小于H+時,為酸性;兩者相等時,為中性。
設計實驗:用PH試紙來測試所給鹽溶液的酸堿性。
3、探究式實驗
學生在已有經驗與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引導完成酸堿性測試的實驗,并開展以下活動。
活動一:讓學生寫出下列鹽類的電離方程式:Na2CO3、FeCl3、NaCl、CH3COONa、NH4Cl、KNO3。該活動幫助學生復習舊知識,為后續探究活動做準備。
活動二:探究并討論CH3COONa溶液與FeCl3溶液呈現不同酸堿性的原因。這一活動加強師生互動,并培養學生應用所掌握的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教學情境觀察與分析
借助動畫視頻,讓學生直觀形象的觀看到CH3COO-與Fe3+的水解過程。
教師引導:鹽類的水解產生了何種物質?請以CH3COO-的水解為例展開討論并回答。
分析總結:隨著CH3COO-的水解反應,OH-與CH3COOH的濃度會越來越大,當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兩種物質又會發生酸堿中和反應,從而生成水與CH3COO-。得出結論:鹽類的水解反應程度非常微弱,不能進行到底,而且是可逆的,在一定程度時就會達到水解平衡狀態。即有弱才水解,無弱不水解,誰強顯誰性,同強顯中性。
5、歸納總結
鹽類水解的化學內容比較抽象難懂,是學生在教師指引下對信息展開再加工后的深度學習,而采用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可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借助一系列實驗探究活動,幫助學生分析離子在水溶液的水解行為,最終掌握鹽溶液呈現酸堿性的本質原因。
四、結語
高中階段的化學實驗可有效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而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可加強學生化學基礎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以致用,成為教學主體,是實現新課改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張偉. 高中化學探究式實驗教學現狀調查及對策[J]. 課程教育研究,2018,(35):172.
[2]張佑民. 探究式實驗在高中課堂教學中的困境與對策[J]. 實驗教學與儀器,2013,3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