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楠林 費盈穎 蘇婷婷
摘要:網約車(網絡預約出租汽車)是指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構建服務平臺,整合供需信息,使用符合條件的車輛和駕駛員,提供預約出租汽車服務的經營活動。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約車作為一種新型經濟發展模式,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階段,但同時作為一個新興業態,其相關法律法規還不盡完善。本文主要通過對比網約車在不同地區的運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然后進行線上線下的調查,分析網約車在運營及發展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其存在的安全隱患,從而提出解決相關問題的方案,使網約車這一新興產業能在當下環境中更好的發展,不斷優化,成為符合大眾要求、促進社會經濟更好地發展的產業。
關鍵詞:互聯網+;網約車;問題隱患;解決措施;
1.基本情況
網約車的出現及發展,不僅為廣大市民提供了新型的出行方式,讓市民的生活變得方便快捷,而且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網約車在產生便利以及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安全隱患,給市民使用和政府管理帶來了許多困擾。
通過一個多月調查問卷的發放,最終我們回收了共174份。本次問卷調查主要針對江蘇、陜西、重慶三個地區進行研究,三個地區回收問卷比例為61:11:18,其他地區占比10%。研究對象中男女比例為49:51,其中84%的研究對象為學生,且研究對象普遍在30歲以下。從回收的數據來看,網約車這種出行方式已被市民普遍認知,且市民對網約車基本無極端惡劣的評價,大多表示感覺良好并表示愿意嘗試網約車這種新鮮事物,方便和快捷的特點是市民選擇這種出行方式的主要原因。但在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中,網約車占比并不大。通過比較分析,我們發現市民更傾向于像公交、自行車、步行、私家車這些更加大眾的出行方式。
2.數據分析
調查數據顯示,80%以上的市民認為網約車出行基本安全。市民認為網約車出行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兩種:1、個別網約車司機素質堪憂,超載超速、隨意靠邊載人;2、駕駛員技術參差不齊。其中認為駕駛員素質低下影響出行體驗的市民占比高達79%。駕駛員素質問題主要表現為駕駛員態度差、繞路、強行要求好評、額外收取服務費等。而在乘坐網約車過程中遇到以上幾種問題時,大多數市民都會選擇網上投訴或報警,少部分市民則會選擇直接離開,極少部分市民選擇下車與司機理論。
此外我們將市民外出使用網約車的時間段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為從22:00—5:00的危險時間段,另一種為從5:00—22:00的平常時間段。通過數據對比,我們發現84%的市民選擇在平常時間段使用網約車出行,危險時間段內選擇網約車出行方式的市民極少。同時,在進行性別與使用網約車出行時間段之間的頻數分析時,我們發現危險時間段使用網約車出行的女性明顯少于男性。談到乘坐網約車會出現安全問題時,63%的市民表示相關平臺應更加重視安全問題并加強管理,選擇繼續使用網約車;同時,45%的市民表示會加強防范,減少網約車的使用;19%的市民表示不會再使用網約車出行。
通過對陜西、重慶、江蘇三個地區調查數據的對比分析,我們了解到在出行方式上,三個地區市民選擇公交出行的頻率相差不大,并且遠高于其他出行方式的頻率。在網約車的使用頻率上,頻率為一般的市民占問卷調查總人數的60%,頻率為基本不用的占30%。對比之下,江蘇地區的市民傾向于網約車出行,而重慶地區的市民更傾向于步行,陜西地區的市民卻更傾向于騎行。三個地區選擇網約車出行的原因普遍為趕時間和方便。在調查網約車安全程度中,江蘇和重慶地區的市民認為安全程度為基本安全的人數分別占問卷調查中相對應地區總人數的80%左右,而陜西地區僅占70%左右。在“市民乘坐網約車過程中遇到過哪些負面影響”這一選項中,選擇選項“1.司機態度差”,“2.司機繞路”,“3.強行要求好評”的市民在三個地區中的占比相差不大,但重慶地區的市民選擇選項“4.額外收取調度費”的人數卻遠高于江蘇、陜西兩地的市民。
假如在乘坐網約車途中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三個地區大部分市民都會進行網上投訴和報警,但在重慶和江蘇地區,選擇直接離開的市民占比高于陜西。調查數據顯示,三個地區對網約車新政有過了解的人數僅占該地區人數的一半,因此網約車的相關政策亟需普及。
3.解決措施
對于國務院頒布的網約車新政,高達99%的市民對其了解程度不高,甚至完全沒聽說過。因此,我們認為面對侵權行為,少部分市民選擇直接離開的原因便是對網約車方面的相關法律不太了解。對于網約車出現的一些問題,市民表示希望駕駛員素質、乘車安全和車輛情況方面都能有所改善。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參考文獻
[1]國家應及時向市民普及相應的法律法規,同時,市民也應多加關注,及時學習,適時的用法律保護自己;
[2]網約車公司應健全公司制度,制定并嚴格執行獎懲制度,加強平臺管理,建立司機不良記錄名單并實時監督;
[3]加強對司機師傅的培訓管理,及時糾正素質觀念上的偏差,同時司機師傅應該時刻注意對自己的素質管理。
基金項目
本文系江蘇大學第18批大學生科研課題立項資助項目,項目編號:18C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