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攀
摘? 要:作為初中教師,要認真分析現在的環境給初中生所造成的影響,并結合初中生的身心特點,利用環境所提供的便利條件,對初中生進行德育教育。讓他們在生活與學習中,能夠正常處理好人際交往,同時也要對初中生做好正面的引導,避免不良信息污染初中生的思想。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生;德育教育;健康心理
初中生作為正在成長中的人,由于心智還不健全,尚需要班主任的引導,這就需要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要重視自己的管理理念與管理方法,盡量為學生提供合理、科學的教育方式。但是,目前我國初中生德育教育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諸如忽視學生心理教育、個性發展等,亟待教師解決。因此,本文從學生的生活、學習、個性出發,展開了實踐探索。
一、關注學生生活,培養學生健康心理
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可以圍繞學生的日常生活展開,關注學生的日常表現,從點滴中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態,盡量為學生提供寬松的成長環境,促進學生發展,養成健康的心理。
例如,筆者在對學生的日常管理中,發現班上的某位學生突然出現了成績下滑的現象,課堂表現也變得不再積極,甚至存在上課睡覺的情況。筆者先從該同學的外圍入手,通過咨詢教師與同學,獲知了該同學近期的表現,確定了學生目前的狀態。接著,筆者利用大課間的時間,將學生約談出來,在學校花園的良好氛圍下,鼓勵學生談談自己的煩惱。學生一開始有些扭捏,不想多說自己的情況。在筆者的鼓勵下,學生逐漸放下了心防,打開了心扉,向筆者講述了因父母不理解而產生的厭學心理。針對學生的這一情況,筆者對學生進行了教育,教育學生遇事不能逃避,要懂得積極尋找解決辦法,多與父母溝通,站在父母的角度換位思考,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加強與父母的聯系。學生在筆者的指導下,心情由陰轉晴,懂得了遇事不慌,積極解決,消極懈怠是無法解決問題的道理。然后,筆者又與學生的父母取得了聯系,告訴他們要關注孩子的成長心理,多些耐心與細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父母表示以后會注意這些問題。一段時間以后,這位學生不但學習成績恢復了,人也開朗了不少。這樣,筆者通過圍繞學生的日常生活展開德育教育,有效幫助學生釋放了壓力,促進了學生的進步,使學生在與教師溝通的過程中,增加了對教師的信任,獲得了有效的溝通途徑,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用時事豐富德育教學內容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學生接觸網絡的趨勢不可逆轉。如何幫助學生甄別網絡信息,使其以正確的價值觀去看待問題,需要教師深入研究和思考。德育教材內容是空洞、抽象的,教師應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使其成為學生關心的、喜聞樂見的具體事務,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積極收集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的信息,并將其作為課題教學的范例,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并通過討論和總結的方式,將學生的思想引導到正確方向上來。
三、將德育教育與學生具體素質基礎情況相結合
無論在什么科目知識的教學中,都要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只有真正在課堂教學中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體能動性,才能真正改變傳統教育模式中學生一直處于知識被動接受和課堂被動服從的地位。對于德育知識的教學也是如此,因為每一個班級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優點與不足,同時也具備著獨特的道德素質水平與學習能力,所以在初中德育教學中不能將班級學生不加以區分就一概而論地整體教育。而是要針對每個學生現實性的基礎素質情況,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素質教育與引導。
比如,在初中德育課程“德育班會的”的召開過程中,首先,教師要利用教室中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給班級學生播放一些有關社會公德現象的視頻,并讓學生一邊觀看一邊進行交流。針對視頻中隨手亂扔垃圾、遇到摔倒老人置之不理和公共場所大聲喧嘩等現象,讓班級每個學生都說一說自己會怎樣去做。在學生發言過程中,教師要準確記錄下每個學生的想法,找到班級學生存在的不足。然后,教師要對于班級學生的課堂反饋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對于道德素質水平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要鼓勵他們及時將自己的認知和想法踐行到生活中去;對于道德素質水平還有待提高的學生,教師要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再次從理論與實踐等多個層面上,加強對于學生的教育。最后,教師要給予班級每個學生制定定時考察機制,通過對于學生近一段時期的綜合表現,給予學生指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德育培養計劃,并監督班級學生真正在學習和生活中將計劃內容落實。
四、將德育教育與現實社會道德培養風尚相結合
德育教育是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社會道德風尚的重點發展方向,決定了學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和培育方向,所以在學生德育教育上要努力做到與社會德育發展方向相結合。這樣的德育教育過程就會具有更加明確的載體,整個的德育知識教學開展也會更加具有針對性。同時在社會道德風尚的培育下,有利于為學生的道德培養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學生清晰認識到自己提高德育素質的重要性,認識到社會發展中對于德育風尚的推崇,從而慢慢改變學生在以往生活中形成的錯誤觀念,使學生能更加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德育知識的學習和踐行中來。
五、尊重初中生,和初中生一同發展
尊重,是一個最基本的道德品質,在我們對待初中生時也一樣,一視同仁,始終報以尊重、平等的心。初中生的心理盡管還不夠成熟,但是初中生的人格應該得到尊重,這是未來得以健康成長的必要前提。天真浪漫是初中生的天性,也正是這種天真浪漫給世界帶來了許許多多的美好。德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必然是建立在師生平等的基礎之上的,教師如果在這一點上都未能做好,那么德育工作就很難有所成效。這種不尊重為初中生德育工作埋下了邪惡的種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它極有可能生根發芽對初中生身心健康造成更大的傷害。可以說,能否做到對初中生的尊重決定了德育工作的有效程度。
結束語:
初中德育教育的開展,要始終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具體學生培養發展理念為標準,調動學生、學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力量,形成三者之間的有效結合,促進學生學習到豐富的德育知識,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參考文獻:
[1]基于初中生思想特點的考慮看其德育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 姜竹青. 現代中小學教育. 2011(01)
[2]當前我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 饒啟慧,李玲. 科技風.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