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
摘 要:高三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良好的思維能力,對待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本文通過古詩文教學來提升人文素養,非常符合該階段學生的思想認知狀態,同時也可以發揮古詩文教學的重大價值,幫助學生在學習客觀知識的同時,養成基本的人文素養,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升華認知,保證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筆者簡單概述了古詩詞對于學生人文素養養成的積極作用,并且從教學理念的轉變、價值觀的引導等方面出發,重點分析了如何利用古詩文教學,來提升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
關鍵詞:古詩文教學;人文素養;高三語文
引言:在文化多元的時代大環境中,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不僅要有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還要有基本的人文素養。所以在高三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人文素養的養成,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古詩文不僅是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更包含了豐富的古代智慧和哲學思想,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古詩文的價值,在古詩文教學中,重視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幫助學生成長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一、古詩詞對于學生人文素養提升的積極作用
(一)學習中華傳統文化
古詩詞在我國文明發展史上占據重要的地位,其自身就是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部分,通過古詩詞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深入了解古詩詞的相關知識,深入探索中華文化的廣度和深度。另外,在古詩詞中有很多關于傳統文化的內容,比如我國的每個傳統節日都有相關的古詩詞,通過學習這些古詩詞,可以切實地感受傳統節日的場景和氛圍,豐富學生對于我國文化的了解和認知。
(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古詩詞是我國經典的文學形式,表達了各種正向的思想和態度,比如保家衛國的思想,以及對待挫折和磨難積極的心態,通過古詩文教學,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上升到價值觀的高度,讓學生在學習基礎古詩文知識的同時,形成正確健康的價值觀。以陽光的心態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并且有家國情懷,懂得人生大道理,樹立遠大的志向,鞭策自己努力學習,不斷進取。
(三)吸取古人的思想智慧
古詩文中很大一部分涉及了古人偉大的哲學思想和智慧,比如莊子《逍遙游》中,對人生困境的超脫,就展現了深厚的哲學理念。而“性本愛丘山”的陶淵明在《歸園田居》《飲酒》等很多經典作品中,也展現出古代隱士的風骨和精神,從此,在國人心中注入了對于田園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讓人們在繁瑣的生活之余,可以享受到片刻的精神愉悅。通過誦讀這些經典的古詩文作品,可以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古人對待生命、人生以及自然的態度,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性情[1]。
二、利用古詩文教學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策略
(一)改變教學理念和模式
從實際情況看,高三學生對于古詩文的興趣普遍不高,學習古詩文的方法也只停留在死記硬背的層面,更談不上培養出良好的人文素養。因此,在古詩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改變教學的理念和形式,讓古詩文教學“活”起來,才能真正發揮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培養學生對古詩文學習的興趣,利用古詩文的魅力,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首先,教師自己要對古詩文充滿熱情,并且深刻認知到古詩文的價值,有意識地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這就要求教師將語文教學定位在一定的高度,從學生的長遠發展來實施古詩文教學。其次,要豐富古詩文教學的形式,改變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將課堂交還給學生,可采用探究式、合作式、體驗式的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感受古詩文中的哲學思想、價值觀和態度等[2]。
(二)激發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
古詩文學習縱然有千般益處,倘若學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也無法發揮古詩文在人文素養培養中的作用,所以教師在古詩文教學中一定要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將學生內心的興趣之火點燃,鼓勵學生多誦讀多背誦古詩文,數量上去了理解能力自然能提高。學生自主克服古詩文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形成一個“閉環回路”,在持續的學習中不斷得到加強和升級,學生不僅可以掌握大量的古詩文知識,也會在潛移默化中被古詩文所感染,將古詩文深刻的內涵內化于心,并且在行為中表現出來,逐漸養成健康的人文素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創新教學形式,可以準備些與古詩文內容相關的小故事或者與作者相關的小故事,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古詩文教學變得更加開放和包容,逐漸提升學生興趣和認知。另外,當前有很多關于古詩文的優秀節目,比如《經典詠流傳》《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后多觀看多學習,逐漸發現古詩文的價值,激發學生學習古詩文的熱情[3]。
(三)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教授學生客觀知識,教師的言行舉止和文化談吐,也會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教師的言傳身教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的性情發展。所以,為了引領學生深入學習古詩文,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教師自己首先需要具備豐富的學識,對古詩文有足夠的熱忱,不斷地學習和研究古詩文,從古詩文中汲取人生智慧。如課上教師聲情并茂地范讀古詩文,課下多創設古詩文閱讀的情境、組織古詩文朗誦比賽、成立古詩文興趣小組······教師的教學過程才會真正活起來,一個缺乏熱情缺乏鉆研精神的教師無法給予學生更多有價值的東西,只有教師自身有內涵、有學識、有態度、有情懷,才能和學生一起徜徉在古詩文的海洋,陶冶情操,提高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獲取智慧。教師自己靜下心來研習古詩文,才能將觸動自己心靈、引發感悟的古詩文帶給學生,把足夠的熱情投入教學,至于教學的技巧和方法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4]。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古詩文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在學生人文素養的養成中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深刻理解古詩文的價值和意義,并且以高度的熱情投入古詩文教學,創新古詩文教學的形式,利用古詩文的智慧來感染學生,和學生一起深度理解古詩文內涵,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性情。
參考文獻
[1]文立.利用古詩文教學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初探[J].神州,2017(17):108-108.
[2]蒯啟勇.在古詩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J].中學語文,2017(24):136-137.
[3]胡小鳳.淺議如何通過古文經典誦讀提高學生人文素養[J].考試周刊,2018(17):12-12.
[4]沈道奇.如何在古典詩詞學習中滲透人文素養的培養[J].新課程導學,201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