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勇
【摘要】:隨著新課改進程的加快,教學模式也發生改變。歷史學科也要緊跟時代進行發展,歷史教師應該推陳出新,利用多種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參加到學習活動中,以提高學生的歷史知識素養,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能讓學生認識到歷史的重要性,進而為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奠定了思想基礎。
【關鍵詞】:歷史教學 合作學習 策略分析
因為年齡過小、閱歷較淺等問題,初中生對歷史知識了解的過少,所以只靠學生自己是很難把握歷史這門科目的,而歷史學科又側重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觀和愛國情懷,所以僅靠教師一人難度過大。只有通過師生互動或者學生之間進行小組討論最為合適。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以團體為單位相互討論、促進學習,以小組成績作為評價標準。小組成員為完成學習目標,一定會相互探討、互幫互助、補充對方的觀點,然后糾正錯誤,校對答案、梳理知識。小組合作學習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問題分析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體意識。不但如此,小組合作學習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主動學習打了強心劑。
要想提高中學歷史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質量,就需要教師落實以下三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只有在這三點基礎上教師通過提問的準確性才能實現【1】。例如講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上冊第13課《五四運動》這課時,教師的課程安排如下:
1課前安排學生預習,讓學生閱讀課本上的內容或者通過查找資料來加深對五四運動的記憶和理解;
2教師提問,“五四運動的起因、經過、結果,并闡述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我國每年五月四日是什么節日?”
3課上小組討論,通過預習和小組交流,學生對教材的理解會更加深刻。
討論完畢后師生問答:教師:“哪位同學說一下五四運動的過程啊?”
學生:五四運動的起因是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在1919年5月4日北京爆發,是由3000多名學生組成的。結果是學生被鎮壓,很多學生被捕。
教師:“那五四運動有哪些歷史意義?”
學生: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封建、反帝國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教師:“誰知道5月4號是什么日子啊?”
學生:青年節,為了紀念發起五四運動的愛國大學生。
通過小組互動,師生問答的方式提高學生歷史理解能力、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不僅提高學生的歷史水平,還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達到課堂教學的目標。
二、小組合作學習任務分配
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是互相交流,合作是一項團體任務,自然需要小組成員相互配合。小組成員有著共同的學習目標、學習任務、在學習資源上實現資源共享。在小組中教師指定一名學生成為組長或是小組成員舉手表決讓一名學生成為組長,然后分配學習任務,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6課《動蕩的春秋時期》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自主預習“春秋爭霸、戰國七雄”的相關知識。課上小組內自行分配任務,每6個人為一個小組,共6個組,以一個小組為例:
組長、甲:我和甲負責春秋爭霸的相關知識問答;
乙、丙:負責晉楚爭霸相關知識;
丁、戊:整理戰國七雄知識材料。
教師提問:春秋爭霸帶來哪些影響?
學生甲:使古代奴隸制加速瓦解,初步實現局部統一,加速民族大融合,戰爭給人民帶來沉痛的災難。
教師提問:春秋和戰國的戰爭不同點有哪些?
學生丁:戰爭的目的不同,春秋時為了爭霸,戰國是為了兼并;春秋時期諸侯大多數是周天子親封的氏族,戰國更多的是士大夫。
教師提問:晉文公稱霸的主要戰役是什么?
學生乙:城濮之戰
通過小組學習、自行分配學習任務的方式,讓學生對歷史知識更容易接受,而不是認為歷史就是枯燥、乏味的、是冷冰冰的文字,在互動學習中了解歷史內涵、感染歷史的魅力【2】。
三、小組互動方式
小組間互動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小組學習是一個相互交流、共同進步的學習方式,還可以彌補自身學習上的不足,還能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互動方式的選擇要結合教材內容,現有以下幾種小組互動方式:
1辯論:根據已定的主題分正反兩方,由不同小組成員進行論述,闡明自己的觀點,然后展開辯論,直到把對方說服的這一方獲勝,辯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開拓學生的大腦。
2比賽:根據教材,把學習內容進行拆分,讓每個同學分區域預讀學習,看誰學的又快有扎實。各自完成學習任務后,相互對比,可以小組內成員相互對比,也可以小組間進行對比。比賽的內容可以五花八門,只要不脫離課本,比如歷史常識、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等。
3生活實踐:在教師的指導下,小組可聯系生活實際尋找身邊的歷史。小組自行設計活動方案,創建活動范圍、完成活動方案。比如廣西的同學有如下歷史名城可以選擇:古代兩漢時期的交州首府梧州、“百越”聚居地桂林、被稱之為“壺城”的柳州;廣西歷史名人方面的教學可以選擇:李宗仁,李濟深、馮子材、趙觀文、劉永福、石達開等,通過追尋身邊的歷史展開實踐活動,借助生活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鞏固學生歷史知識【3】。
4角色扮演:讓學生分別扮演同一個角色相互問答,學生在角色扮演中參與感增強,主體地位更明顯,對問題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例如講人教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第3課《遠古的傳說》這課,可以讓同學分別扮演黃帝和蚩尤,讓學生對上古傳說了解的更加具體、深刻。
結語
合作學習成功關鍵在于教師的安排、引導,教師在教學中除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創造溫馨的課堂氛圍、師生平等的教學理念,還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互動中,傳授學生合作技巧,讓學生在小組互動學習中體會到歷史帶來的樂趣、感受歷史魅力,喜歡上歷史,從而提高歷史水平;教師的教學任務也會及時完成,教學質量提高,教學目的也就達到了。教師在歷史教學中也要推陳出新,創新教學思想。
【參考文獻】
【1】鄧婷.淺議"少教多學"模式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數碼設計(上)2018(5):157.
【2】周慧慧.少教多學模式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7(11):67.
【3】楊偉.少教多學,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新模式[J].考試周刊,2016(A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