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江蕊
摘 要:高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歷來都是青少年德育研究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五年制大專生作為我國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成效將直接關系到我國高職教育的質量,對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五年制大專生;思想道德建設;對策研究
思想道德教育是我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主要培養目標之一,其本質上是指通過思想道德教育活動的開展,引導高職學生逐步樹立起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近年來,由于高職院校生源質量的下降,高職學生無心學習,吸煙酗酒、打架斗毆等現象頻繁出現,說明其在社會公德意識及踐行方面存在嚴重問題。因此,深入了解五年制大專生的思想道德狀況,查找出其德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將直接關系到我國高職教育的質量。
一、五年制大專生德育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學生自身因素影響
五年制大專生的普遍年齡較小,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時期,其道德認知和道德習慣正處于一個逐步形成的時期,在溝通交流、接人待物、自主學習和處理事務等方面的能力比較薄弱,不會在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里進行自我認識、自我監督和自我評價,綜合素質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二)家庭環境方面因素影響
在現代教育體系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成功與否不僅僅關系到青少年優良個性和道德品質的形成,還是每個人的人生的起點和基礎,它涉及到人生的各個領域,有終身性的特點。作為父母,無論其文化水平或素質的高低,都應明確教育子女是權利更是責任的觀念。部分家長對于子女過分溺愛,這種溺愛往往表現為對子女的各類要求一味的遷就,卻忽視了孩子的獨立自主的能力、為人處世的方式等方面素質的培養,致使子女自小就養成唯我獨尊、任性自私等不良習慣;部分家長自身道德水平不高,但沒有意識到這樣將會對子女帶來不良影響,發揮不出正面積極向上的榜樣作用。
(三)學校的教育引導方面因素的影響
學校是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學校教育是學生學習道德理論、培養道德素養的主要途徑。學校教育在五年制大專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當前高職院校在德育工作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偏重專業知識和技能教育,輕視德育;現行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動缺乏實效性,對學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等工作的方式方法明顯滯后,跟不上當前社會發展趨勢。
(四)社會環境方面因素的影響
社會環境是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陣地之一,其對身心尚未發育成熟的五年制大專學生具有非常直接的影響,當前社會中確實存在著“極端利己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不正之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文化理念、價值觀不斷涌入,部分雜志、網站等媒體受到利益驅使發布不良信息,制造了大量的“垃圾文化”,個別社會公眾人物的言行舉止不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等因素,都會對學生身心的健康、價值觀和道德素質的養成帶來不利影響,理想與社會現實的巨大落差,可能會導致青年學生失去對思想道德教育的信心。
二、加強五年制大專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對策研究
(一)五年制大專學生加強和改進自身的自我教育
高職院校開展德育工作,引導學生學會自我教育應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學校、教師應從學生的身心發展實際情況出發,給予其相應的德育指導﹐從而充分發揮學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會辨別何為美丑、真偽和善惡。學生逐步培養出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和監督自己的能力﹐學會運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自我教育的方法進行學習、生活等活動。通過自我教育,五年制大專學生能夠自主學習道德理論知識,根據社會發展實際不斷更新評價自我的標準,積極參加各類健康向上的課外實踐活動,從而促進自身未來的多元化發展。
(二)進一步提高五年制大專生的家庭教育的水平
作為家長,應不斷更新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認識到現代社會發展的趨勢,從當前社會發展和家庭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斷更新自己的家教理念,進一步優化家庭環境。充分認識到現代社會的人才需求,轉變評價子女的標準,從孩子童年時期開始,有意識培養他們獨立面對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度重視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嚴于律己、作風正派、品行端正,給子女展現一個具有高水準道德修養和道德品質的形象,從而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道德準則傳授給子女。
(三)進一步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高職院校應樹立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充分認識到教育學生不僅僅只是教授其文化和專業知識,學生的道德素養更為重要。學校教育擔負著陶冶人性、鑄造健康飽滿的人格、塑造高水準的道德素質的重任。因此,學校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也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加強專職輔導員(班主任)等學生教育管理人員的隊伍建
設,充分發揮各類校園文化活動中的道德教育功能,努力為學生打造一個高雅、積極、健康的校園環境,將各類課外德育活動與課堂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切實提高學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實效性。
(四)構建有利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社會環境
有關部門和機構應大力發展積極、健康的文化產業,努力為廣大青少年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發展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各類媒體應擔負起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的責任,要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等方面知識的宣傳,為創造出一個有利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社會環境貢獻力量。五年制大專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有著自身的鮮明特點,是一項系統教育工程。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和以人為本的育人觀是家長、學校和社會必須明確的基本目標。引導學生積極學習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培養學生具備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優秀的思想道德素質,不但是高職教育內容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德才兼備的應用型人才的先決條件。
參考文獻:
[1]五年制大專學生教育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許東東.山東體育科技.2010(03).
[2]關于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的思考[J].張書義.天中學刊.2009(04).
[3]五年制高職學生狀況的調查分析[J].邊露.機械職業教育.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