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歆 高潔 王旭









摘 要: 我國已有眾多改造成創意園區的工業遺產,而外部空間作為創意園區整體空間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對創意園區的打造至關重要。傳統的研究方式傾向于定性而非定量的分析,文章運用空間句法與實地調研兩種邏輯分析結合的方式,以天津棉三創意園區為例,對改造成創意產業的工業遺產外部空間進行定量定性綜合評價,從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外部空間優化策略。同時也提高了外部空間形態研究的科學性,為其他改造成創意產業的工業遺產外部空間的改造和建設提供建議。
關鍵詞:創意產業;工業遺產;外部空間;形態研究;空間句法
中圖分類號:TU9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7356(2019)-03-0063-06
在我國近20年的城市建設運動中,大量老城區面臨著“退二進三”的改造過程,許多存在于市中心的工業廠區已經被發展的新城區域所包裹,工業遺產的存廢日益成為人們重點關注的問題。在眾多的城市工業遺產保護再利用的模式中,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一大批創意產業,首先介入舊廠房空間改造[1]。藝術家們鐘情于具有區位優勢、可隨意改造內部空間的工業建筑,與此同時,工業建筑也為藝術家提供了廣闊的創意思路。從這種角度分析,創意產業與工業遺產的結合成為工業遺產改造中的必然趨勢。而外部空間形態是創意園區整體空間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行為,也影響著人們心理對空間的親近或排斥感。
目前我國對改造成創意產業園區的工業遺產外部空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園區外部空間布局的營造,如華南理工大學的蔣婭琴在整體保護思想的指導下,討論了置換為文創園的工業遺產外部公共空間改造方法與策略[2];重慶大學的沈忠瑛從人的行為活動出發,討論了當代工業遺產建筑外部空間的更新設計策略,并以重慶朝陽廠改造創意產業園區為例驗證了策略的可行性[3];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的許曉東提出工業遺產更新再利用過程中,外部空間營造應在圖底關系聯系理論與場所理論的指導下進行[4]。另一方面是廠區外部環境營造方面,重慶大學的王志飛以改造成創意產業的以重慶南坪N0.18loft小院為例,從室外景觀空間的角度探討了舊城片區工業遺產活化更新的策略[5];東北林業大學的張麗麗提出,通過逆向思維的方式,把局部對整體的需求作為設計初始條件進行考慮,改變“整體規范局部,局部服從整體”的格局,以景觀先行的方式,創造出能滿足創意人員的、有創意的空間場所[6];江西師范大學的賀海芳通過層次分析法、觀察法、問卷調查以及模糊綜合評價法等方法采集數據,對改造成公園及創意產業園的工業遺產外部空間環境使用效果進行評價[7]。就目前的研究現狀來看,針對改造成創意產業的工業遺產外部空間的研究,多是基于感性的角度討論,沒有量化考量。其原因主要是在外部空間形態方面缺乏定量的研究方法。近年來,隨著空間句法的廣泛應用,在城市空間方面的定量研究出現了一系列的新突破,現階段空間句法已經被廣泛應用在了建筑空間形態方面的研究中[8]。
外部空間形態是指在空間布局與空間環境方面具有的內在本質和外部特征[9]。空間布局是指空間的結構、組織形式及與周圍建筑的關系。空間環境包含綠化、鋪地、建筑小品、構筑設施等。目前改造成創意產業的工業遺產在外部空間形態方面存在的問題可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方面,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過多地重視單個空間形象的塑造,從而忽略了整個園區中各個外部空間在空間布局上的聯系組織;另一方面,舊工業區改造成創意產業園后,功能上不再局限于單一的工業生產,而是發展成了集休閑娛樂、餐飲購物、文創設計于一體的多功能復合型場所,這也使得工業遺產從原有的單一功能環境變成了綜合復雜的功能環境。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天津是我國重要的大型工業城市,工業遺產在城市中非常常見。天津市棉三創意園區為天津首個集創意設計、商務咨詢、藝術展示、文化休閑和人才培養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該項目概況由表1所示。考慮其位于城市中心地段、運營時間長且為開放式園區,所以本文選取天津市棉三創意園區為研究對象,探討面向創意產業的工業遺產的外部空間形態問題。
依照城市空間的分類方法,對建筑外部空間的基本形態進行分類,可以分為街道和廣場兩種基本模式[10],街道是連接不同節點的線性空間,廣場即不同輻射能力的吸引點,這里我們研究的是建筑外部空間中的廣場空間。改造后的棉三創意園區中主要包含兩條軸線,一條東西方向的主軸線和一條南北方向的次軸線(如圖1)。主軸線將園區分為了南、中、北三部分,北區為loft辦公區,中區形成了園區中最大的人流聚集區——核心廣場(A區域),南區在辦公基礎上綜合了商業功能;次軸線為南北向,沿次軸線方向形成了兩個較大的外部空間——運動廣場(B區域)和辦公庭院(C區域)。在整個園區中,除三個面積較大的廣場外,建筑周邊也形成了一些小的瑣碎的空間節點,因其面積過小所以本次外部空間形態研究中不將其形態重點考慮。C區域辦公庭院因處于整個園區辦公區域,主要對園區內部開放,所以本文的研究對象選為了棉三創意園區中的核心廣場A區域和運動廣場B區域。
(二)研究方法
本文對棉三創意園區外部空間的研究是從空間布局與空間環境兩方面入手。具體方法為:基于空間句法理論,運用空間句法軟件Depthmap對棉三創意園區外部空間進行運算。通過對其整合度、深度值、選擇度的計算,分析棉三創意園區在外部空間布局上存在的問題。然后通過實地調研對棉三創意園區從空間布局與空間環境兩個角度進行定性判斷。最后通過定量與定性兩結果的綜合對比,總結出棉三創意園區現狀在外部空間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而歸納出面向創意產業的工業遺產外部空間設計策略[11]。
二、基于空間句法的外部空間研究
在空間句法的算法中,把復雜的城市空間分割為小尺度簡單空間的三種基本方法是:凸空間法、軸線法和視域法。凸空間分析法主要研究空間結構對局部活動的影響[12],更為適用于此類面積較小,空間構成相對簡單的空間,所以在本次棉三創意園區外部空間定量分析研究中,選取了凸空間的分析方法。空間句法是利用變量值對空間進行評價的,因本文研究的是外部空間形態,所以選取了整合度、深度值以及選擇度三個變量來進行考量。
首先將棉三創意園區轉化為二維平面模型,然后對整個廠區平面圖進行整合,根據空間句法規則繪制廠區凸空間圖,最后用Depthmap空間句法分析軟件進行相關變量分析,繪制凸空間圖如圖2所示。
(一)整合度
整合度是空間句法分析中使用最多且最為重要的一個參量。全局整合度用來考量在全局系統中,某一個空間相對于其他空間的中心性;局部整合度用來考量一個單元空間與該單元三步之內的其他空間的聯系親疏程度[13]。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某一范圍內的外部空間,故選用局部整合度這一概念進行評價。當整合度的數值越大時,表示該節點在系統中的便捷程度越高,可達性越好,公共性越強,越容易積聚人流。整合度較高的凸空間區域顏色較暖,隨著整合度值的降低,顏色將由暖變冷。根據分析結果(圖3),局部整合度較高的凸空間區域主要分布于A區域(核心廣場)及其北側,說明A區域便捷程度高,可達性好,公共性強,容易積聚人流。而整個北區所有凸空間的局部整合度數值相差不大,這說明整個北區在人流量和便捷性上具有整體性和連續性,整體商業和社會交往氣氛較好。B區域(運動廣場)與A區域相比,其便捷度與可達性方面降低了很多。
(二)深度值
深度值表達的是從一個空間到達另一個空間的便捷程度,它表達的是節點在拓撲意義上的可達性,即節點在空間系統中的便捷程度。深度值越大,該區域呈現出的顏色越暖,表明該區域越難以到達。反之顏色越冷,越易于到達。根據深度值圖(圖4)分析可知核心廣場(A區域)在整個創意園區中,處于深度值較低(幾乎最低)的位置,說明核心廣場(A區域)極易到達。而運動廣場(B區域)在整個創意園區中,處于深度值較高的位置,說明運動廣場(B區域)在整個園區中處于難以到達的位置。
(三)選擇度
選擇度考察的是一個空間“出現在最短拓撲路徑上的次數”,其意義表示某空間吸引穿越交通的潛力值的大小。一個凸空間,選擇度越高,空間吸引穿越交通的潛力就越大。在Depthmap中,選擇度越高呈現出的顏色越暖,反之顏色越冷。根據圖5分析可知,核心廣場(A區域)在整個創意園區中,處于選擇度較高的位置,說明該區域吸引人流的潛力很大。而運動廣場(B區域)在整個創意園區中,處于選擇度偏低的位置,說明該區域吸引人流的能力很弱。
(四)小結
通過以上這些數據的對比得知,核心廣場(A區域)呈現出整合度高、選擇度高、深度值低的結果。整合度高說明該廣場從區位上位于整個園區的核心位置,選擇度高說明廣場可吸引的穿越交通流量很大,深度值低說明該區位易于達到,因此,核心廣場在整個園區外部空間的布局形態上占有很大的優勢。運動廣場(B區域)呈現出整合度較低、選擇度較低、深度值很高的的結果。反映出該廣場的布局選擇并非位于園區的核心位置,難以吸引穿越人流,且難以到達。反映出該廣場的位置選擇在空間的布局形態上存在很大問題。
三、基于現場調研的外部空間研究
(一)調研方法
為了對棉三創意園區外部空間形態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除對其進行量化的客觀分析外,對其外部空間的使用狀況進行實地調研也至關重要。棉三創意園區的使用情況受季節影響不大,但由于園區內創意產業店鋪對外開放時間上的限制,本次調研分別選取普通工作日(周一至周五)和周末休息日的晴天進行。調研時間在園區內店鋪開放時間段中選擇了三個時間段,分別是9 ∶ 15-9 ∶ 30,14 ∶ 30-14 ∶ 45和17 ∶ 30-17 ∶ 45。調研對象為園區主入口、園區核心廣場(A區域)和運動廣場(B區域)。通過統計廣場人流流經量、人流停留量和游客行為記錄的方式進行數據采集[14]。
(二)調研結果分析
通過對實地調研的數據整理,得到以下幾組數據。
表2的數據對比了棉三創意園區主入口、核心廣場(A區域)及運動廣場(B區域)不同時間段人流流經量。通過這組數據的對比可以清楚發現,在調研時刻中,核心廣場的人流流經量占主入口處人流流經量的90%左右,最高能達到100%,最低值為80.56%;而運動廣場的人流流經量遠小于主入口處人流量,大約占總入園人流流量的27%,最高值為33.33%,而最低值僅有23.53%。該結果表明,核心廣場(A區域)處于園區中很容易達到的區域,即核心廣場(A區域)在園區中處于空間布局有利的位置。而運動廣場(B區域)處于園區中較難達到的位置,即運動廣場(B區域)在園區中處于空間布局不利的位置。
表3的數據對比了核心廣場(A區域)在不同的時間段人流流經量和停留量。通過數據對比可以清楚地發現,核心廣場人流流經量很高,但是人流停留量遠低于人流流經量。調研時刻中,人流量的平均停留比例為15%,最低時為9.52%,而最高值僅能達到26.09%。結合現場調研以及人們行為記錄,初步判斷雖然核心廣場正對著園區主入口,位于整個創意園區的中心,但是由于廣場區域尺度不適宜,人的感受過于空曠,距離建筑較遠,易產生疲勞和無趣感;以及整個廣場幾乎沒有可以休息停留的空間,個別休息座椅有藝術性卻不舒適,并且座椅未配有遮陰植物等原因,使得這里的人流停留量很低。
表4的數據對比了運動廣場(B區域)在不同的時間段人流流經量和停留量。通過數據對比可以清楚地發現,運動廣場人流流經量與人流停留量差值較小。調研時刻中,人流量的平均停留比例高達34.5%,其中最高值能達到50%,最低值為25%。但運動廣場整體呈現出人流量和停留量數量較低的狀態。通過這組數據及人們行為記錄,初步判斷運動廣場因其所處位置難以發覺,導致流經此處人流較小。但因其有特定的功能,所以可以吸引到特定的人群在此處停留。
(三)小結
通過以上數據及行為記錄分析可知,核心廣場(A區域)人流流經量大,停留量小。說明該廣場在整個創意園區中,處于一個非常容易到達的位置,但因其尺度不適宜,人的感受過于空曠以及整個廣場幾乎沒有可以休息停留的空間,使得這里的人流停留量很低,所以該廣場在空間環境營造方面存在較大問題。而運動廣場(B廣場)呈現出人流流經量小,停留量小的特點。說明該廣場在空間布局及空間環境兩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問題。
四、總結與啟示
將以上空間句法與實地調研結果進行對比可以看出,總體上量化分析結果與實際使用情況是相吻合的,但局部出現分析結果與實際調研不一樣的情況。綜合前文的分析,可以發現棉三創意園區在改造后外部空間所面臨的一些問題。
核心廣場(A區域)整合度高、選擇度高、深度值低,說明該廣場從區位上來看它位于整個園區的核心位置,可達性高,可吸引的穿越交通流量很大,易于達到,但實地調研結果顯示該地區雖然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經過,卻不易聚集人流停留,與量化結果部分吻合。說明核心廣場(A區域)雖然在空間的布局形態上占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在空間環境設計上存在較大問題。該廣場區域目前在園區中只能起到連接其他空間的作用,未能真正達到廣場存在的目的這是其問題所在;運動廣場(B區域)整合度較低、選擇度較低、深度值很高,說明該廣場位置的選擇并非位于核心位置,可達性低,且難以吸引穿越人流。通過實地調研發現該廣場區域路過以及停留的人流都很小,與量化結果相吻合,這一結果說明該運動廣場不但在空間的布局形態上存在很大問題,而且在空間環境設計上也存在著較大問題。
外部空間形態對園區中人流的去向有很大的影響。從空間布局上來看,恰當的空間位置選擇和易于理解的空間形態組織可以將到訪的人群盡可能地引向活動場地;從空間環境方面來看,優質豐富的景觀和功能、多樣化的活動內容可以延長人群的駐足時間。由此,我們對改造成創意產業的工業遺產外部空間設計提出以下建議:
(一)空間布局
第一,營造高整合度、低深度值的外部空間節點。高整合度表示節點在整個系統中的可達性好,公共性強,易于積聚人流;低深度值表示節點在空間系統中的便捷程度高。在老舊工業廠房改造為創意園區的過程中,應關注到外部主要活動空間節點的位置選擇。若未能將外部主要活動空間節點設置于高整合度、低深度值的位置上,則應考慮將其周圍建筑進行適當拆除或增設標識牌等方式彌補該節點在空間布局上的遺憾。第二,提升空間的選擇度值。選擇度說明節點吸引人流的潛力的大小。通過設置標志或其他構筑物等方式都可以加強人們對空間的讀取與記憶程度,廣場周邊的建筑在高度、尺度、體量、材料、顏色、立面等方面應形成統一的連貫性,也有助于達成視覺上的連續感,增強廣場與周邊其他空間的互動,達到吸引人流的目的。
(二)空間環境
第一,增設配套設施,如休憩座椅、飲水處和康體設施。創意園區中應具有完善的配套設施,外部空間設計中融入更多的休閑娛樂、康體設施和自由的交流空間,可以緩解人們的緊張工作壓力,可以增添生活的樂趣,增進彼此的溝通與交流。第二, 豐富園區中的綠化設施,提高景觀綠化率。大部分由老舊工業廠房改造成的創意園區由于受到場地面積或場地條件的限制,園區內的綠化設施少且品種單一。在改造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各種盆栽植物的配置、垂直綠化等模式增加景觀綠化率;利用雕塑、水體、照明燈景觀設施豐富園區的創意主題。第三,布置適宜的展覽作品,舉辦文化活動。在改造后的創意園區外部空間節點中,適時的布置易于外部展出的展覽作品,可以吸引人們駐足觀看。同時通過舉辦不同的文化活動即可提高創意園區的宣傳力度,又能提升園區的文化品質,使創意園區區更好地與工業遺產的文化屬性相結合。
五、結語
本研究以天津棉三創意園區為例,通過空間句法和實地調研綜合研究的方法,分析該區域在外部空間形態上存在的問題,并以此提出了此類改造成創意園區的工業遺產外部空間設計的相關改造建議。通過改造使該區域外部空間更加優化,園區整體設計更加合理。同時通過本次研究能夠給棉三創意園區以及未來其他面向創意產業的工業遺產外部空間的改造和建設提供一些可參考的意見,營造更加合理、宜人的外部空間來激活該區域。
[參考文獻]
[1]? 芮光曄,李睿. 城市工業遺產改造使用后評價——以廣州紅專廠創意產業園區為例[J]. 南方建筑,2015(02):118-123.
[2]? 蔣婭琴. 工業遺產再利用中城市公共空間的營造——臺灣文化創意產業園的啟示[D]. 華南理工大學,2017:22-110.
[3]? 沈忠瑛. 當代工業遺產建筑外部空間更新設計研究[D]. 重慶大學,2014:43-79.
[4]? 許曉東,任軒. 舊工業廠區再利用及其外部空間營造初探[J]. 山西建筑,2007,33(11):41-42.
[5]? 王志飛,吳帆. 舊城片區中工業遺產的活化更新策略研究——以重慶南坪N18LOFT小院為例[J]. 建筑與文化,2017(07):239-240.
[6]? 張麗麗. 工業遺產類創意產業園景觀設計研究[D]. 東北林業大學,2013:52-83.
[7]? 賀海芳,鄭侃,黃惠貞,李想. 城市工業遺產再利用后滿意度綜合評價研究——以南昌文化創意園為例[J]. 城市發展研究,2017(02):129-134.
[8]? 程明洋,陶偉,賀天慈. 空間句法理論與建筑空間的研究[J]. 地域研究與開發,2015(3):45-52.
[9]? 馬彥卿. 大型商業建筑公共空間可識別性設計研究[J]. 科技信息,2008(20):115,117.
[10]? 王天寬. 基于空間句法的博物館外部空間可選擇性分析[J]. 建筑與文化,2016(1):124-125.
[11]? 劉歆,邵燕妮,王昳昀. 基于POE面向創意產業的工業遺產改造優化策略研究[J]. 現代城市研究,2017(05):58-66.
[12]? 陳丹丹. 基于空間句法的古村落空間形態研究——以祁門縣渚口村為例[J]. 城市發展研究,2017(8):29-34.
[13]? 陳仲光,徐建剛,蔣海兵. 基于空間句法的歷史街區多尺度空間分析研究——以福州三坊七巷歷史街區為例[J]. 城市規劃,2009(08):92-96.
[14]? 林博,趙璋. 城市空間形態與人流活動的量化分析研究[J]. 重慶建筑,2018(12):5-9.
Research on External Space Form of Industrial Heritage for
Creative Industry
LIU Xin, GAO Jie, WANG xu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Design,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401,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Industrial heritage in China which have been transformed into creative parks. The design of exterior space is crucial to the overall space environment for the creative parks.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s tend to be qualitative rather than quantitative, based on the spatial syntax and field research, this paper takes Tianjin Miansan Creative Park as an example to make a quantitative and ration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n the external space in Industrial heritage after transformation,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the external space.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improves the scientificity of the study of external space form, and provides reference opinion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external space in the old industrial factory district.
Key words: creative industry; industrial heritage; outer space; morphological study; space synt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