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驛桐+呂靜+潘嘉琪
【摘要】松花江流域在吉林省內的區域涉及廷邊、白山、吉林、長春和松原等五個城市,本文根據流域對沿江聚落的發展、控制和影響程度,選取松原、吉林以及白山為研究對象,在對近年來以來三個城市的空間演變特征剖析的基礎上,從微觀層面運用空間句法對關鍵發展階段的土地利用規劃、對外交通聯系地圖進行相關空間軸線的提取,總結出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區域的聚落空間演變的規律,結合國內外流域人居環境空間發展模式借鑒,最終提出基于區域協調發展和生態環境友好的兩種空間發展模式。
【關鍵詞】松花江;流域;空間演變;空間句法;發展模式
一、流域人居環境空間發展的反思
松花江一直是吉林省內城市發展的生態軸,其生態環境的改善對于流域內人居環境建設起到重要作用。吉林省城鎮體系規劃(2006-2020)中明確提出未來吉林省生態環境保護要以松花江為重點,注重指引松花江流域的空間可持續發展發展。
目前松花江流域內的代表性城市松原和吉林的城市性質都是以石油、化工產業為主導的資源型城市,不僅主導產業較為單一,而且逐步瀕臨資源枯竭的局面,同時白山目前正處于國家賦予的資源型城市轉型試點,產業的轉型對三個典型的城市空間發展方向和規模的影響較大。近三十年的發展過程中,三個城市都存在一定程度忽視產業經濟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問題。當前吉林省在對生態環境保護與發展方面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尚未健全,尤其在省域范圍內缺乏對松花江流域相關城市空間發展的整體定位,松原、吉林、白山等節點城市雖然在吉林省城鎮體系規劃整體指導下進行發展,但卻存在一定的方向偏離和自我發展傾向。
二、國內外流域人居環境空間發展模式借鑒
1洛杉磯產業轉型的城市空間發展模式
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市瀕臨太平洋東側的,處于圣佩德羅灣和圣莫尼卡灣沿岸的黃金地
段,上世紀20年代開始就已成為全美主要的石油生產基地,但是70年代的“石油危機”導
致整體美國的制造業業發展面臨全面調整,導致洛杉磯城市性質和定位被迫轉型,洛杉磯市在此背景下充分利用其自身優勢產業,將城市發展重點調整至高科技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其產業的發展經歷了三次重要的轉型。
2臺州市—基于生態基礎設施的城市空間發展模式
浙江省臺州市的農業為傳統主要產業,海洋資源豐富,沿海、海島為漁業農業區。改革開放以來,臺州經濟發展迅速,是中小企業集群發展的典型。但是由于單一經濟發展所推動,其城市擴張較為混亂,為使城市發展模式發生轉變,臺州市提出基于生態基礎設施的城市空間發展戰略。
3兩種發展模式借鑒的思考
洛杉磯轉型模式的經驗對于松原市和吉林市來說,其借鑒意義在于城市的主導產業應由單一主導向多元化產業發展,特殊強調第三產業的發展;針對當前流域內所涉及的不同類型的城市所存在土地資源空間分布不合理、混亂的現象問題,應加強土地資源空間的集約化利用;同時加強對松花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加強保護;特殊需要關注交通基礎設施完善程度,加強各個城市之間的對外聯系。
臺州市轉型模式的經驗對于城市空間的生態建設中,其借鑒意義在充分利用松花江流域的生態服務功能,將其引入城市生態體系中,使人與自然系統和諧共生;一方面在保護生物的多樣性的前提下,打造沿江兩岸獨具特色的地域性景觀;另一方面加強防洪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整個流域的生態安全格局。
三、流域人居環境未來空間發展的趨勢判斷
本研究在剖析吉林省松花江流域人居環境空間演變的規律特征及基礎上,遵循《吉林省城鎮體系規劃(2011 2020年)》”和《松原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年)》、《吉林市城市總體規劃(2009~2020年)》、《白山市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年)》等上位規劃的指引,從宏觀、中觀和微觀層面分別對未來空間發展趨勢做出判斷,主要重點研究宏觀層面的沿江帶狀發展、中觀層面的跳躍式拓展和微觀層面的外延擴展三個方面。
1宏觀層面的線形帶狀發展
《吉林省城鎮體系規劃》中注重松花江流域吉林段的發展建設,宏觀上確定未來空間的發展以長吉都市區位為核心,同時帶動周邊中小城鎮一起發展,整體空間布局依然沿江線形帶狀分布。
縱觀多年來吉林省松花江流域,人居環境的空間演變規律一直都是沿江帶狀發展,“十三五”期間沿江城市空間發展方向依然沿江帶狀向縱深發展。松原、吉林作為松花江沿岸的中心城市,沿江景觀也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始終處于牽引作用,吉林市的“清水綠帶”建設,以及松原市的濱江新區的建設,都說明城市的未來發展過程中松花江的優勢還需繼續強化,打造沿江發展的城市景觀與空間特色成為沿江城市的建設核心。
2中觀層面的跳躍式拓展
多年來,松花江沿河兩岸城市的建設由于受到城鎮化的加劇、資源環境的制約、人口規模的增加、產業的擴張的因素的影響,以及各類上位規劃的指引,幾乎所有的城市外部空間均呈現出跳躍式的拓展模式。這一點在吉林、松原、白山為代表的典型城鎮空間布局結構中充分體現出這一發展趨勢。
四、基于空間句法對松原市與吉林市中心城區的空間發展趨勢研究
本研究采用空間句法對松原市與吉林市的城市空間進行尺度劃分和空間分割,將空間之間的相互聯系抽象為連接圖,用于分析兩個城市的空間結構的復雜關系。
1松原市中心城區空間發展趨勢
(一)江北和江南地區分別向北、向西南拓展的空間發展趨勢
在采用空間句法對松原市中心城區空間發展做具體研究中發現,從全局空間整合度分析來看(見圖1),整合度值較高的區域包括江北的文化路,松花江大橋以及江南的沿江西路、松原大路和郭爾羅斯大街,從整體全局定位來看即未來城市發展空間依然他們依舊是主要街道。從局部空間整合度能夠看出,未來松原市中心城區的局部中心區均集中在江南地區,雖然城市空間將繼續沿江向北拓展,但其中心地位已經開始明顯下降,城市中心區將在江南地區沿江向西側展。
(二)沿中心城區周邊快速發展的空間發展趨勢
在采用空間句法對沿中心城區周邊快速發展的空間做具體研究中發現,從整個空間發展態勢分析上能夠看出(見圖2),無論是全局整合度還是局部整合度上,其整合度值較高的區域都集中在江南地區,至2020年江北的中心地位將會下降,而江南地區的中心地位則進一步提升,并有向西發展的趨勢。
2吉林市中心城區空間發展趨勢
(一)北部空間快速拓展的發展趨勢
為落實長吉圖發展戰略,吉林市2008年提出構建吉林市北部工業新區,目前北部空間有繼續拓展的趨勢,《吉林市城市總體規劃》‘中也明確提出2020年吉林市北部會將作為工業吉林經濟發展的主要地區。在采用空間句法對吉林市中心城區空間分析中中發現(見圖3),從全局整合度分析來看,吉林大街和哈達灣街依然是整合度值較高的,并有向北和向西發展的趨勢。從局部空間整合度分析來看,局部中心區的昌邑區、豐滿區、龍潭區、船營區等區域的局部整合度較高,但未來龍潭區以北也會形成新的中心區,其主要分布于吉林市段松花江的下游,與其他中心區相互聯系,整體依然沿江呈帶狀分布。
(二)北部和西部空間同時快速拓展的發展趨勢
在采用空間句法對吉林市城市空間發展的具體研究中發現,在遵循吉林市總體規劃空間發展定位的基礎上,從全局整合度分析上來看(見圖4),沿哈達灣街及吉林大街向西拓展,與整合度值較高的和平路以及越山路、桃源路總體上形成“回”字形空間整合度中心。從局部空間整合度分析上來看,西部船營區中心性不斷完善增強;豐滿區以西將會跨江繼續拓展形成新的局部中心區;龍潭區以北依然會進行跳躍式發展,繼續拓展從而形成新的中心區。
五、流域人居環境未來空間發展模式構想
在對以吉林市和松原市為代表的吉林省松花江流域人居環境未來發展空間做定量判斷的同時,結合流域人居環境建設與城市空間拓展過程中產生的矛盾分析,未來空間發展模式構想側重于區域協調發展和生態環境兩個方面。
1基于區域協調發展的城市空間發展模式
松原、吉林、白山作為松花江流域城市貫穿了吉林省西部、中部和東部地區,促進以長吉一體化為核心的中部地區快速發展,其核心是為促進中部長吉一體化的發展,實施“強化中部、構筑支點、區域聯動”的城鎮空間發展戰略,強調吉林省生態區建設。
在宏觀上吉林市應該與長春市共同協調發展,強化中心區域。松原和白山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撐點,繼續引導生產要素向中心城市聚集,強調產業經濟的協調發展。
2基于生態環境的城市空間發展模式
在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各城市未來空間的發展建設中,首先尊重自然,尊重生態,基于“生態優先”的原則來發展產業,使城市空間與自然環境結合,因地利勢,達到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和有機統一。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松花江貫穿全省,是連接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的生態景觀紐帶。在整個流域城市空間發展的過程中,基于生態環境友好理念作為未來空間發展的積極倡導模式,一方面強調提高集約經濟效益,減少環境污染為目標,盡可能實現高效益、低污染的良好態勢,另一方面是強調保護松花江流域的生態功能,重點加強“三湖”(白山湖、紅石湖、松花湖)水資源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