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彩霞
摘 要:在現階段,統一教材的應用雖然可以為教師教學的開展提供一個大致的方向,但是在地方教學當中,教材中的內容也并不是全部適用的,校本資源的開發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初中教師在數學教學當中,也應對此方面加以關注,大力的開發校本資源,使得教學的針對性和適應性得到增強,使得教學效率得到提高。基于此,本文將以此為話題,對校本資源的開發對策進行研究,希望對相關工作的展開發揮價值。
關鍵詞:校本資源;初中數學;教學效率;提高
前言: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需要豐富的教學資源作為支撐,而教學過程也是資源不斷生成的過程,是資源整合的一個過程。如何在教學的開展當中更好的實現資源的開發,是教師在教學實踐當中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因此,在現代化的教學當中,初中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開展當中,也應開發好校本資源,借助這樣的方式對數學教學的開展起到一個補充和完善的作用,提高教學效率。
一、校本資源的內涵
從簡單的層面上說,所謂的校本資源,就是對社會資源進行整合的一個過程[1]。而站在具體的層面上看,就是指學生、教師、學校在教學當中生成的資源,是巨大的教育資源庫。在校本資源的開發當中,往往蘊含著多種形式,如教師課件的制作、作業的設計、教案的編寫、教學中的反思等,都是校本資源當中的組成部分。
二、校本資源深挖的重要性
在傳統模式下的數學教學當中,課堂教學往往是主要形式,應試教育的影子比較重,導致學生在學習當中長期的處在被動接受的位置,很難真正的展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而校本資源的開發就可以使得這一現狀得到一定的改善,為教學的實際開展提供更多的資源支持。
三、借助校本資源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路徑研究
(一)創設生活情境,豐富教學內容
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當中,數學知識無疑是抽象、邏輯性比較強的,不符合小學生現階段的思維特點和認知規律,容易使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問題。因此,在教學實踐當中,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就可以構建起校本資源的平臺,巧妙的聯系實際生活,引入一些資源等,使得教學內容得到豐富,使得學生的學習體驗得到增強,達到理想效果。
例如,在講解“中心對稱”這一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就應進行校本資源的開發,使得教學得到開展。在課堂導入這一環節,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展現一組軸對稱的圖形,讓學生進行觀察,讓學生說一說這些圖形存在著怎樣的共同特征?當學生闡述完畢之后,教師就可以再為學生出示一組中心對稱的圖形,并引導學生:“這些圖形還能關乎某一直線成為軸對稱嗎?”“圖形是否能重合?怎樣才能重合呢?”引入——中心對稱的概念,并啟發學生在生活中找尋性質相同的物體等,增強學生在課堂中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借助校本資源,提高教學質量
初中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想實現校本資源的開發和挖掘,與網絡技術的融入是不能分割的,只有對網絡技術加以充分的運用,才能實現資源的拓展,突破以往教學的局限性等,提高教學效率。因此,在校本資源的開發當中,教師也應加強認知,巧妙的借助好網絡資源等,使得最終的開發效果達到預期[2]。
例如,在講解《二次函數及其圖像》這一知識點的過程中,由于這部分的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學生在實際掌握中存在著一定的困難,教師就可以借助校本資源的開發,突破這一困難,使得教學質量得到保障。如,在課前,教師就可以針對本節課的知識難點,將一次函數的畫法作為基礎,借助微課的方式將用描點法畫二次函數圖像的過程展現出來,并在微課制作完畢之后上傳在班級學習群當中,讓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進行運用,實現資源的開發等,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的幫助。
(三)創建共享平臺,完善信息資源
通過校本資源平臺的構建,能為師生間的合作、交流提供更好的平臺[3]。在現階段,雖然新教材能與實際生活相貼合,但假如教師在教學中缺乏有效手段進行輔助的話,也很難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激發作用。所以,在這其中,教師應完善好信息資源,為教學的開展提供助力。
例如,可以在微信、微博、qq等媒介當中創設共享平臺,實現一些學習資源、問題困惑的共享、解答等,真正的突破時間、地點的限制,使得學生的學習體驗得到增強,將校本資源的開發價值展現出來。另外,針對于校本資源,也可以逐漸的生成資源庫,便于教師在教學當中的應用,使得校本資源的儲備比較豐富,將校本資源的價值最大化的開發出來。
(四)開展課外活動,感知身邊數學
在校本資源的開發當中,教師也可以開展相應的課外活動,使得學生對知識更好的進行感知。
例如,在講解“概率初步”這一單元當中,主要就是借助列舉法、頻率,來對概率進行估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實際生活當中自己找尋問題,借助知識、解決問題,使得學生感知到學習的價值,促使資源生成,實現資源開發。再例如,在講解“一元二次方程”這一內容的過程中,教師也應對校本資源進行開發。如,教師可以提前演示完整的解題步驟,并采用一些攝影設備進行錄像,以此促使微課的生成,便于在課堂中播放出來,使得校本資源得到生成,為教學的開展助力。
結論: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導向下,為了使得新課程得到更好的實施,教師在數學教學的實踐開展當中,也應立足于當前實際的教學情況,致力于校本資源的開發和應用等,使得學生的學習資源得到拓展,使得學生更好的自主探究、感知實踐等,使其獲取到更好的發展。但在這其中,教師也應運用適當的方式方法,實現有效挖掘,將校本資源的價值展現出來。
參考文獻:
[1]成益林.初中數學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9(15):52.
[2]張富鵬.初中數學作業分層批閱設計研究[J].亞太教育,2019(04):45-46.
[3]李愛英.初中數學改革中強化核心素養的策略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