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昌 張天旗

摘要:高職院校為社會提供重要高素質技術人員的生力之源,旨在為社會輸送大批中高級技能型人才,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為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與幸福指數占據重要權重。與此同時,身為學徒的他們本身也是一個由青少年構成的學生群體,因而現代學徒制所培養的學徒的幸福與否,影響到其未來職業人生觀發展的塑造,所以提升其學徒職業發展的幸福感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現代學徒制培養的學徒職業發展幸福感進行調查與研究,分析了影響學徒職業發展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并就此提出了非常具有現實可行意義的建議與方法。
關鍵詞:學徒制:職業發展:幸福感
一、影響學徒職業發展幸福感的因素
通過大量查閱知網文獻以及網上現有的調查網數據,同時通過近100名校企聯合培養學徒的問卷調查得出,影響學徒職業發展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71.2%的學徒認為高職院校所培養的人才政策過于偏實踐缺少學術研究,以及培養過程中目標導向不明確導致其就業時遇到的大部分困難無法及時得到解決:還有21. 1%的學徒認為高校所培養的實踐工作技能與實際工作運用有一段差距:7.7%的學徒則認為是目標的薪資待遇與實際不相符合所帶來的心理落差從而影響相關幸福感。
二、當前高職院校學徒制培養現狀
采用問卷調查法及文獻研究法:通過對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16級78名畢業學徒的問卷調查,及近幾年學徒培養調查情況的相關文獻。在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調查所得的有效問卷3567份來看,就此進行擬合分析,從而得出的具有代表性意義的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
三、提升學徒制培養的學徒職業發展幸福感的建議與方法
(一)校企融合,建立規模化、產業化的人才培養方案
對于在學徒制所培養的學徒處于校園階段時,學校與企業應建立相關產業對接與合作的關系,為學徒制培養與實踐提供實際操作運用的場地與職位,使在校園的學徒盡早進入相關專業對口企業進行實習,以增強其實踐運用能力,盡快建立起自我職業技能系統性的掌握體系,使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方案更加具備實際運用性,也使得學徒制更加具備產業規范性。
(二)改革人才培養制度,加重其性格培養塑造的權重
在高職院校的學徒仍然處于在校的時間,是其人生觀與價值觀的重要形成時刻,因而就當前人才培養制度之下加重對其性格的培養塑造,以及相關道德觀等良好品質的塑造的權重就顯得尤為重要,將其打造成吃苦耐勞、具有高度專業素養的中高級職業性技術人才,是帶領其走出校園與工作環境所不同帶來的心理落差的關鍵所在,同時有利于其塑造積極樂觀的職業規劃態度,從而整體提升其專業素質。
(三)提高對其專業素養的培養要求
在信息化飛速發展時代,光是學生時代所培養的一點知識技能已經很難滿足飛速發展的社會要求,在社會發展的進程當中,能力又是決定其薪資高低的關鍵所在。因而提高學徒制所培養下的學徒的專業素養的要求就顯得尤為重要,基于校企融合這樣的先進制度之下,我們所培養的學徒專業素養越高,所能發揮的價值也越高,從而從提高其能力的這樣一個根本角度去提高其薪資與待遇是非常具備實際可操作性的。這就不僅僅要求高職院校提高其師資教育儲備能力,對其規模化產業化的管理要求也進行了非常大的挑戰。要擺脫學生進入高職院校的固有單一印象是為了畢業有一個專業證書,提高對其專業素養的培養要求這一點刻不容緩,在實際運用當中,當然仍舊需要學生以及我們的高校教師管理人員作出努力,一齊朝著對自己所掌握的專業技能要求愈來愈高的這樣非常具有積極意義的目標前進。
四、總結
提升學徒制培養的學徒職業發展幸福感顯然是在當下社會主義發展態勢越來越好的前提下所提出來的最根本的保障學徒的生活指數的要求,可以樂觀地看到,不少高職院校已經展開類似于校企融合這樣先進的模式管理,但在長遠看來,這仍舊需要高職院校與學生以及社會各方面的配合,攜手共進去為學生創造幸福感倍升的職業發展未來。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s)國發[2019]4號[A] .2019.
[2]教育部.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s)教職成『2015]6號[A].2019.
[3]徐國慶.我國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構建中的關鍵問題[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 (1):30-38.
[4]劉曉明,朱向楠.高職院校轉型發展背景下現代學徒制推行的困境與路徑[J].現代教育管理,2016( 8).
[5]盧冠明.推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動力因素分析[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4).
作者簡介:
李洪昌,張天旗,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環境信息學院,江蘇南京。
①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教育廳2017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專題研究項目的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7SJBFDY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