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蘭
摘要:兒童的天性就是玩,而學前教育的關鍵就在于教師如何指導著孩子們玩?玩些什么?如何在玩中學,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寓教于樂。能夠讓幼兒帶著積極、愉悅心情參與到玩的過程的,就是游戲。文學家魯迅先生曾說過,“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彼杂變航處熤笇в變嚎茖W、合理、安全的游戲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對于游戲化的學前教育,筆者實踐過也觀察過,因此,現記以此文分享若干心得和想法,希望可以拋磚引玉。
關鍵詞:學前教育;游戲化教學;重要性;教學策略
一直以來,打造趣味、生動、有效的幼教課堂,就是我們所有幼教工作者的共同心愿。因為我們都懂得學前教育如果失去了趣味和活力,猶如樹失去了根,而井失去了源,幼教工作即便是投入再多,也終將是事倍功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們希望可以借助游戲化教學的東風,讓學前教育的課堂燃起快樂之火,繼而調動幼兒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課堂參與熱情,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寓教于樂,高效教學。以下就是筆者的以下粗淺看法,若有不足,還望同仁指正和完善。
在學前教育中實施游戲化教學的重要性
著名的作家雨果先生曾經說過,“人類的智慧掌握著三把鑰匙,一把開啟數字,一把開啟音符,一把開啟字母,知識、幻想就在其中。”所以說每一位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孩子,他們的身上都會攜帶這三把鑰匙,而幼兒教師實施游戲化教學的關鍵就在于,如何對孩子們實施科學、正確的指導,來激發兒童思考和探究興趣,讓幼兒憑借這三把鑰匙來開啟通向知識世界的大門。所以,實施游戲化的學前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實施幼兒園游戲化教學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記得一位教育專家曾說過:“當學生已經意識到你在教育他的時候,其實就已經表示你的教學方法失敗了?!彼?,有的教師就建議我們盡量在課堂的一開始就告訴學生,“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XX課的內容”或者是“本課我們教學的重點是XX”,如此,就相當于從課堂教學伊始,就給學生設計了一個需要跨越的圍欄,試想當他們在感受到被“圍困”的情況下,又如何激發學習興趣呢?而游戲化教學則并非如此,游戲化教學可以讓課堂的導入更加合理和科學,如“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做個游戲好嗎?”或者是“老師現在要做個游戲,哪位小朋友想要參加呢?”如此設計教學導入,想要讓兒童偏安一隅都很難。
其次,實施幼兒園游戲化教學也有助于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前進,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庇螒蚧挠變簣@課程配置,其教學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而通過設計個別教學游戲,如角色扮演類游戲、體育競技類游戲和拼圖類游戲等,不僅可以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讓幼兒懂得基本的待人接物,人際交流之道,更可以激發幼兒無限的想象和聯想力,活躍課堂氛圍,使得幼兒沉浸在無限的想象空間中,開發幼兒智力,為幼兒深入學習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夯實基礎。
游戲教學與幼兒學前教育的緊密結合方法
明確游戲化課程目標,確定教學方向
游戲化的幼兒園課程教學,其實是一種教學理念,也同樣是一種教學方法,并且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它不但可以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出游戲的教學優勢,更可以促使幼兒教學的內容,如繪本故事教學、看圖識字教學以及英語單詞教學等有效的與游戲結合在一起,更可以促使教學目標的實現,進而達到優化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幼兒教師教學質量的效果。比如,教師在指導幼兒學習童謠、兒歌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音樂的節奏和有趣的游戲結合在一起,如伴著《兔子舞》的歌曲,我們和學生一起做“老鷹抓小雞”的游戲,但是,游戲的規則是誰都不允許跑,而只允許跳,被抓到的小朋友就宣布游戲失敗。如此,我們設計這樣的一則游戲,其目標就定位在創新幼兒教學方法,改變以往單一、枯燥的游戲方式,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不但可以享受到游戲互動的樂趣,更可以實現跑、跳、走等身體活動機能的提升,使得幼兒的身體抵抗力更強,身心達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結合游戲教學打造趣味性教學情境
如何才能結合幼兒教育的課程內容,創設出趣味性、游戲化的教學情景呢?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嘗試結合幼兒已經學到的內容或者聽過的故事來創設游戲化的教學情景,比如《三只小豬蓋房子》的故事幼兒基本都已經聽過了,大致講的就是三只小豬靠自己蓋房子來抵抗大灰狼,但是,無奈豬小弟的兩個哥哥因為過于自大,高估了自己的房子而最終被大灰狼給吃掉了。教師可以以此為游戲設計的故事背景,如此啟發他們:小朋友們,今天三只小豬想要請我們來幫他們蓋房子,這里有一些積木。豬兄弟們說了,他們想要請三個朋友來幫助蓋房子,看是不是可以蓋出最漂亮、最結實的房子!如此,我們不但延續了以往《三只小豬蓋房子》的故事情節,更大大激發了幼兒的合作參與興趣,智力測驗性和動手操作性強的積木類游戲,讓幼兒玩的不亦樂乎,幼兒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更通過合作拼接積木,懂得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這就是我們組織和實施幼兒趣味游戲教學的意義所在。
利用游戲化教學,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習慣
在民間有一句俗語,叫做“三歲看到老”,意思就是說從一個人幼兒時期養成的一些行為習慣或者性格品質,就可以大致看出其今后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態勢,比如,有的人性子直、脾氣暴、粗心大意,那么,這樣的就極不善與人溝通,所以,他們的發展空間就相對較窄一些,很難去做一些管理、領導的工作,而有的則是不溫不火,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這樣的人則是不鳴則已,而一鳴驚人。脾氣性格如此,行為習慣也是如此。小時候不注意養成的一些壞習慣,將來也會直接影響到幼兒的發展。因此,我們可以在組織幼兒做游戲的過程中,對其實施正確的行為習慣教育或者是思想教育,讓幼兒知曉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形成對是非、善惡、正反的初步判斷標準。
綜上,教學的方法千千萬,但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容易尋到。往期的幼兒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幼兒教學課程與游戲的結合是切實可行的。基于此,筆者首先分析了當前幼兒教學中融合游戲實施趣味性教學氛圍構建的重要性,其次,結合自己的教學實施心得,簡單分析了幾點較為成熟的教育實施對策,以期實現教師教學能力和素質的提升,職業化團隊的建設,以及幼兒園寓教于樂情景的構建,促進素質教育得到落實,也讓新時代的幼兒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參考文獻:
[1]山東省高密市柏城鎮育才幼兒園 薛艷華. 幼兒園如何有效開展游戲化音樂教學活動[N]. 發展導報,2019-07-09(018).
[2]李駿雅.樹立革新理念,優化課程游戲——探究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學策略[J].才智,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