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明
摘要: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加快,在當前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品質,因此,教師也積極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促進課堂教學品質的提升,促進高效體育課堂的生成。基于此,筆者從自身體育課堂的實踐講解經驗出發,提出優化備課、開展合作,注重理論,以及介入游戲等形式,淺談如何實現高效體育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初中體育;高效;備課;合作
高效體育課堂強調的是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在高效的初中體育課堂中,學生不僅能夠掌握基礎的動作技巧,提高對體育理論知識的認知,同時能夠發展自身的體育素養,形成體育精神。那么在開展當前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如何針對體育學科的特點,進行教學策略的優化,才能夠形成高效的體育課堂呢?
一、優化備課,做好準備
備課是課堂教學的起始環節,備課環節的優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最終的課堂教學效果,因此,為了實現高效體育課堂的構建,教師有必要優化備課環節,從而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具體而言,體育課堂中的備課環節主要包含備學生、備內容、備教學環境、備教學目標等,教師只有做好了備課的工作,才能夠讓體育課堂中的教學活動開展的更有依據,更有方向。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羽毛球運動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有效的備課,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在實際開展教學前,首先,教師先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生的羽毛球運動掌握情況等進行分析,從而為備課活動的開展增添針對性;其次,教師進行羽毛球運動教學內容的分析,指出正手發高遠球、反手發球、后場正手高遠球等教學內容,為備課環節填充內容基礎;再次,教師對學校的硬件教學環境進行分析,思考預設教學活動是否具有可行性;緊接著,教師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目標中的內容指向課堂中學生將會發生某種變化,教師基于學生已有的運動素養,結合羽毛球運動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能夠為教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做好導向,從而設計出更符合教學目標、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最后,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做好課堂教學的指南。
顯而易見,在開展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前,教師基于學生的情況、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環境等進行有效的備課,能夠做好課前的指導工作,從而讓體育課程的開展更有依據,為高效課堂的開展奠定基礎。
二、開展合作,突出本位
伴隨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在當前企業中對人才提出了團隊合作的能力要求,這使得教師開始積極將合作學習活動引入課堂之中,用于滿足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但是,從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出,存在部分課堂中應用合作學習活動卻沒有得到預期教學效果的現象,究其根本是教師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體育素養,對學生進行組員的合理安排造成的。因此,為了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更好地突出應用合作學習活動的價值,教師應當基于學生的實況,優化對組員的安排。
例如,在開展足球運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不同,進行合作學習活動的優化,從而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在課堂中,教師先對學生講述基本的足球運動中的動作技巧,并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觀察,從而了解學生的足球運動情況。之后,教師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層級的劃分。緊接著,教師按照學生的能力不同,對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小組成員的安排,使得每個小組當中學生之間的足球運動能力呈現差異化的分層。隨后,教師組織學生以分好的小組形式開展足球運動的學習,并讓小組中足球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對組內的其他學生進行指導和輔助,促進學生在相互輔助中完成對足球運動的練習,提高練習的效果。
不難看出,在對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發揮合作學習活動的優勢,讓學生在差異化水平的小組成員中,更好地開展學習活動,突出自身在課堂中的本位性。
三、注重理論,奠定基礎
在傳統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將教學的目光放在動作教學上,很少針對體育運動的發展起源,以及體育運動對人身體的積極作用開展教學,造成學生只是盲目地進行體育訓練,而不清楚進行練習的目的。而伴隨新課改的推進,教育部針對體育課程的特點,對學生做出了體育核心素養的要求,在其中明確指出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體育理論的教學,發展學生的體育綜合素養。因此,在高效課堂的教育理念下開展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教師也應當注重對學生體育理論的教學,奠定學生進行體育運動學習的基礎。
例如,在開展籃球運動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室內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對籃球運動的學習效果。在課堂中,教師先借助一段世界籃球競賽,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將課下的休息狀態轉移成上課的狀態。隨后,教師應用多媒體當中的圖片展示功能,向學生展示有關籃球運動理論知識的框架,使學生可以從整體上認知本節課的知識,從而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緊接著,教師利用圖文結合的形式,向學生簡介籃球運動的起源、發展,以及籃球運動的學習對人身體發育的積極意義等,從而從功能觀的角度認識籃球運動,讓學生更主動地投入到籃球運動的學習當中。最后,教師再使用word文檔的形式,對本節課所學習的理論知識進行總結,讓學生在歸納中進一步提高對籃球運動的學習效果。
從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促進體育理論的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奠定進行動作學習的基礎,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重視,從而實現高效體育運動課程的構建。
四、介入游戲,激發興趣
游戲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動力,在實際進行體育運動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當課堂教學的形式與游戲相關時,學生會主動耗費自身的精力,參與到體育運動的練習中,從而提高練習的效果。因此,在進行體育運動的教學中,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也應當積極引入體育游戲,激發學生參與練習的興趣。但在進行游戲的設計中,教師也應當注重游戲與體育運動之間的切合性,從而讓學生在感受到體育課堂中樂趣的同時,能夠進行有效的運動。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下肢力量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游戲的介入,促進學生激發進行體育運動的興趣。在課堂中,教師先讓學生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圈,面向圓心站立。在圓心中教師放置一個小旗子,當教師吹響口哨后,學生單腿跳躍,向圓心移動,對于最先跳躍到圓心,且拿到旗子的學生獲得游戲活動的勝利。隨后,教師讓學生再重新回到出發點,換腿進行跳躍,重復游戲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下肢能夠得到有效的鍛煉,同時可以感受到體育課堂中的樂趣和魅力,從而更主動地參與到下肢的訓練中,提高練習的效果。
可見,在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體育游戲設計,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同時,完成體育訓練,從而逐步提高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教師進行有效的備課、開展合作活動,注重體育理論的講解,以及引入游戲活動,都能夠促進高效體育課堂的構建,但是,這些卻不是在一節課的教學中就可以實現的,而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因此,在之后開展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繼續弱化自身在課堂中的存在,強化學生的課堂參與性,讓學生體驗體育運動的認知過程,從而逐步形成完整地開展體育運動教學的體系,提高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姜華.初中體育教學多樣化發展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34):154-155.
[2]顧小蘭.提升初中生參與體育課教學主動性的策略[J].華夏教師,2017(16):78-79.
[3]吳炳華.以游戲教學構建高效初中體育教學課堂[J].青少年體育,2017(1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