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綺
【關鍵詞】 ?信息化資源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翻轉課堂 詞匯學習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3-039-02
一、英語詞匯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詞匯是構筑語言的基本單位,是傳遞信息的主要載體。沒有詞匯,人們將無法進行信息輸入或輸出,難以進行有效的交流。詞匯量決定了人在語言交際中的領悟力和表達力。在英語學習中,學生具備一定的詞匯量是發展英語運用能力的前提條件。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成果直接影響了他們的英語學習效果。因此,讓學生有效地學習詞匯并培養良好的詞匯自主學習能力是英語教學中的首要任務。
然而,在教學過程中面對大量的詞匯,教師們普遍采用帶讀和讓學生反復抄寫、背誦、默寫和做題等機械化手段來完成詞匯教學。死記硬背是學生學習詞匯的主要方法。這種既被動又枯燥的學習方法不但讓學生學得吃力,還會因缺乏多元化的練習而影響學生詞匯運用能力的培養。不少注意力易分散、意志力薄弱或自覺性較差的學生會因此沒能在課上有效地掌握目標詞。如果這些學生在課后不能及時補習,那么這些詞匯將成為他們在英語學習上的障礙,會影響他們英語水平的提升,甚至會導致他們產生厭學英語的情緒。可見,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詞匯學習效果是廣大英語教師需要努力解決的問題。
二、提升學生詞匯學習效果的途徑
現代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學習理論認為:(1)認識并非是主體對于客觀存在的簡單的、被動的反應,而是一個主動的、不斷深化的建構過程,即所有的知識意義都是通過內在表征過程主動建構出來的。(2)在知識意義建構過程中,主體已有的知識、經驗(包括社會文化)有著特別重要的作用,即所有知識意義是隨著學習環境的變化而處于不斷發展之中。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它不僅要求學生通過高級思維活動來學習,在不斷的思考中對各種信息和觀念進行加工轉換,由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因此,以構建主義學習理論指導的英語教學,在詞匯教學方面,教師需要利用多種資源和不同的手段為學生創設足夠的情景和訓練活動,使學生在不斷的體驗和思考中有效地實現對所學詞匯的意義建構。可見,加強學生的語言情景體驗與詞匯訓練是提升學生的詞匯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
三、信息化資源應用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優勢
信息化資源是伴隨著互聯網的誕生而誕生的。從廣義上講,信息化資源即互聯網上的一切資源。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找到海量的教學資源,如圖片、視頻和人工智能學習平臺等。應用這些信息化資源為加強學生的語言情景體驗與詞匯運用訓練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1.圖片和視頻等可視信息化資源為詞匯教學提供大量直觀的語言學習情境
圖片和視頻可以將現實生活中各種事物和情境呈現在人的眼前,讓人可以跨越時空目睹到不同地域和不同時代中的人物和景象。它們比文字更為直觀和具體,信息量豐富,可將人的視野從教室帶到另一個場景,讓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大量不同的新詞匯。這些詞匯與不同的事物和情境有關。如果教師單憑簡單的口頭講解或文字翻譯等方法來完成詞匯解析,既會讓課堂教學顯得枯燥乏味,也會使學生對詞匯的含義理解得很籠統。如果教師能根據所教的詞匯給學生呈現相關的圖片或視頻,學生便能自然地融入情景中,從視覺上產生直觀的理解。教師不但能節省很多不必要的文字解析,還能讓詞匯教學變得生動、真實和富有吸引力,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他們的思維想象空間。另外,教師還可借題發揮,讓學生結合圖中信息和情景運用所學詞匯進行造句以訓練他們的詞匯運用能力和鞏固他們的詞匯學習效果。
不同題材的圖片和視頻在網絡上大量存在。教師可在這海量的信息資源中找到適合的教學素材,以實現更理想的詞匯教學效果。
2.人工智能英語學習平臺把學生的學習空間從課內擴展到課外,為學生提供大量詞匯學習和練習的機會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于教育領域。在網絡上已出現多個針對英語學習的人工智能學平臺,如翼課網。這些平臺為學生提供了大量與教材配套的英語教學資源,其中包括了與詞匯、語法、閱讀、寫作、聽力、口語以及文化拓展等方面相關的教學資源。利用這些平臺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自主學習和練習并及時了解自己的學情信息。它為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提供了不受限制的自學機會,讓每位學生都能對學科知識進行深度學習。
在人工智能英語學習平臺上有大量關于詞匯教學和訓練的項目,如詞匯跟讀、聽寫、詞義辨析、詞匯填空和圖片配對等。學生可利用這些資源彌補課堂學習的不足,能更容易地實現詞匯的意義構建。
3.微課給學生提供持久的詞匯學習機會
微課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它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以及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課件和配套練習等輔助性教學資源。這些微課有主題突出、內容具體、設計精簡、資源容量較小等優點。它凝聚了教師的教學智慧,是優質的教學資源。老師們通過網絡把這些微課分享給學生,學生課通過觀看微課視頻進行自主復習或解決學習上的問題。
針對詞匯教學,教師可以把每個模塊的重點詞匯教學制作成微課,讓學生利用微課來自學詞匯或進行詞匯綜合訓練。微課能隨時為學生提供詞匯學習機會,使學生能從不懂學到懂為止。這既能培養學生的詞匯自學能力又可讓課堂學習效果較差的學生進行及時補課,減少掉隊的可能。
四、關于將信息化資源融合到詞匯教學中的幾點建議
多元化的信息資源為現代英語教學提供了多元化的支持,大大地豐富了英語教學的資源和手段,為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了變革。在詞匯教學方面,信息化資源的利用能幫學生擺脫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大大提升詞匯學習的效果。但是,教師如何將信息化資源有效地融合到詞匯教學中?這是值得英語教師思考的問題。根據教學實際本人就該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使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對課堂內外的教學任務進行調整
[美]喬納森·伯格曼認為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教師可突破傳統課堂的邊界,拓展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優化學生的學習過程。即教師可讓學生利用微課或人工智能平臺在課前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在課中讓學生參與更高級的思考活動,幫助學生解決較難的問題或糾正錯誤觀念,讓課堂教學取得更大的效益。這就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它實現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深度融合,促進了學生的深度學習。
有了信息資源的支持,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加持,英語的詞匯教學可延伸至課外。教師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詞匯教學,讓學生獲能得更佳的詞匯學習效果。教師可在課前認真分析教材,確定需要在課堂上進行重點教學的內容和可以安排學生自主完成的任務。例如,詞匯學習的內容包括了單詞的讀音、拼寫、詞義、搭配、用法、功能、構詞規則以及識記策略等多個方面。其中單詞的讀音、拼寫和詞義理解屬于比較淺層的學習內容,能容易被學生接受,因此教師可讓學生結合音標和自然拼讀法在課前利用微課或人工智能加持提前學習這些詞匯基礎知識,然后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對詞匯的搭配、用法和功能等較難的內容進行深度的講解和訓練。這既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又能有效利用課堂教學時間,突出重點詞匯的學習,強化學生的詞匯學習效果。
2.利用人工智能加持,讓學生進行足夠的詞匯訓練
有效的學習是建立在大量的練習和運用上的,所謂:“熟能生巧”。 不少學生覺得詞匯難學難記主要是因為練習量不足。要克服這個困難,他們需要足夠的詞匯訓練。
人工智能平臺的資源可以被反復使用。教師可利用這個優勢安排學生完成一定的詞匯跟讀、詞匯拼寫、詞匯辨析和詞匯運用等練習,讓他們反復練習所學詞匯。人工智能平臺即時生成評價及數據統計等反饋信息讓學生能及時了解自己的練習情況,找出自身的弱點;教師也了解有學習困難的學生以及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然后再進行二次備課,在課堂上對較難詞匯進行強化教學并布置強化性練習,讓不同學生都能在足夠的練習中有所提高。
在教學實踐中,本人依托翼課網提供的人工智能平臺,根據教學進度反復安排學生完成一定的詞匯學習與訓練,如讀記詞語、詞語聽寫、單句首字母填空、詞匯釋義、多句選詞填空和根據中文拼寫單詞等不同練習題型。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探索后,本人發現這些練習分別從聽、說、讀、寫等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提高了學生自學能力并增強了學生的詞記憶和運用能力。
3.利用信息化資源,優化課堂教學設計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重點詞匯,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對目標詞匯作更深層的理解和訓練。然而,詞匯教學不應該是孤立的。學生需要結合一定的情景和語境才能有效地理解詞語的特定含義、用法和功能。同時,詞匯教學不是英語課堂教學的全部,正常的英語課堂教學不可能只單一地進行詞匯教學。無論是聽說課還是讀寫課,教師都需要引導學生圍繞某一話題參與一系列的學習活動以實現語言學習目的。因此,詞匯教學只能穿插于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這需要教師認真分析教材和相關教學資源,細心思考各個教學環節,想辦法優化課堂教學設計。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圖片、視頻或其他網絡資源對課堂教學話題進行有效的導入,并在導入的過程中教師可結合圖像中的情景提前處理部分詞匯的教學。在課文分析的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展示相關圖片、視頻或網頁等信息化資源,讓學生對文體中的重點或難點詞匯進行更直觀和深度的認識。經過反復嘗試,本人認為這樣的詞匯的處理手法能取得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隨著科技的急速發展,海量的信息資源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內外都能進行有效的學習。利用信息化資源提升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的效果是有效的途徑。為了學生日后更長遠的英語學習,我們英語教師在善用信息化資源進行教學的同時也要指導學生掌握使用信息化資源進行有效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終身受用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東省基礎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示范培育推廣項目《人工智能加持的英語掌握式教學模式創新研究》的子項目《關于利用信息化資源提升學生英語詞匯學習效果的研究》(項目編號:FSJY1802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 參 ?考 ?文 ?獻 ]
[1]趙尚華.2018.初中英語教學關鍵問題指導[M].高等教育出版社.
[2][美]喬納森·伯格曼. 2018.翻轉課堂與深度學習:人工智能時代,以學生為中心的智慧教育[M]. 中國青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