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期的到來使我國連鎖經營產業迎來了更多發展機遇,經營面拓寬的背景下,對管理人才的需求有所增加。而在我國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時代發展需求,應結合產業的人才需求特點,創新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教育體系,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通過對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建設高素質的連鎖經營管理人才隊伍,為連鎖經營企業提供優質人才,為其后續發展夯實基礎。
關鍵詞: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路徑
一、引言
隨著我國連鎖經營企業的快速發展,人才培養受到廣泛重視,傳統的人才培養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時代發展需求,難以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因此,在未來的教育工作中,應積極創新連鎖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模式,通過對教育模式的創新改革,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二、連鎖經營的人才需求
目前在西方發達國家,連鎖經營在零售市場中占有率高達61%,在若干零售企業的發展中,進行集中采購,并且分散型的銷售,針對經營工作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可實現規模性的經濟效益。在連鎖經營企業發展過程中,主要采用統一采購、配送、標識與經營等方式開展工作,形成了連鎖經營的基本性規范,而受到此類因素的影響,其對人才的需求也非常獨特,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規模較大
通過對我國的連鎖經營企業發展形勢的分析,可以發現其未來的發展空間與潛力較大,對人才本土化需求較為明顯,尤其在發展規模拓寬的背景下,人才需求的規模有所提升。通常情況下,每個連鎖店都需要很多的工作人員,要求配置高層次、中層次與低層次的工作人員,由此可見,我國在連鎖經營行業發展的進程中,對經營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很高,教育領域應結合人才的需求特點,正確的開展教育創新工作,為行業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
(二)人才的規格需求很高
從本質上來講,連鎖經營行業可以利用復制模式開展日常工作,有助于統一開展品牌管理工作和技術管理工作并迅速地擴張規模。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統一的采購、核算、庫存與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規?;慕洜I目的。在此過程中,連鎖經營行業對人才規格提出很高的要求,無論在制定經營戰略方針方面,還是采購、資金管理、物流管理方面,均需要相應的專業人才,這也表現出連鎖經營行業比其他企業對人才的質量要求高。
(三)人才專業性的要求較高
由于不同企業的經營業態存在差異.所以對人才的選擇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連鎖經營行業的人才需求方面,其對物流、技術還有營銷等專業的人才需求量很高,而此類人才屬于市場中的核心關鍵人才,可見連鎖經營行業在人才需求方面,專業性的要求很高。
三、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的問題
近年來,雖然我國已經開始培養連鎖經營專業人才,但是,所培養出的人才尚未能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相互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人才的供給質量很低,數量也存在明顯的不足。具體的教育問題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缺乏專業化的工作機構
就當前的人才培養形式而言,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學院類型的教育形式。(2)培訓機構、咨詢機構、企業內部教育形式。(3)職業資格證書的認證形式。從整體方面來講,相關人才培養的專業機構數量很少,尚不能滿足企業對人才的數量需求還有質量需求。在人才培養機構數量匱乏的同時,多數教育機構的專業性較低,盲目的追求資格證書的獲取,沒有合理的培養人才的專業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創新能力與職業道德素養,這就導致所培養出的人才無法滿足企業要求。
(二)教育定位與企業之間脫離
連鎖經營行業在人才需求方面,具有專業多層次、全方位的特點,主要涉及戰略計劃的編制人才、材料采購的管控人才、財務與行政管理方面的人才、生產環節與物流環節管理人才等等,然而,當前在教育工作中,尚未根據企業的人才需求正確進行專業的定位,主要表現在專業的知識較為匱乏,且職業技能的定向不夠準確,導致所培養出的人才質量低,不符合相關的人才培養工作標準。
(三)缺乏高素質的教師人才隊伍
我國在連鎖經營行業方面,起步的時間很晚,尚未建設出較為專業的教師人才隊伍。一方面,教師缺乏較為豐富的實踐操作經驗,雙師類型的隊伍明顯不足,使得人才培養工作效果降低。另一方面,教師所掌握的專業知識較少,實踐操作技能匱乏,難以按照企業的需求培養學生技能與職業能力。
(四)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
在教育工作中未能設定完善的教育體系,專業、課程、教材的設計未能與行業的工作相互聯系,在專業體系的設計方面,尚未完善相關的知識、能力與課程體系,其中的教學方法落后,考核評價機制不完善,導致各方面的工作效果降低。
四、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途徑
(一)按照崗位工作要求設計課程
連鎖經營專業的學生,已經擁有了明確的崗位就業目標,所以,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學校應該根據崗位工作特點,構建出相應的課程標準與體系,尤其在課程設計方面,應該按照具體的行業特點,設計出實用性較高的課程,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與先進技能。與此同時,應該將崗位工作標準融入課程體系,深入調查崗位工作中所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與先進技能,并正確設計教學課程,制定相應的計劃方案。為提升相關課程設計的科學性,還需將教學內容的設計和證書整合在一起,利用證書標準進一步的推進教學創新。
(二)完善教學體系
日常教學的工作中,應針對教學體系進行創新改革,將理論知識、實踐操作技能、崗位工作的教育有機整合,按照每個環節的人才培養工作特點開展工作,將素質教育作為依托,將培養高素質、專業技能型人才作為工作主線,側重于實踐操作教育,利用選修課程還有專業課程的設置,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使其能夠更好地掌握理論與操作知識,并形成正確的職業觀念與認知,提升職業素養。在教學體系的完善工作中,要求深入的分析連鎖經營企業發展的特點,認真開展崗位能力體系的調查研究活動,并詳細的研究行業之內各個崗位的特點,例如:分析采購崗位、物流管理崗位、一線操作崗位等工作的特點,然后引導學生積極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并按照崗位標準培養其工作能力與專業素養,以此為基礎將已有的課程內容融入其中,提升教育工作的針對性,確保教學的實用性。
(三)創建彈性類型的學期制度
為全面提升相關的人才培養工作效果,應積極建設工學交替類型的彈性學期制度,完善人才培養工作模式。例如:在第一學年與第二學年的元旦和春節等營銷高峰階段,引導學生參與到崗位實習活動中,使得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全面了解崗位工作要求和特點,并形成崗位能力遞進的良好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學期均應該為學生提出崗位核心能力的掌握要求,第一個學期必須掌握倉儲配送工作技術、運營管理工作技術,第二個學期必須掌握采購管理、綜合管理的相關技能,以此提升其崗位工作能力。在第三學年的時候,應引導學生在崗位工作中,形成全面的職業認知,并為其設計實訓活動,分別開展職業的綜合實訓還有崗位實訓,這樣有助于提升其專業工作能力,不僅可以增強其就業競爭力,還能滿足企業的人才培養需求。
(四)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
學校制定教學工作計劃的環節,就應該深入調查研究企業的實際情況,積極借鑒企業所提出的教育意見,學校與企業雙方均應該統一教育工作中的崗位知識結構、職業能力結構、素質結構等等,將其作為基礎,共同合作完善相關的教學計劃內容。建議學校在教育工作中,和企業之間創建出長效類型的合作體系,按照行業的人才需求,編制出學校室內教學、學校實訓基地教育、學校之外企業的實習基地教育相關教育工作體系,校企雙方合作共同開發出專業教材,保證教材的內容與連鎖經營行業的日常工作相互對應。值得注意的是,連鎖經營行業的人才需求具有標準化的特點,因此,在教材編寫、課程設計、教學方法選擇的過程中,也需要遵循標準化的工作原則,盡可能地建設出相應的標準化手冊,雙方共同努力培養優秀人才,達到共贏的工作目的。
(五)實踐操作教學模式的創新
從本質上來講,連鎖經營行業的崗位工作具有復雜性的特點,操作模式多元化,對人才質量要求很高。這就需要在教育工作中,重視相關實踐操作教學,編制出完善的教育計劃方案,轉變傳統的單一性實踐操作教育形式,創新相關的教育模式。例如:最初教育階段開展認知性的實踐操作教學工作,引導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職業認知,以此提升其專業能力。在教育的中期階段,可開展案例實踐操作活動,從學校之內的實訓基地到學校之外企業實訓基地進行教育,保證相互之間的有效銜接,提升各方面的實踐操作教育工作效果,滿足當前的時代發展需求。
五、結語
近年來在我國連鎖經營行業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對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傳統的人才培養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行業發展需求,應結合具體的人才培養工作特點與需求,創新相關的人才培養模式,正確開展實踐操作教育工作,為企業提供高質量、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陳苡.高職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以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6,11(30):21-22.
[2]洪旭.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職連鎖人才培養方案研究[J].中國市場,2019,25(12):90-91.
[3]林媛媛.“新零售”背景下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思考[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1):86-89+93.
[4]郝紅艷.高職院校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設計的創新思路[J].現代職業教育,2018,14(36):210-211.
[5]蘇武.創新創業能力下的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實踐[J].中國市場,2017,47(13):201-356.
[6]劉大俊.創新創業型“項目參與型三位一體”式連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7,19(3):28-145.
作者簡介:
曾利霞,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湖北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