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 畢燕
摘 ?要:數學化,即學生運用數學的方法去觀察現實世界,并分析現實世界中存在的問題,并去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通過數學化教學,引導學生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以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有序思考與推理能力,引導學生建立起模型思想。實際上,讓學生經歷數學化的過程,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過程。
關鍵詞:數學化;“小數”;概念教學
數學具有“抽象性”的特征,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數學的抽象與現實世界之間的辯證關系,越來越被人們關注。學習數學知識,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學習能力,促進學生開始更為全面的發展與進步。本文以“小數”概念為例,簡要分析如何在小學數學中進行數學化教學。
一、學生易出的錯誤
由于知識掌握能力不足,許多學生在小數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問題,會犯許多錯誤。不僅學習不到相應的數學知識,還會挫敗學生的積極性。
另外,有部分學生明白如何進位,但是將知識放到小數知識內之后,他們便不會計算,這是學生知識運用不到位的體現,且由于學生受到整數學習的影響,將小數點前面的整數部分看作了兩個獨立的個體,而沒有將這兩部分看成一個整體,學生認為這兩部分是獨立存在的。這也導致了學生的計算錯誤。
究其原因,我們可以發現,學生在計算中出現錯誤的原因是由于學生對小數的認知不正確,也是學生未深刻理解小數的概念,進而導致在學習中出現錯誤。因此,在帶領學生計算之前,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明確小數的概念,并依據概念進行教學。如此,才能促進學生更加順利地學習小數的其他知識。
二、對小數教學的再認識
小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其實相關性非常強,例如,學生在平時逛超市的時候便會發現很多商品的價簽帶有小數,但是學生很難將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與數學知識聯系起來,這一認知缺失便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真正理解小數的概念,進而導致他們在計算的時候出現錯誤。基于此,筆者認為,教師應該帶領學生對小數有一個更為明確的認知,這樣才能提升他們的知識運用能力。關于小數的再認識,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從單位的換算開始學習,像是“米”與“分米”之間的換算,“千克”與“克”之間的換算等,在換算的過程中,學生對于小數的意義就會有更為明確的認知。受到原有認知的局限,很多學生會將克與千克之間的換算錯認為十進制,但是實際上并不是如此,所以教師應該想出解決措施,避免學生出現這種情況,如此,才能確保他們將小數部分的知識學的更加透徹。
基于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小數這一概念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即依托生活情景實現學生對小數的重新認知,并在此情況下,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小數知識。
三、課堂教學實踐
以“小數”概念這一內容為例,在數學化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如此進行教學:
(一)課前導入:
某天,你去超市買文具,已知圓珠筆3元5角,圓珠筆2元5角,若是只能讓你用“元”這個單位寫價格,你知道如何去寫嗎?
【設計意圖】這一情景與學生生活實際較為相符,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小,且若是學生掌握這一轉化知識,則能夠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新課教學
在課前導入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并讓學生用小數表示下面商品的價格:
小白菜:2元3角;黃瓜:3元5角;豆角:4元5角。
若是用小數表示以上商品的價格,應該如何表示呢?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能夠加深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
【設計意圖】在課堂導入的基礎上,讓學生再一次進行單位之間的轉化,能夠加深他們對知識的認知。
(三)鞏固練習階段
在明確了小數的意義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出如下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4.5除了表示價錢之外,還可以表示什么?
在這樣的教學環節中,學生對于小數的意義一定會有一個全新的認知。相較于之前的教學,學生更能積極投入進來,如此便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學生也能夠更加投入到學習中來。
上述教學過程中,將小數概念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合起來,無論是買文具,或者是去菜市場買菜,學生每天都在經歷著,這種實際生活與數學知識之間的結合,更能促使學生將生活中的價格與小數的表達和意義建立關聯,并形成對價格的抽象理解,即確保學生更好地理解小數的意義。
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教師可以給學生列舉一個數學案例,即教師拿出課堂上的某個物品,例如文具盒,并給出學生這個文具盒的具體價格,借助粉筆這一教學工具將這個價格擺出來,學生則需要思考元、角、分在不同數位上所表示的意義,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數學化。
(四)教學反思階段
上述教學過程,有助于小學概念實現水平教學化,但是所列舉的例子數量不夠,這就導致部分理解能力不強的學生不理解小數這一概念,進而影響到他們之后的學習。基于此,筆者認為,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更多的生活實例,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確保他們在之后的學習中將數學知識運用的爐火純青。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適當進行垂直性數學化教學,即帶領學生建立起數學模型,以小數的概念為例,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如何劃分0.1平方米,以教室或者課桌為例,讓學生建立起相應的數學模型,這樣便可拓寬學生的視野。且這樣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在之后的數學學習過程中,運用多種學習方法去思考知識,這對于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數學課堂上,將數學概念知識數學化,對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有非常大的幫助。且在此過程中,學生掌握了新的學習思路,即將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這對于他們之后的長遠學習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基于此,教師在平日的概念教學過程中,應該放慢教學腳步,給予學生充分的支撐,逐步走向概念的垂直化教學,確保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王瑩.對弗賴登塔爾理論的再認識——— “數學化”[J]. 科 協 論 壇,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