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寅芳
摘 ?要:在小學的教學體系中,美術作為一門不考試科目只占據了教學計劃的一小部分,但從每個學生入學開始美術課就一直存在,因此可以看出美術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每個人都喜歡美好的事物,它可以給人帶來靈感,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有利于學生提高發現美的意識。綜上所述,如果想讓高中美術發揮其自身作用,就要從多個角度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中美術;審美意識;感知力
和語數外三科相比,美術被歸納到“副科”行列,但這并不是美術學科被輕視的理由,學校要提高對美術學科的重視,根據目前這種情況,本文主要以筆者自身教學經驗為基點,呼吁教師要注重美術教學;美術教學不應敢局限于水課本教材,要把重心放在提高學生美術鑒賞能力上;要增強學生動手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美術教學活動中來。
一、樹立正確教學觀念,重視美術教學
在整個高中的教學體系中,美術學科一直被教師和學生看作是一門副科,它既不用參加期末考試,在日常的考核中也不會考查學生的美術成績,因為這個原因,導致很多學生和家長會忽視掉美術的意義。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們擁有發現美的眼睛,美術學科就是幫助他們去發現生活中的美,是不能忽視的一個學科。要想改變這一現狀,首先教師要足夠重視美術教育,不能根據是否參加考試而決定它的重要性,美術教師要認真對待每一堂課,不能敷衍了事。美術教師要想完成一節有意義的美術課,就要做好把課前準備。在課上,不能只是簡單地亂涂亂畫,而是要發掘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通過畫筆來表達自己靈魂深處的思想。除此之外,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科的重視程度也是保證美術課堂質量的重要因素,只有讓他們明白美術的意義才才能讓他們真正愛上美術;美術教師要給學生講解美術技能,讓學生融入到美術中,美術學習不能只停留在欣賞,而是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美術的意義。
比如,在學習《美在民間——中國民間美術》這節美術課時,教師可以先從民間美術起源和發展的過程這開始,讓學生初步了解民間美術的基本內容,了解它們的地域差異、種類差別、存在意義等,通過講解知識讓學生對中國民間藝術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講解完畢之后,就可以讓學生用自己準備的美術工具制作具有中國特色的剪紙和中國結。通過這樣簡單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學習中華文化,感受中國民間藝術的魅力,從而產生濃厚的興趣,達到美術教學的目的。
二、不拘泥于美術課本,培養學生的美術鑒賞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更多的科學技術被應用到教學中,這對美術學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消息,以前教師要想讓學生看到一些經典的美術作品,只能帶領學生去美術展覽館和博物館才能欣賞到,現在只要通過電腦在網上搜索,各種美術作品都可以看到,在高速發展的今天,很多事物都由機械化替代,失去了原本的純樸形象,因此學生對生活的鑒賞能力越來越重要,只有讓孩子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精彩,這種意識的培養已經超脫了美術課本的要求。有些時候,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多去參觀展覽館或者博物館,用雙眼去欣賞優秀的美術作品。
比如,在講解《天上人間——壁畫》這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網上搜索一些敦煌壁畫的圖片和視頻,這些視頻資料都是由一流的團隊拍攝而成,并且有專業的講解,學生通過觀看敦煌視頻,可以對這個世界奇跡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了解中國古人的智慧,感受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鼓勵學生動手參與,提高藝術創造力
很多家長和學生都會質疑美術教學的有效性,在我看來美術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主要體現在學生的創造力,學生能將生活中的點滴融入到自己的美術創作中,才是真正具備了一定的美術功底。相對于美術專業的學生來,可能普通學生的作品還有所差距,但取得這樣的結果已經很難得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指導,讓學生通過觀察一些物品后再進行創作,根據自己的看法將物品繪制出來。
比如,在講解《美術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嗎——走進抽象藝術》這節課時,我提前準備了一個蘋果,讓學生自己觀察,根據蘋果進行抽象創作,這樣做的意義是培養學生的抽象藝術創作力,雖然有的學生的作品太過于抽象,可能和蘋果沒有什么關系,但這種作品也是很優秀的,學生在繪制的過程隨意發揮自己了想象力,表達了自己的內心世界,這正是美術教學的意義。
總而言之,美術是一門藝術,他有自己的標準和規范,囊括了眾多的表現形式,或是抽象或是自由,因此,美術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能只停留在教會學生學會簡單的美術畫法,還要注重對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學生通過學習美術后,可以發現身邊更多美好的事物,豐富學生的個人世界,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柳芳.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培養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9(10):158-159.
[2]牛向中.興趣教學法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9(10):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