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摘? ? 要】在完整的教育過程中,情感教育與認知教育既對立又統一,二者相輔相成,情感教育有著和認知教育相對的概念。情感教育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揮情感的積極作用,通過情感的交流來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和發展學生豐富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養他們的獨立人格,促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課? 情感教育? 情感體驗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4.019
在當今新課標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國的教育事業也發生了巨大改變,在重視認知教育的同時更加注重情感教育。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在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上都隨著新課標的改革而發生了改變。教師不再只重視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而是更加注重學生的情感教育和情感體驗,注重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開展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初中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培養形成的重要時期,如果這個時候教師不加以引導,而是任由學生自由發展,可能會使一些心智不成熟的學生走上歧途。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為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的三觀,學校的道德與法治課開展情感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情感教育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讓學生們在學習中認識情感教育,感受情感體驗。例如:在學習情緒這一章節時,可以找幾位學生上臺表演一下“喜、怒、哀、樂”這四種情緒,然后拋出問題“在這四種情緒中你最喜歡哪種情緒,為什么?”然后留給學生們思考的時間,回答這個問題。通過這樣的小活動可以增加情感教育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們對“喜、怒、哀、樂”這四種情緒有更深入的體會,通過問題,可以讓學生們認識到積極的情緒對生活的積極作用,而消極的情緒則會擾亂我們的生活,從而給學生們樹立積極樂觀生活的態度。通過將情感教育帶入課堂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們逐漸認識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將情感與知識相結合,讓學生在情感的體驗下感受不一樣的課堂樂趣。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和正確的人生態度,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情感教育的現狀
雖然根據新課標的改革,不少學校都開展了道德與法治課,在道德與法治課上情感教育的比重也有所加重。但依舊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部分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不過關,在講課時,沒有專業知識做指導,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另外就是,有些教師的講課方式單一、不靈活,單一的講課方式無法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導致學生上課走神,開小差。最后一點就是沒有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這些現狀都是道德與法治課教師要面臨的問題,只有將這些問題解決,才能給學生帶來一個完美的課堂。道德與法治課不同于其他科目,有著常規科目固定的教學方法,道德與法治這門課有它獨有的魅力和方式方法,從國家的發展需要和學生們日后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道德與法治課的重要性都不是哪一個學科可以代替的。所以為了改變道德與法治課的現狀,為了讓道德與法治課朝著一個更好的方向發展,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師,我們都應該做出一些相應的改變。
三、改變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現狀的有效途徑
(一)教師應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修養水平
作為初中教師,應具備本科及以上的學歷,并且有道德與法治方面的專業知識做儲備,有一定的教學經驗,能夠有資格給學生們上課。并且有較高的道德修養,教師應該給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形象,以身作則,以實際行動給學生們做出正確的示范。
對于教學來說,沒有情感則不必談教育,情感是教育的重要條件之一,對于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師來說,應該從自身道德與法治課理論修養以及知識水平做起,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將課本的知識內容與情感教育、道德法治緊密的結合起來。只有教師通過學習和生活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修養水平,才能在全方位,多層次的給學生們上好道德與法治課,讓學生們真正從課堂上學到知識,樹立正確的三觀。
(二)選擇靈活的教學方法,增加課堂趣味性
在傳統的道德與法治課中,課堂往往是枯燥的,呆板的,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聽的索然無味。所以為了改變這種傳統課堂帶來的問題,教師要改變教學的方法,選擇更加靈活、新穎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喜歡上學習道德與法治課,從而便于教師更好地對學生們開展情感教育。
例如在學習“權利與義務”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用辯論的方式,帶動課堂學習,讓學生們分成兩組,一組是權利隊,一組是義務隊,然后教師拋出問題“權利和義務哪一個更重要?”問題拋出后,給學生們留出十分鐘時間準備自己的論點和論據,通過小組討論或者是翻課本學習的方法,準備發言詞,十分鐘后教師分別找兩位學生來闡述自己對“權利和義務哪一個更重要”問題的見解。通過這樣辯論賽的方式,讓課堂教學方法更加靈活多變,也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感受道德與法治課的魅力,同時還能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的興趣。
(三)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
教學氛圍對學生的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教學氛圍可以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如果在一個壓力很大的氛圍內學習,那么學生就會產生相應的厭學情緒。對于教師來說,我們應該清楚我們面對的是一群正處于“三觀”形成重要時期的學生,他們有著情感知覺,且正處于青春期有叛逆心理,所以在這個時候情感教育尤為重要,而良好的教學氛圍,可以讓青春期的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減少他們現在的叛逆心理,厭學心理。那么如何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呢?我覺得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圖文并茂的讓學生們感受到道德與法治課的魅力。例如在學習第一章“認識我自己”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最后,選擇一首符合主題的歌曲,帶領學生們一起演唱,這樣使原本嚴肅的教學氛圍變得更加生動。
四、結束語
在新課標的改革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目標知識已不在首位,在教學中教師更偏重于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構建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所以這就要求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師要深刻認識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學生們學好這門課。
參考文獻
[1]徐楊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中),2017年第05期.
[2]趙沛彩.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神州·上旬刊,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