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成為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教師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形成積極有效的創新策略,改進課堂教學的手段,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斷探索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改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設計出創新的學習體系,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有助于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他們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和吸收。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實施策略
一、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閱讀教學越來越受人們所關注,成為人們關注的教育熱點問題。教師奉行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教育理念,這對提高學生字、詞、句的理解具有重要意義,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他們對語言的應用能力,使學生懂得品析文章、理解文章、感受文章中的感情表達。有效的閱讀是學生對語文深刻含義理解和體會的重要途徑,也是他們創造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學生要明確文章的中心含義,了解文章的整體結構,進而提升閱讀能力。
二、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 學生缺乏閱讀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只注重文章中文字的功能特性,忽略了學生對文章情感的感受和體會,減少了對文章的理解和掌握,降低閱讀技能。在初中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味地將語言知識講授給學生,傳授他們語言文字的技能,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使學生的閱讀量得到增加。然而,學生并不能真正體會到閱讀的樂趣,無法享受到文章中所表達的情感,使閱讀失去了真正的含義,導致他們無法在課堂教學中投入大量的精力,降低了教學的質量。
(二) 課堂形成程序化的閱讀教學模式
在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將閱讀教學模式規定過于程序化,固定了閱讀的過程,細化了每一個文章的組成部分,忽略了文章的整體作用,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了他們對文章整體的把握和理解。在講解過程中,部分教師將文章的整個部分變為非常瑣碎的知識點,讓學生去了解每一個知識點的應用,這導致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失去學習的樂趣,模糊了他們對閱讀學習內容的理解,阻礙了他們對閱讀知識的學習,限制了他們的創造能力。
(三) 缺乏有效的教學手段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課堂教學逐漸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等多種教學手段,沖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對閱讀教學的注意力。然而,教師在轉向多媒體教學的同時忽略了其他教學手段的應用,將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時尚,只追求多媒體教學的華麗效果,采用單一的教學手段。教師只注重多媒體教學方式的應用,用鼠標代替粉筆教學,忽視了教學所要達成的目的,降低了學生的自主想象能力,減弱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三、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實施有效性策略的重要意義
初中閱讀能力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基礎技能之一,閱讀成為他們學習的主要內容。在老師引導下,學生學會閱讀的形式,養成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擴大了自身的知識儲備,增強閱讀能力。教師逐漸注重閱讀教學的內容,提高閱讀策略的有效性,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出有效的教學手段,鼓勵學生自主投入到閱讀教學當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對閱讀的重視程度,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到更多的知識,了解更多的內容,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
四、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實施的有效性策略
(一) 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形成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逐漸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增強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讓學生自主投入到課堂閱讀教學當中,深刻理解閱讀的內容,根據所理解的內容去回答問題,從而增強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學習興趣。教師形成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問題,主動思考閱讀的內容,讓學生自主探究閱讀中存在的問題,積累閱讀的知識,深刻理解閱讀的內涵,從而提升學生對閱讀的認識,增強他們的閱讀能力。
(二)? 創新有效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傳授給學生閱讀方法,引導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和改進,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將多媒體技術和其他教學方式相結合,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教師在課堂上創新有效的閱讀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制定出符合他們心理發展特點的教學計劃,有助于提升學生形成良好的文章思路,增強他們對文章的理解和掌握,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
(三) 閱讀與寫作相結合,提升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和應用
閱讀是寫作的前提,而寫作是閱讀的必然表現,教師應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理解閱讀的內容,強化他們的語言基礎,增強他們的仿寫能力,使學生對文章進行仿寫、擴寫和續寫,拓展他們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教師領導學生關注文章中的故事情節,使學生了解文章的寫作手法和表現風格,分析出文章的主旨內容,讓學生積累閱讀中出現的優美詞匯,學習和應用文章的表現手法,從而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他們對閱讀方法的掌握,提高他們閱讀的自主性。
(四) 設置合理化教學目標,積極引導學生投入閱讀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的目標,設置合理化的教學目標,形成不同要求的閱讀任務,幫助學生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增強他們的閱讀效率,達到良好的閱讀效果。教師適當地引導學生投入到閱讀教學當中,及時跟蹤學生的閱讀進度,關注他們的學習進展,幫助他們解決學習時遇到的困難,促進他們形成有效的閱讀策略,轉變他們對待學習的態度,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他們閱讀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閱讀能力。
五、 結束語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的學習非常重要,教師要不斷積累閱讀的知識和內容,改進當前的教學手段,提升閱讀教學手段的有效性。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采取多樣的教學手段,設置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讓學生自主投入到閱讀課堂教學當中,體會到閱讀的魅力,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韓倩.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17(79):37.
[2]張少杰.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文教資料,2012(11):71-72.
[3]于燕.新課程標準下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5(3):112-113.
[4]王恒釗.新課標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3(5):108.
作者簡介:丁書同,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小康營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