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曄
關鍵詞:全面預算 ?醫院 ?財務管理 ?問題 ?應用對策
所謂醫院預算管理,囊括了很多方面的內容,主要包括:醫院營業方面預算、醫院資本方面預算以及實際生產運營過程當中的一些活動或者籌資預算等,就是說對醫院內部進行綜合預算。通過開展預算管理,醫院能夠將員工工作積極性充分地加以調動,而且還能夠促進管理者執行相關工作。本文所闡述的全面預算管理,主要指的就是對醫院預算進行全面地管理。本文著重探討了醫院財務管理之中如何將全面預算管理用于其中,從而有效促使醫院財務管理水平地顯著提升。
全面預算管理以其具有的全面性、靈活性以及戰略性等方面的突出性特點,為各個單位所普遍應用。對于處于深化改革當中的醫院而言,也應該積極地引用全面預算管理,并充分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具體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一)可對成本加以有效管理,并將資源進行合理配置
全面預算管理能夠將醫院經營費用進行有效地把控,使得各項成本顯著下降,是實現資源合理配置的一個最佳手段。通過積極開展全面預算管理,醫院在實際經營管理之中,可以對項目可行性研究得以強化,從而使得醫院資產的使用有效性顯著提高。全面預算管理圍繞醫院發展的基本戰略,融合資本、薪酬以及財務預算與業務管理為一體,為全員各個部門的資源優化合理配置提供相應的保障。
(二)能夠使得權責變得更為明晰
通過積極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主要是將醫院整體目標加以拆分,權責分明的落實到各個單位。根據醫院總體發展目標,將醫院下設的各個部門以及科室之間的工作,強化各個部門之間的密切協作,將各級目標責任全面落實到位,從而促使醫院各項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三)促使醫院管控風險水平顯著下降
隨著國內醫療改革地深入開展與全面實施,醫院之間的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財務實力逐漸發展成為影響醫院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全面預算以及資金風險預警體系等方面,均能夠對醫院資產規模、結構以及盈利水平等方面進行很好地分析。通過對資產負債率等方面的數據信息進行深入地剖析,能夠對財務策略及時加以改變,從而使得經營危機發生風險降到最低水平。
(四)能夠激勵醫院員工與醫院共成長、共發展
成本預算管理貫穿于醫院的實際生產運行過程當中,從產品開發至市場銷售及售后服務,每個環節都是相關聯的,對于每個部門均有責任努力將成本水平降到最低,成本水平降低已經成為醫院文化及醫院體系的組成時,醫院的每位員工均會朝著這個目標前進,從而使得醫院各個部門主觀創造性發揮最大,并努力配合醫院的成本預算管理工作,從而進一步促使醫院經濟效益水平顯著提升。此外,當醫院薪酬制度關于這方面的設置與員工利益之間相關聯時,則能夠激勵員工工作積極性顯著提升,能夠最大程度地使得醫院人工成本以及生產成本水平降至最低,從而使得醫院利潤空間變大。
(五)有效規避生產經營風險
通過開展預算管理工作,醫院關注點會發生前移,有效預警以及控制將來經濟的發展狀況。通過對將來市場、匯率以及稅務風險等方面的全面評估,醫院制定合適地預算方案,此外,還可以按照市場環境的改變情況,對預測參數指標及時加以修訂,從而編制行動預案,有效預防醫院各種風險的發生。
現階段,我國醫院深化改革背景下,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存在著很多方面的突出性問題,具體包括如下幾點問題:
(一)對預算管理的重視水平較低
對于大多數醫院而言,所有的預算均是以財務預支預算作為基礎的,這樣的預算管理,其主要管理者為財務部門,醫院管理層對預算管理方面的工作的重視度不足,并未將預算管理落實到每一個部門,那么也就使得預算管理執行效率極低。
(二)全面預算編制方法缺乏合理性
當前時期下,我國大部分醫院全面預算編制的方式是將各個部門的收支作為重要基礎的對應比例遞增模式,但是在實際過程當中,由于醫院內部各個部門與各個科室所提供服務的類型與服務患者群體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在收支成本方面也勢必會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如果醫院始終沿用傳統的財務預算方法,則很難滿足實際需求,且未能與預算管理執行經驗相結合,從而對預算編制的相關內容加以糾正。除此以外,全面預算編制工作在實際開展過程當中,往往會受到預算管理工作人員與醫院內部各個科室溝通信息不對稱因素等方面的影響,對預算編制項目的完整性產生了極大的不利效果,且數據采集也存在著較大的偏差。
同時,預算管理主要以預算編制作為基本出發點,當然預算編制也是預算管理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內容。我國很多醫院在開展預算編制工作時,均采取了減量預算的方法或者增量預算的方法兩種類型。該方法十分簡單,方便、快捷,卻受到很多主觀意識地影響較大。此種預算編制方法也就逐漸會成為本年估算上年實際的一個簡單匯總,然而此種情況必須要建立在醫院經濟活動未發生改變的前提條件下。實際而言,醫院的經濟活動不可能一直保持不變的狀態,因此,醫院的各項指標均可能會發生一定的改變,最終預算也無法將醫院的實際業務加以反映。
(三)預算內容尚需不斷加以完善
醫院預算的內容不僅要包含主營業務收入與業務支出,同樣應該納入資本支出與現金流量。然而,在實際過程當中,我國大多數醫院財務預算管理工作在實際開展過程當中,依然對主營業務收支預算的重要意義加以強調。尤其是資本支出與現金流預算不夠完善 ,因此,醫院資金管理的隱患非常之多,很難對特定周期范圍之內的經營資金的充足性加以準確地判定。時間一久,醫院內部預算管理方面的工作,會對經濟活動產生直接性的影響。
針對如上關于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現提出如下幾個方面的具體對策:
(一)對全面預算管理給予高度重視及關注
醫院應該高度關注與重視預算管理的重要作用。醫院所有員工均要樹立科學和規范化的管理理念,積極地參與到醫院的預算管理工作之中,每位員工均需要將自身的目標加以明確和重視,且應該承擔起自身的責任,以保證預算管理工作可以得到高效地執行與落實。此外,醫院還應該積極構建相應的激勵措施,將預算管理工作的執行情況與職工的利益之間相聯系起來,從而對其權責進一步加以明確,以激發全體工作人員參與的積極性,從而將預算工作落實到位。
(二)促使全面預算編制程序的科學水平顯著提高
傳統全面預算編制一般是自下而上的一種編制方式,此種單線條的匯報模式會因編制部門的側重點的不同而存在較大的差異,從而使得數據的可靠性顯著下降。在實際過程當中,應該按照不同業務的發生特點針對性的采用以成本費用控制為起點的編制、以目標利潤為起點的編制等方面的編制方法。
(三)強化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力度
全面預算管理是約束醫院各項開支的一個準則,在對全面預算進行執行過程當中,如果需要對預算加以調整,務必要根據相關流程對相關審核程序進行申報,堅決杜絕違規操作的情況,切實確保財務預算的準確度以及有效性等。此外,設置全面預算管理預警機制,加強各級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水平地提高,從而確保財務預算目標順利實施。
(四)應該積極地遵循醫院全面預算的工作原則
醫院在實際全面預算管理過程當中,應該積極地遵循相關預算工作原則,具體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則:一是醫院預算應該遵循嚴格的預算原則;二是醫院預算應該遵循權威性的預算原則;三是醫院預算應該遵循穩定性的原則。只有積極地遵循上述三個方面的基本原則,就能夠有效提高醫院全面預算工作水平與財務管理水平。
綜上所述,現階段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尚存在著很多方面的突出性問題,亟待解決。對此,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促使醫院深化改革背景下全面預算管理水平地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何瑜.全面預算管理在公立醫院中的應用分析[J].會計師,2014(12).
[2]劉彤,韓琦. 醫院財務管理中的資源管理系統的運用探討[J]. 財經界(學術版),2015(24).
[3]艾學瑛.醫院財務會計全面預算管理的考核與監督[J]. 經濟研究導刊,2016(24):101.
[4]孫靜.提高全面預算管理水平加強醫院財務內部控制[J].中國集體經濟,2013,13(35):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