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偉
摘 要:為了更好的服務于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自2016年起,我國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營改增政策。所謂的營改增,也就是將傳統的營業稅改成增值稅。自從該政策實施以來,原來所執行的主要針對于建筑安裝業和服務業的營業稅目全部停止征收,由于增值稅業務將極大的關聯和影響到企業的內控建設問題,特別是 獲得相應的進項稅發票需要牽涉到企業的相關人員比較多,從而將極大地影響到企業的內控建設質量。
關鍵詞:營改增 ?建筑企業 ?內控建設 ?營業稅 ?增值稅
一、營改增實施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原有的稅制結構不合理,不科學的相關問題越來越突出。稅制體系不但不能夠促進納稅事業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而且還使得企業所承擔的賦稅壓力越來越大,從而引發了有些企業鋌而走險,逃稅漏稅。增值稅一般主要是針對于制造業的相關企業,但是營業稅一般針對于服務行業,結合我國納稅體系的相關情況來看,在稅收體系當中,增值稅和營業稅所占的比重都比較大。增值稅可以進一步的確保征稅不發生重復性,從而使得制造業的發展空間和利潤空間都比較大。但是在營業稅征收為主的服務行業中,因為營業稅經常會發生重復征稅的問題,從而使得企業的資金流出相對較大,利益空間也受到壓縮。這些因素的存在不但影響了企業的健康發展,也影響了相關服務人員的基本收入。
二、營改增對建筑企業內控建設的相關影響
總的來看,企業內控一般是為了確保企業能夠正常的開展相關的經營管理活動,從而進一步的監管公司的資產,財務和人員等相關的內容。除此之外,企業內控還能夠實現企業財務信息和資產報告的有效性和準確性,進一步從管控的角度對企業的工作人員和物資情況進行控制,以不斷確保企業經營管理的規范性。
(一)內控制度建設質量的不斷提升
目前建筑行業已經跟隨國家政策的變化,將營改增貫徹到具體的工作開展過程中。這一政策整體的改革了建筑企業的管理和運營結構方式,使得企業能夠將大部分的業務在稅改增值稅范圍內予以解決。這也就要求企業應當不斷地對監管的體系進行健全和完善,從而將內控的核心內容轉變為稅務檢查工作的開展,以便于更好的改進企業的管理方式,從而嚴格的開展相關業務流程的管控。
(二)內控管理的進一步優化
在營改增政策滲入到建筑企業以后,使得建筑企業的業務范圍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寬,從而也明顯的改變了建筑企業相關的崗位和業務的流程,使得相關企業開始逐步的重視對人員的培訓和財稅制度的健全。特別是企業對于財務人員的培訓工作的開展,使得相關工作人員進一步對營改增的知識和政策得到了了解,尤其是在對待發票的處理過程中,能夠使工作人員更好的識別發票合格與否,從而進一步降低了因為發票的不合格而導致的相關稅收和財務風險。
(三)稅務管理力度的加強
在稅務管理工作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始終將企業稅負的降低當做稅務管理工作開展的主要目標。因此,建筑企業應當對稅務管理工作進一步的強化,充分地借助相關的信息平臺,對抵扣稅金體系予以健全。同時還要重點核查實際款項支付過程中的稅金額度和相關信息的變化,以確保支付款項過程中信息的準確性,從而進一步對企業的稅務管理質量與提升。
(四)信息管理工作的進一步強化
企業的流動性,因為營改增的全面實施而得到了進一步的激發,大部分的企業業務范圍涵蓋到了許多的地區,這就要求企業的相關管理部門應當對信息綜合管理系統不斷的健全。除此之外,在稅務管理的過程中,還應當結合相關措施的采用,進一步的連接好稅務機關工程系統,并充分地借助信息化平臺,對企業的相關稅務風險予以全面的降低。目前結合財務共享中心所采取的二維碼驗證和影像傳遞等相關功能,可以實時發票在營改增體制下的遠程管理。
三、結束語
總之,結合當前營改增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企業應當進一步的重視內部控制問題,特別是稅負的變化問題。這些問題的有效處理,可以進一步的提升工作人員自身價值的體現,同時對于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不斷健全,也有極大的意義。企業按照當前既定的稅收體系和相關政策正常的履行自身的納稅義務,就能夠確保市場制度的不斷規范和完善,從而使得整個的建筑企業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的實際運行情況,不斷的優化內部管理制度和政策,有效地開展相關的內部管理改革,從而全面的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和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毛利妃."營改增"對建筑企業內部管理影響及應對策略[J].中國經貿,2016(15):25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