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珍
摘 要: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甘肅省教育事業突飛猛進,對于學生的能力要求也相應地越來越高。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并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一件需要重視的教學任務。旨在討論獨立思考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現狀與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獨立思考能力;培養方法;教學現狀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意義
小學數學是一門較為抽象、和邏輯能力掛鉤的學科。而要想實現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就需要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要想幫助學生從小就開始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并且能自行分析、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就需要培養小學生在數學科目上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如今的素質教育中,教師不僅要注重知識方面的傳授,也要注重學習方法上的引導與培養,盡量做到成為學生的最佳學習指導者[1]。小學是學生培養優良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此時能否培養出一個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最為關鍵。
數學思維的建立對于學生的日常生活認知能力提高極有幫助,可以提高學生面對困難的抗壓能力,和面對事物迅速做出判斷的理性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得到增強,各方面的綜合素質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所以在小學數學的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不僅可以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更能讓小學生把靈活的思維能力應用到生活之中。
二、小學數學中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的現狀
在甘肅省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在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這一方面還很欠缺,方方面面的原因形成了此問題,學生在小學階段,思維認知體系還比較稚嫩,在思維轉變的引導上有一定的難度[2]。而數學學科在理解上本就具有一定的認知難度,故而在這方面對學生有一定的教導難度。
在培養小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的過程中,需要教師的大量積極引導,使學生能夠在面對問題時主動思考。但在當下的教學習慣當中,基本都是以講授知識為主、課堂提問為輔的方法引起學生的思維活動。雖然課堂互動問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但問答的氛圍也偏緊張,容易致使學生不能發揮其最佳的思維能力,且易處于被動狀態之下。而平時的數學作業習題等也過于程式化,容易讓學生在枯燥的環境之下,難以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更加得不到鍛煉。
如今甘肅省的升學壓力也隨著國內升學壓力的攀升而呈現相同的攀升趨勢,并且教育方式及思維上也依舊和以往一樣更偏向應試教育思想[3]。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會出現更加注重學生成績的現象,很多學生也因此并未養成獨自思考的習慣,而更加習慣被動學習,只注重分數,使其獨立思維能力被抑制,長此以往,并無形成獨立思維能力的環境。
三、小學數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的方法以及策略
思考相對單純的寫題來說,思維活躍性更大,需要頭腦專注以及投入一定的精力,負擔感相對較重,如若小學生對思考沒有建立一定的興趣,獨立思考就會變成他們的負擔,會讓學生產生反感的情緒,反而又可能達到反面效果[4]。所以,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多元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投入數學的學習之中。
因為在數學的教學之中,小學生才是主體。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業的傳播,也要考慮小學生的身心等方面各個因素的影響。學生還處于少年時期,內心非常注重他人,尤其是師長的鼓勵與看重,所以在數學的教學之中,要恰當地對學生進行正面的表揚與鼓勵,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主動養成自主思考的習慣。
作為教師應該看重小學生正處于剛剛探索的階段這一特點,在看似無聊枯燥實則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數學課堂上與學生輕松交流,將數學課堂上需要思考的問題拓展到課堂之外,這種教學方式將為提高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帶來十分明顯的成果。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不僅對實現教學目標有一定的作用,而且對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從而促使他們各方面綜合素質的提高。這不僅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涯有幫助,也對他們未來的生活思維方式有較好的引導作用。所以,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育的過程中,要具有足夠的教學耐心,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最佳的獨立思考環境,致使其學業發展順利,且在成長過程中養成利于身心健康的優良獨立思維習慣,最終實現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J].學周刊,2017(7):84-85.
[2]劉聲桂.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養成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2):186.
[3]曲立君.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7(29):289-290.
[4]王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7(9):57.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