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嬡婷
摘 要:音樂欣賞力實際上就是在聆聽音樂的時候對音樂作品感情的感知能力。良好的音樂欣賞力可以奠定學生的音樂學習基礎,反映一個人的音樂理解能力水平的高低。因此,在音樂教育中,教師要將培養學生的這一音樂欣賞力擺在重要的位置。主要以蘇教版小學中年段音樂教學為例,探討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力,促進學生的音樂素養與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音樂;音樂欣賞力;音樂感知;教學方式
小學音樂教師要認識到音樂欣賞力在學生的音樂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從小就要抓好學生音樂欣賞力的培養,讓學生從單純的聽音樂過渡到感受音樂這個階段,讓學生接受音樂文化的熏陶,并使其更好地掌握其中的音樂知識。
一、培養小學生音樂欣賞力的重要性
馬克思曾說:“對于不懂音樂的耳朵,最美的音樂也沒有意義。”這一句話無疑就是充分肯定了音樂欣賞力的重要性,缺乏這一音樂欣賞力,也就意味著學生并不能很好地感受音樂作品中應有的音樂美,讓音樂難以發揮其應有的魅力。因此,小學音樂教師需認識到培養學生音樂欣賞力的重要性。
首先,在音樂教學中,欣賞教學本身就是重要組成部分,而欣賞教學的核心內容就是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力。因此,從這一點來看,小學音樂教師必須要將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力擺在重要的位置,以提高音樂欣賞教學的有效性。而音樂欣賞教學重在讓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得到美感的體驗,這無疑是響應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要求,能夠增強學生的音樂學習自主性。
其次,從小就抓好學生音樂欣賞力的培養,這是貫徹落實新時期音樂教育新課程理念及其要求的重要體現。音樂教學本身就是一個注重體驗性、發展性、創造性的重要教學過程,教師要立足于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讓學生主動融入課堂氛圍之中,汲取其中的音樂知識與音樂技能,讓學生在提高自身欣賞能力的同時,也提高自身的基礎知識水平。
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立足于創新改革的精神,探索出可以優化欣賞教學過程的有效方式,切實培養學生應有的音樂欣賞力。
二、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音樂欣賞力的策略
音樂欣賞力是每個學生都應該擁有的東西,教師可在課堂上積極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欣賞力。
(一)通過知人論世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力
在小學音樂欣賞課上,教師要注重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增強親身體驗,進而與音樂作品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使其可以走進良好的音樂情境中,以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力。比如在蘇教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下冊《賣報歌》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知人論世的方法來了解音樂作品中蘊含的情感。這一歌曲是聶耳在上海認識了名為小毛頭的報童之后,根據其艱難生活背景來創寫的,能夠讓人感受到當時報童無依無靠又要忍受饑餓與精神痛苦的情感。學生在聆聽音樂的時候,可以在腦海中浮現那個在凄風苦雨中不斷奔跑叫賣的身影。這既可以激發學生對報童的同情和憐惜之情,又能增強學生對今天幸福生活的珍惜之情,最終可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力,懂得通過知人論世的方法來解讀音樂作品的情感。
(二)通過聯想法來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力
引導學生根據音樂作品的某個場景展開聯想,這是教師培養學生音樂欣賞力的重要途徑。而且音樂作品的欣賞本身就對學生的想象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師可以通過聯想法來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又要達到培養學生音樂欣賞力的目的。比如在蘇教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下冊《春天來了》這首歌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引導學生在腦海里浮現春天來了的場景,比如樹木抽出綠葉、種子發出嫩芽、積雪開始融化、人們身穿的衣服開始減少等等。學生通過聯想法來展開音樂欣賞教學,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發現音樂中的美、欣賞其中的美的良好能力,可最終助益于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力。
(三)通過角色扮演法來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力
在蘇教版小學音樂教材中,有些音樂教學內容可以支持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法來提高自身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能力。比如在蘇教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下冊《彼得與狼》這首歌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小學生分別扮演狼、老爺爺、小鳥、小鴨子、彼得、獵人等等角色。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走進角色扮演的情境中,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準備好符合扮演角色身份的頭飾,讓學生戴著頭飾來投入到角色扮演活動中,提高學生的扮演專注力。而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能夠產生更直觀又鮮明的感受,使其可以提高自身的音樂理解能力、欣賞能力,最終達到培養學生音樂欣賞力的目標。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教師要注重在音樂課上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為學生提高自身的音樂欣賞力而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最終推進小學音樂欣賞課的高效開展,達到培養學生音樂欣賞力的目的,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曉聰.探索提高小學生音樂欣賞能力:音樂審美趣味培養[J].華夏教師,2017(22):13.
[2]曹薛香.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9):239.
[3]任義娟.小學音樂鑒賞教學與學生欣賞力的培養探索[J].北方音樂,2015,35(18):111.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