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菲
摘 要:核心素養的提出,為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提供了有益的指導。初中美術教師需要合理把握核心素養的目標與要求,深化美術課堂教學改革,充分體現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美術審美水平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
關鍵詞:初中美術;核心素養;策略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提出了核心素養的概念。具體到初中美術學科,核心素養指的是在掌握美術知識的基礎上,養成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提升美術審美水平等。在初中美術課堂中體現核心素養,可以促使學生的文化藝術素養得到增強,同時審美感知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培養,具有較大的研究價值。
一、初中美術課堂中體現核心素養的意義
1.學生美術專業素養得到提升
核心素養理念下,要求初中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將基礎的美術知識、能力等傳授給學生,還需要對學生的美術情操、審美素質等大力提升。核心素養的概念與內涵緊密聯系著美術專業素養,通過將核心素養體現于初中美術課堂中,可以促使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鑒賞能力等得到有效增強。
2.學生全面發展得到推進
核心素養在美術專業素養的基礎上,增加了其他方面的內容,包括想象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培養等。因此,將核心素養體現于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可以促使學生的美術認知能力、創作能力、創新能力等得到有效提升,顯著推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初中美術課堂中體現核心素養的策略
1.合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美術興趣
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需要將學生的美術興趣充分調動起來,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主動鑒賞與深入感知,以便提升個人的核心素養。傳統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由于缺乏足夠的興趣,很容易有注意力分散、聊天等現象出現,影響到初中美術課堂教學質量,不利于學生美術素養的提升。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要采取措施,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具體實踐中,教師要合理設計教學內容,通過創設情境,營造趣味性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對美術課堂的魅力充分感知,養成熱愛美術的良好習慣。例如,在繪畫作品鑒賞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播放音樂,給予學生充分的感染,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同時,借助于多媒體技術,播放與展示繪畫作品方面的視頻或者圖片,增強教學過程的生動性與趣味性。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繪畫作品。
2.優化臨摹與欣賞教學,幫助學生打好基礎
臨摹與欣賞是初中美術課程的基礎,同時也是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因此,在核心素養貫徹落實過程中,需要對臨摹與欣賞教學產生足夠的重視。色彩、線條是美術的主要構成元素,通過臨摹與欣賞教學的合理開展,可以促使學生的基礎認知得到強化,進而有效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在臨摹、欣賞作品選擇過程中,教師需要將教學目標、核心素養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納入考慮范圍,保證選擇的作品與學生的喜好與認知發展規律所適應,以便對學生的臨摹與欣賞能力有效培養。例如,初中階段的學生喜歡動畫視頻,那么就可以將《白雪公主》等學生比較喜歡的動畫電影中的一些圖片引用過來,鼓勵學生進行臨摹與欣賞。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既可以對美術作品的魅力與感染力充分認知,同時學生的美術基礎水平又可以得到提升,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與發展。
3.開展創意實踐活動,培育學生想象力與創新能力
在美術核心素養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為創新能力與想象能力。因此,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就需要結合教學目標,將創意實踐活動積極開展下去,這樣學生的實踐能力不僅可以得到培養,想象力得到激發,達到核心素養提升的目標。例如,在學習剪紙藝術方面的知識時,可以首先將剪紙藝術的產生歷程、基礎技巧等講解給學生,然后引導學生利用材料自主實踐,結合自己的想法,創作出相應的作品,以便促使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養。完成自主實踐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腦海中的圖案到剪紙作品的形成過程進行分析,以便促使剪紙圖案的創造得到實現。
4.重視課程評價,增強學生核心素養
傳統考試評價模式比較單一,難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配套改革課程評價機制,將能力、素養考查充分體現出來。要合理設計命題,充分融合知識、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內容,以便促使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拓展。一般情況下,可以將測試評價法和態度評價法綜合運用過來。前者主要對學生的學習質量進行評價,后者則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課堂表現等進行評價。通過兩者的綜合,可以凸顯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的培養符合我國教育改革要求,與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有效適應,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初中美術教師就需要深入改革課堂教學活動,充分體現核心素養,提升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馬大川.核心素養在初中美術課堂的體現探究[J].好家長,2018,3(10):123-125.
[2]馬蘭.核心素養在初中美術課堂中的體現[J].美與時代,2017,8(19):55-56.
[3]姚紅.淺談如何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7,5(13):77-78.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