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鵬 任艷艷 李曉東
摘要:以河南職業技術學院焊接技術與自動化專業為案例,分析研究了分散式人才培養模式,一方面,能提高學生就業率,擴大就業面,實現精準就業;另一方面,企業能得到想要招收的人才,從而實現學校與企業零距離對接。對解決畢業生就業供給和需求不匹配的結構性矛盾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焊接;分散式;課程設置;就業
中圖分類號:G71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5727(2019)08-0049-05
河南省作為制造業大省,目前已形成有一定影響力的產業聚集區,區域經濟與科技的發展呼吁高職高專院校專業要與企業、社會更多的溝通交流,培養出更加適合經濟發展的人才。河南省高職院校多是綜合性院校,設置不同的院系和專業。想要辦出自己的特色,各專業不應依據統一的或相似的人才培養模式來培養學生,而應當結合各專業自身特點及當地實際形成特色專業, 大膽打破傳統授課方式和教學體系,有目標地尋求合作企業,形成適合自身、別具一格的人才培養模式[1]。
本文以河南職業技術學院焊接技術與自動化專業為案例,結合該專業自身特點,分析研究分散式人才培養模式。
一、河南省高職高專焊接專業現狀分析
(一)學校與企業的對接問題
區別于本科和中職學校的焊接專業,高職院校的焊接專業既重理論又重實踐,因此在社會上很受歡迎。企業對高職院校焊接專業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很大。由于焊接給人們直觀感受是工作強度大、工作環境惡劣、待遇低等特點,導致河南省高職院校近年來一直面臨招生困難的境況,即使是焊接專業新生,入學后也會有轉專業的現象,導致每屆焊接專業畢業生數量遠遠不能滿足企業需要。又由于焊接專業是資金投入大的專業,因此好多高職院校都放棄開設焊接專業,目前只有少數幾所院校開設焊接專業,每年畢業生遠遠達不到企業用工的需求數量。
河南省開設焊接專業的高職院校畢業生,不僅數量上不能適應社會需求,而且用人單位的要求與學校人才培養存在脫節現象,就業供給和社會需求不夠匹配,主要是學校和企業對接的問題。河南職業技術學院焊接技術與自動化專業自2011年開始招生,畢業生就業率為100%。畢業生主要就職于中國機械工業機械工程有限公司(央企)、中國化學工程第十一建設公司(央企)、中國海爾集團(國際知名企業)、宇通客車等大型企業,且畢業生對于接收企業滿意度很高。但在這些企業和畢業生的雙向選擇中發現,多數招收焊接專業的企業一般只招收某一焊接工藝人員,且有人數要求。比如生產汽車的企業主要招收二氧化碳保護焊工,生產空調的企業主要招收掌握氧氣—乙炔焊接工藝的人才,而有的企業只招收氬弧焊工。因此,從服務區域經濟的目的來看,依據目前的人才培養方案,畢業生專業技能與崗位要求有差異,學校向社會輸出人才還不能滿足社會要求,無法實現人才與企業的零對接[2]。
(二)校內實訓條件的限制
高職教育著力于培養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故實踐教學環節必不可少,一般要求實踐教學學時占總學時的一半左右,河南職業技術學院焊接專業的實訓教學環節安排的課時量飽滿。目前,我校焊接專業實訓基地擁有7個焊接實訓室,配置有交流焊機、交直流兩用焊機、等離子切割機、自動焊接機、交直流氬弧焊機、逆變CO2焊機、逆變數字多功能焊機、埋弧焊機,磁粉探傷機、光學顯微鏡、焊接機器人等150余套,構建了“教、學、做”一體的實訓體系。但實訓條件存在限制,因資金不足,場地設備有限,長期以來,焊接專業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主體大都是學校,資金來源主要依靠財政撥款,實訓課進程中每天大量耗材的消耗導致資金需求量大。校企合作深度不夠,建有生產性實訓基地但沒有與企業深度融合,企業和教育并未完全融為一體[3]。
(三)學生學習目標與就業脫節
目前,從河南職業技術學院焊接專業的學生來看,自從進入高職院校以后,整體學習積極性較高,動手實踐能力較強。但多數學生不清楚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定力不強,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對于就業更是迷惘。學習目標模糊,就業前景茫然,學生學習目標跟就業之間不掛鉤,這對于學生的整個高等教育階段的學習過程都產生不利影響。
這就要求學校方面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合理設計專業課,實現校企聯合培養。這樣才能使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學習目標,消除盲目性,并樹立先就業的理念,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實踐能力,學校才能為社會提供有用的人才。
二、焊接專業分散式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河南職業技術學院焊接專業新生入學人數一般在50人左右。在新生入學之際,根據對接企業的人才需求量和崗位需求,校方與企業簽訂協議,由學校和企業聯合培養,主要協議用工數量和該焊接工藝的人才培養。比如,一家企業需要從事二氧化碳保護焊工藝的人才10人,另一家企業需要從事氬弧焊工藝的人才10人,校方就把今年的新生與各家企業簽約。對于簽約的學生企業需要什么焊接工藝,就重點學習該工藝,滿足企業崗位需求。
分散式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在于分散式的專業核心課程設置。為了提高學生的就業率,服務區域經濟,擴大就業面積,提高就業水平,特提出“分散式”的專業核心課程設置。即在學生入學之際,就校企合作,根據企業需求工藝培養學生,對專業實訓課程進行針對性的設置,企業需要掌握哪種工藝的焊工,人才培養方案就設置該工藝為核心的實訓課程,強化該工藝的學習。與企業簽訂人才培養方案和就業協議,真正做到校企聯合培養,做到精準培養、精準就業,解決校企矛盾。
(一)分散式人才培養課程設置
傳統人才培養對于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設置,一般同一個專業都是統一的,即同一個專業的學生所接收的課程都是一樣的。對于河南職業技術學院焊接技術與自動化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置也是如此,自2011年招生以來,每一級焊接技術與自動化專業的學生所接受的理論課程和實訓課程都是一樣的。理論課中專業基礎課程主要有“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機械制圖(含CAD)”“極限配合與技術測量”“電工電子技術”“傳熱學概論”“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造工藝基礎”等;理論課中專業課主要有“弧焊電源”“金屬熔焊原理”“金屬焊接工藝技術”“焊接機器人編程及應用”“焊接結構生產與焊接夾具”“焊接質量檢測技術”“生產管理”等。從2016年入學的焊接學生開始,把學生分組,采取分散式的專業核心課程設置,在保留同樣理論課(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以及公共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等)的基礎上,把專業課的實訓課程分散設置。將社會需求量大、技能要求高的焊條電弧焊技術、氣焊氣割技術、二氧化碳保護焊、氬弧焊工藝單列出來,作為核心課程和核心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