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摘 要:想要做好新時代的三農報告,就要對于三農的發展規律,并且對于農業領域這一關鍵點都了如指掌。從十九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廣泛的應用實踐。從歷史角度、時代角度以及主體歸屬角度等出發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以科學嚴謹而又準確展示了關于三農主義報告的具體實踐方針以及戰略,為如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理論依據。想要做好新時代三農主義的報告,就必須緊跟時代的潮流,實事求是,貼近農民生活,這就需要眾多新聞人不斷地深入探索。
關鍵詞:新時代 三農報告 思考
如今黨中央為了國際民生不斷的提及三農主義,三農主義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愈加深刻。而我國新聞事業逐漸的走向規?;?、市場化,三農新聞從以往的邊緣位置逐漸的移向人們視野的中心,人們也愈加關注有關的三農新聞報告。隨著眾多新聞人不斷的探索發展以及報告,如今三農報告有著更為豐富的報告內容,報告的形式也愈加多種多樣。而與此同時,在報告新時代三農主義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新聞人不斷的完善。
1 如今關于新時代三農報告中經常出現的問題
1.1 新時代三農報告的標題不夠矚目
如今眾多媒體上標題黨逐漸的吸引著人們越來越多的視野,而與新時代的三農報告有關的標題不夠矚目,從而難以吸引人們的眼球。作為一篇好的新聞報告,人們一眼看到了便是文章的標題,一個好的標題不僅僅蘊含著整個文章的核心點,還能夠緊緊地抓住人的視線,將人們引入文章具體內容當中,使文章的美感進一步的增強,吸引企業讀者強烈的閱讀興趣。如今隨著人們碎片化時間閱讀的不斷推進,形式單一且乏味的標題無法將人們的視線吸引過來。也因此,當下三農新聞報告,在標題形式上需要不斷的完善。
1.2 對于新聞內容及實質的挖掘不夠深入
如今很多新聞工作者在進行三農報告時,只是圍繞著政府的政策以及具體的時間數字來進行,將本該富有趣味性引人閱讀的新聞,寫的生硬。報告僅僅是為了具體的三農內容而報告,并不對當今的三農問題的內容以及實質進行深入的挖掘,使得文章缺乏一定的深度,并且不能激起人們對于三農問題的興趣。這與如今人們逐漸的關心時政時事,關心三農問題的潮流相違背,正因為新聞的內涵不夠深入,使得人們感覺三農問題離自己太遙遠。
1.3 收集新聞的方式過于落后
如今的新聞工作者長期處于室內,而不下到農村深入的對于新聞內容進行探索,這樣時間長了,新聞工作者與三農問題脫節,并不能全面的理解到農村生產當中存在的問題。也不能了解到農民關于三農問題的理解認識,不能體會到農民心目當中具體的思想感情,因而其寫出的報告空洞無味,無法激起人們強烈的閱讀興趣,也不夠引人入勝。
2 三農報告當中出現問題的解決方式
2.1 以更為貼近農民生活的方式進行采訪
新聞的真實性及時效性一直都是新聞的特點,而目前許多報告并不能從具體情況出發,做到實事求是,而只是一味的假大空,無法起到新聞原有的職責。對于一個好的新聞人來說,只有深入到基層貼近農民的真實生活,才能了解具體的三農問題。而不是處于室內,用自己的腦子進行思考,只有深入到農村,理解農民的真情實感,才能夠更好的體會到新時代的三農問題。深入基層才能夠更好的理解農民以及村干部內心的思想感情以及內心的期盼。這樣才能夠寫出真實生動而不失趣味的新時代三農新聞。而想要寫出新時代貼近農民生活的新聞,還需要真正的深入到農民生活當中,不僅僅身體下基層,心也要下基層。只有從心底想要貼近農民生活,才能夠處處有收獲,發現一些其他人看不到,摸不到也感受不到的東西,寫出更具有生活意義的三農報告。而在獲取足夠的題材之后,還需要對于新聞內容進一步的升華,這樣才能寫出既有深度又有高度的新時代三農報告。
2.2 貼近農民生活,學會換位思考
想要書寫出貼近人民生活的新時代三農報告,就必須對于農民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對于農民有著濃厚的感情,只有帶有感情的新聞人才能寫好三農報告。本人認為,一個并不關心農民真實生活及命運的人,想要寫出一篇具有極強感染力,同時對于新聞閱讀人的思想有極大觸動力的新聞作品基本是不可能的。新的時代里,無數農民工涌入到城市當中謀求生存,但是因為其耿直的思想,淳樸的心靈,又因為不具備良好的教育水平而遭受了巨大的待遇的不公。并且農民工的孩子進入到城市當中,其受教育問題也難以解決。這些年來,眾多媒體人將新聞閱讀者的視線從集中于農民工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而逐漸向農民工及留守兒童的生活及成長上面轉移,也解決了相關的一些問題,進一步的保障了農民工的基本利益,為社會公平提供了借鑒依據。而這種成果就意味著新聞工作者在三農問題之上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前提條件是新聞工作者對于農民工有著濃厚的感情,能夠深切的同情以及關注農民工。
除具有深刻的思想之外,新聞工作者想要寫出良好的三農報告,還應當轉變視角。其視線的焦點不應當只注重于農村的物質生產以及出口上面。更重要的是注重人民的日常生活及生存情況,才能寫出更好的具有真情實感的三農報告。一個優秀的三農新聞工作者應當更多的集中于農民生產生活相關情景的報告。并且其寫出的報告能夠更多的反映出農民所關注的日常問題,在新聞角度之上謀求不同。轉換三農報告的視角。
當前一些新聞工作者對于農村現狀進行報道時,一般都報喜不報憂。寫出的新聞報告選擇性了遺忘一些地區的農村小孩上學難,交通不便,老齡化嚴重,以及青壯年大量涌入城市等等較為敏感的問題。想要進一步的將公眾的視線集中于這些難題,進而以公眾的力量幫助農民工獲得更好的生活,這就需要新聞工作者承擔起其應有的職責,敢于為農村的弱勢群體發聲,為其謀求公平。
3 結束語
中國想要在農業方面進一步的發展,就需要社會將視線集中于三農問題,而與三農報告相關的記者也擔負著巨大的重任。記者不僅僅要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質,以及知識修養,還需要在報告的過程當中,深入到農村內部,貼近農民生活,想農民之所想,確保報告的真實性以及專業性。還應當學會去偽存真,多與農業相關的專家進行交流,聆聽來自于農民的聲音。
參考文獻
[1] 長白山日報. 白山:深入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 奮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J]. 吉林農業, 2019, 446(05):9.
[2] 鹿心社.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J]. 當代江西, 2018, No.159(0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