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先齊同志,中共黨員,1988年參加工作,擔任班主任工作已三十一年,他不忘初心,牢記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行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他愛崗敬業,廉潔自律,三十多年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畢業生,受到一屆又一屆學生的熱愛和尊敬、家長的高度贊揚和認可、學校領導的一致好評。班主任工作中,他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一顆對學生關愛的心對待自己的工作、對待每一位學生,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得到完美,從不落下一位學生。他以“寫好人生每一筆”作為班主任的工作宗旨,致使他的班級工作、教學工作熠熠生輝,也成為學校班主任工作的一個品牌。
一、尊重學生,民主建制
無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班風乃是整個班級的靈魂,只有擁有良好的班風,才能給予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良好的班風來自于嚴明、民主的班級制度。每學期開始,汪老師都要求每位學生熟背一次《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讓學生自覺地對照《守則》、《規范》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并把自己的不足之處寫下來,然后班級進行匯總,把共同不足處放至班會上集體討論,“如何克服這些不足?”然后組織班干部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貼近學生實際的《班級公約》。在班容班貌、衛生公物、兩操活動、課堂紀律等方面他都作了明確的規定,并選出優秀的同學擔任各方面的監督員,讓學生自己管自己,自己監督自己,充分發揮“小先生”的作用。汪老師自己也不定時地進行抽查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爭取每個學生都是踐行《班級公約》的排頭兵。由于是學生自己提出制定的公約,所以工作開展起來很順利,很輕松,班級各項工作同學們都能各司其責。
二、無私關愛,體貼鼓勵
俗語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愛才能教育好孩子?!卑嘀魅我氲玫綄W生喜歡,就要體貼和關愛學生,讓學生感受到你的“愛”和“親近”,更不可體罰教育,要學會用“愛”感化孩子。汪老師班就有一位同學,他可謂是班級的“調皮大王”,同學心中的“混子”,每天都會打架、罵人,上課調皮搗蛋,做惡作劇。同學經常向老師“告狀”,家長也時常打來電話向老師反映情況,甚至提出不與他同位。這種現象不僅破壞了班級風氣,也影響了孩子們的學習。其家長為了此事也多次把孩子打得鼻青臉腫,可沒過兩天他的“毛病”又犯了。針對這種情況,汪老師進行家訪,得知此孩子生活在單親家庭,因多種原因致使他自小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滋生了一些不良惡習,孩子的自控力差,總是管不住自己的手和口。汪老師經過詳細了解和細心觀察,發現此孩子并非一無是處,他樂于助人,動手能力強,正直、勇敢。汪老師沒有批評他,而是破天荒地讓他擔任班級的“文明監督員”,他當時感到很詫異,后來在老師的耐心引導和鼓勵下,他居然咬著牙點頭答應了。不久,他變了,變得懂禮貌了,之前的惡習也不見了,“文明監督員”的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學習成績也漸漸提高了。原先的“調皮大王”在汪老師的關愛、鼓勵下“脫胎換骨”了,一些家長和授課老師都情不自禁地說:“汪老師真厲害!”
班主任的工作都是一些瑣碎的小事,對學生的愛和教育表現在平時的一點一滴的工作上。多年來,汪老師每天早讀課總是早早來到教室,一方面查看班級衛生、安全以及孩子們早讀的情況;另一方面他會細心觀察每一位學生,誰今天身體不好,就會第一時間聯系家長接回去休息或醫治,誰的情緒不對,汪老師會悄悄地把他(她)叫到身邊悉心交流,了解緣由,幫他(她)找到癥結,讓他(她)盡快恢復愉快狀態。在班里汪老師對孩子們總是一視同仁,從不因為成績優秀,表現好而“優待”,也不會因為是“學困生”而“冷落”,恰恰相反,對于那些“優秀生”,汪老師要求更高、更嚴,而對于“學困生”更是給予手把手幫助,并在班級開展“互幫互學”、“手拉手”活動,讓那些“學困生”感受到大小手的溫暖,樹立自信心迎頭趕上。汪老師善于培養小助手,他總會給予班上每位同學機會,鼓勵他們有信心、有擔當,積極參與班級監督和管理,學生們都對汪老師無比信賴、喜歡、尊重。
三、一份耕耘一份收獲
班主任的工作是一份良心的工作,也是極其講究藝術的工作,全憑著一顆無怨無悔的愛心。汪老師在班主任的田地里已默默耕耘了幾十年,有苦有淚,有喜有憂,百味盡嘗。盡管他沒有驚濤駭浪的大成績,但也拾得一枚枚光彩的“小貝殼”。汪老師的班級先后數次被評為鄉鎮、縣級“先進班集體”,多次被評為校“綠色文明班級”,個人也先后兩次被評為鎮、縣“優秀德育工作者”。學生先后多人次被評為校、鎮、縣“美德少年”,縣、市“優秀少先隊員”,學生也有多篇文章在縣、市獲獎,一位學生獲“省航模比賽一等獎”。在教研教學方面,汪老師更不遜色,他所代的語文學科在鎮、縣質量檢測、監測中多次獲獎,在首屆新媒體運用的課堂教學比賽中,榮獲國家三等獎,多篇教學論文在市、省、國家刊物上發表,其中兩篇獲一等獎。
當然點滴的收獲只能代表過去,相信汪老師會一直在班主任的這塊田地里耕耘下去,會把這塊田地變得更加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