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原妹
摘 要: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在新課程理念下,要探索出新的教學策略,則需要積極地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對自身的教學行為進行有效的變革,讓新的教學模式迎合新課改、課程標準以及北師大版教材的要求,才能真正發揮出新教學策略應有的教學功能與教學作用,讓學生學習具有價值的數學知識,并且學會主動獲取必需的數學知識。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會得到各不相同的發展,數學教師需努力將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發揮到最大化。
關鍵詞: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教學策略
以生為本這一教育理念已經貫徹在北師大版小學低年級數學教材之中,要求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能夠充分遵循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明確要求,將學生當成數學學習中的唯一主人,而教師需要充當數學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同時也是引導者以及合作者。這一角色的轉變,無疑將學生擺在了重要的位置,要求小學數學教師正確發揮新課程理念下以生為本的教學策略,構建新時期的高效數學課堂。
一、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應該做出的轉變
低年級數學教師在新時期的教學過程中,需領悟到轉變數學課堂模式的重要性。具體來說,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應該做出以下的轉變:
首先,數學教師必須認識到,在教育教學改革中,更新教學觀念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先決條件。這是因為只有教師的教學觀念更新了,其教學行為才會發生真正的轉變。在當前的一些數學課堂上,存在著流于表面的教學改革措施。因為這部分教師并沒有從觀念上進行變革,而僅僅是跟著教學發展趨勢而進行教學行為方面的轉變,導致數學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也難以實現高效化。因此,數學教師必須正確認識自己在課堂上的角色和地位,必須要將自己定位在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合作者等角色上。
其次,數學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必須與小學生的實際認知發展水平相符合,并且要注重滿足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主觀愿望,強調要調動學生的生活知識經驗,使其在最大限度上發揮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其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同時,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課堂交流機會,讓學生可以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主動尋求幫助,共同探究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進而幫助學生獲得應有的學習效果。
最后,數學教師要注重幫助小學生轉變自己現有的學習方式。不僅是教師的教學方式要實現新的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樣要進行改變。為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解讀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將其與新型的教學方式方法相結合,建立起高效的數學教學新策略。
二、北師大版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的新策略
低年級小學生的無意注意力比較占據優勢,其集中注意力的持續時間比較短,同時其自我約束力比較弱,好奇心、好勝心、好表現等是值得教師考慮的重要特征。因此,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要依托于北師大版教材來開展數學教學活動,需要充分立足于低年級學生的實際特點,融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構建起真正高效的數學教學新策略。
(一)創設數學情境,增強情境體驗
新時期的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注重引導學生在生動又具體的情境之中學好數學知識與技能。因此,創設數學情境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教學方式,也是符合新課標要求的重要教學方法。因此,教師可通過創設有效的數學情境來增強學生的情境體驗,讓學生在濃郁的數學情境氛圍中,產生主動學習知識的欲望,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比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2-5的分與合》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創設以下的數學情境:有一日猴媽媽在后山的果樹上摘了4顆桃子,準備招待客人,猴媽媽讓小猴將4顆桃子分別放在2個盤子里,那么小猴可以怎么放桃子?根據這一情境,教師可引導學生發散自己的思維能力,幫助小猴解決這一問題。這一情境是符合低年級學生認知能力的,情境里蘊含的數學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其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和自主解決問題。
(二)加強思維訓練,培養思考能力
在數學教學領域,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始終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以往教師更多的只是讓學生掌握好數學知識與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而低年級的小學生具有好表現的特點,他們很踴躍地回答問題,只是有些教師向學生提出的問題通常沒能激活學生的思維。這些小學生更多只是想獲得表揚和他人的肯定,教師卻可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來加強其思維訓練,培養其良好的自主思考能力。
比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發新書》一課的教學中,涉及的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與加減法計算。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猜數游戲,如:“十位數上的數字比個位上的數字大5,那么請問這個兩位數可能會是哪個數?”這顯然可以有效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會進行自主思考,有效培養小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更具實效性。因此,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進入到100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自主解決計算問題:“班上有男同學19個人,女同學18個人,這里有40本書,每個人發一本書的話,那么這些書夠嗎?”根據這一問題,學生走進了計算教學的學習氛圍之中,先計算班上同學總共有多少個人:19+18=37(人)。因此,在每人一本書的情況下,40本書顯然是夠的。通過這樣的思維訓練教學,教師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計算能力。
(三)開展游戲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在低年級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化教學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這是迎合學生身心特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尤其是在新課程理念下,倡導教師在課堂上引入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游戲教學法就是其中一種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樂趣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認識鐘表》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到游戲教學過程中來。首先,教師可開展聽聲音猜謎的游戲活動,即利用多媒體設備先后播放猴子的聲音、公雞的聲音、鬧鐘的聲音等。學生在聽到這些聲音之后需對發出聲音的物體進行猜測,當教師播放鬧鐘的聲音后,學生可以猜測這是什么聲音,然后正式導入鐘表這一新課知識。
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鬧鐘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樣的作用?別人都說我們留不住時間,那么你們有辦法做時間的小主人嗎?”這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師的帶領下學會認識鐘表,懂得如何看時間。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時間。由于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有限,教師可讓學生思考如何做一堂課的學習時間的小主人,讓小學生懂得去思考如何將一節課的學習時間進行最合理的安排。又或者教師可以依托于教材中“小明的一天”和“小芳的上午”等教材內容來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時間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的時間意識與時間觀念。
(四)自主動手操作,提高動手能力
動手操作活動在數學課上的占比是不小的,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處于形象思維的發展階段,他們在記憶知識的時候,遺忘率比較高,但是在動手操作活動中,學生能夠親身體驗數學學習活動。而在這樣的體驗式學習中,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數學知識。因此,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可以加強自主動手操作的教學活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動手能力。比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桌子有多長”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面前的課桌進行測量。在這個方面,學生可先借助直尺來有效理解厘米這個長度單位。在這個基礎上,學生可以估計出某一物體的一定長度,在腦海中形成長度相關的數學概念。然后學生親身參與到動手操作活動中來,可加深學生的記憶,讓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處于不斷明確的過程之中,最終準確地體會厘米這一長度單位的實際意義,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測量這方面的學習技能水平。
又比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動手做(一)”的動手操作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使用三角形、圓形等紙張折成相同的兩個部分,然后讓學生沿著折線來剪開,比一比是否真的完全一樣。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使用正方形和長方形紙張來進行對折、剪開、比較,對比和分析是否可以用紙張折出完全相同的兩個圖形。而且正方形和長方形有些特殊,將其對折為兩個相同圖案的方法不止一個。在這個方面,教師可引導小學生充分發揮思考能力,盡可能找出不同的折紙方法,保證折了之后,兩個部分的圖形是一樣的。通過自主動手操作,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五)調動生活經驗,提高理解能力
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這是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知識相結合的體現。而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活場景中蘊含的數學問題。這可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其產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欲望。比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小小商店”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商店購物活動這一生活場景來激發學生在購買物品這方面的生活經驗,從取幣到換幣,再到找幣,學生能夠更深刻地認識人民幣。而且學生可在親身參與小小商店的生活場景時,進一步掌握好人民幣的換算,也就是進行簡單的加減計算。這有利于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體驗樂趣,增強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情感。同時,學生可在這一小小商店的課堂活動中,感悟到勤儉節約、量力而行等人文素養內容,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多方面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要從新課程理念和教育改革等多方面的要求出發,探尋多種多樣的可以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包括情境創設法、思維訓練教學、游戲教學法、動手操作教學、生活化教學等。在以后的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積極探尋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教學新策略。
參考文獻:
[1]增澤.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的獨特性[J].學周刊,2017(30):67-68.
[2]付應娟.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創建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9):96.
[3]胡先軍.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的策略[J].學周刊,2017(27):33-34.
[4]鄧芳.趣味性教學方法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0):62.
[5]宋建平.提高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策略[J].學周刊,2017(20):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