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中對文本的理解力、閱讀中的語言表達力、與閱讀進程同步的思維發(fā)展力、對于文本中體現出的文化內涵產生的獨特感受力。有助于學生提高語文閱讀水平以及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核心素養(yǎng)
《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對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界定為: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生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因此,核心素養(yǎng)主要強調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品格與能力,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激發(fā)學習積極性,強化閱讀思想意識,體驗閱讀的魅力。
一、閱讀在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育中的重要性
我國明確提出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心的核心素養(yǎng)構建體系,核心素養(yǎng)在教育領域使素質教育更加具體化、易于落實。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文字基礎、閱讀與表達能力、學習方法與習慣、人文素養(yǎng)等。閱讀在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育中承載著語言的構建與應用、學生思維的提升與發(fā)展、審美欣賞水平、文化理解與傳承的任務,它關系著引領學生圍繞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知識、自主能力、社會參與三大主要內容而展開的綜合素養(yǎng)的全方面提升。
(一)理解文本內容,夯實知識基礎
文本內容的理解通過學生聲情并茂的閱讀,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閱讀本身是在講述,也是在體驗。猶如當時情境的再現,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文本內容的進一步認識與理解。從閱讀中不但明白了課文寫了什么,還理解到作者當時是怎樣的心情,是怎樣寫的,從感知文字到體會詞、句、段、篇、章。我國學者陳壽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經過反復閱讀,文本的思想內容就會自然清晰明了。如此循環(huán)往復,學生的語文知識基礎得到夯實。
(二)教讀自讀并進,增強自主能力
閱讀教學中包括教讀課與自讀課兩種形式,其要義在于以教帶讀。文本的作品本身、寫作手法、思想內容的學習重點,都需要語文教師的閱讀引導。教讀課是語文教學中的主要課型,是整個閱讀教學的基礎,處于語文教育教學的核心地位。教讀課主要采取講讀、導讀與精讀的方法,幫助學生在聆聽中細細品味、認真了解閱讀的特點、掌握閱讀的方法、領會閱讀的要領,讓學生學習到閱讀文章的技巧,增強閱讀能力、欣賞能力與審美能力。學生的語言能力提高了、閱讀情操陶冶了、閱讀能力提升了,從而將教師教讀所獲得的閱讀知識、閱讀方法與閱讀能力進行有效遷移,才能在自讀實踐中輕松駕馭,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增強。學生自主能力的提高使得語文核心素養(yǎng)隨之逐步提升。
(三)幫助積累素材,提高寫作水平
閱讀課通常是課內閱讀結合課外閱讀的,通過課內外閱讀的方式學生對課內閱讀文本的了解,也從課外閱讀中吸收了更為豐富的知識。不但是課堂閱讀教學的拓展,也是學生與社會參與的有效銜接。在閱讀中,通常有精讀與略讀之分,從教學的角度而言,精讀是主要方式,略讀只作為補充;從學而致用的角度來講,精讀是基礎,略讀是語言閱讀的有效應用。從課內文章的閱讀方面看,精讀的著重點在于將文中的字詞句段篇章讀到纖屑不遺、字字珠璣;略讀一般在閱讀課外讀物時,主要強調的是學生可以通過閱讀而提綱挈領,培養(yǎng)持之以恒的毅力,達到博采眾長的閱讀目的,有利于學生知識系統的綜合發(fā)展,從而為自己今后的寫作積累大量的素材,以促進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以及寫作水平的有效發(fā)展。
二、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閱讀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課程學習是學生學習生涯的啟蒙課程,有效的閱讀是開啟好口才、好漢字、好文章、好思維、好習慣的“金鑰匙”。2014年我國教育部頒發(fā)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將核心素養(yǎng)概念滲透、落實到各學科的具體實施中,為培養(yǎng)學生尚德、樂學、誠實、積極的精神,實踐創(chuàng)新、責任擔當、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的核心素養(yǎng)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提高閱讀理解力
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合一的一門學科,也是各門學科學習的重要基礎。輕松愉快的閱讀是提高閱讀水平的前提,只有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情境的“有趣”才能轉化為“有效”。小學生活潑好動,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角色閱讀,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課文內涵,豐富的語言、精彩的對話、適合的環(huán)境共同營造出高效的閱讀環(huán)境,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理解力。
例如:《一分鐘》一課的閱讀。語文教師可以讓幾名同學到前面進行表演,也可以分組表演。其他同學在欣賞表演的同時應帶著問題:元元為什么兩次嘆氣地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想一想用什么語氣閱讀最合適?然后大家一起閱讀,學生邊讀邊演,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明白了時間的珍貴、懂得了平時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從而在閱讀中理解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運用比較閱讀,推動思維發(fā)展力
比較是使學生思維深化的重要方式。比較閱讀時的思維發(fā)展,是在對閱讀素材進行異同點比較時,需要宏觀與微觀的分析與側重點的比較,比較思維貫穿在閱讀過程中,邊閱讀邊比較、邊閱讀邊筆記、邊閱讀邊檢查、邊閱讀邊鑒別、邊閱讀邊思考,對閱讀素材認真仔細地進行研讀,才能在閱讀過程中發(fā)現閱讀素材的細微區(qū)別。在選擇閱讀素材時,教師可以根據題材、觀點、體裁、表現手法、文章內容等的異同而選擇。
例如:在閱讀《古詩兩首》時,相同點:都是古詩。不同點:文字所表達的情感內容不同。結合古詩不同畫面的意境:《望廬山瀑布》表現的是通過夸張的手法再現了雄偉壯麗的廬山瀑布,抒發(fā)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絕句》的景物描寫先近后遠,動靜相宜,表達的是詩人歡快舒暢的心情。學生在閱讀時應采用不同的語調,才能形成與古詩相應的感情色彩,思維隨著情感的起伏變化而得到發(fā)展。
(三)讀寫有效結合,增強語言表達力
文本的解讀即表達。閱讀是學生用自己的已有經驗與文本進行的對話。因此,閱讀行為也是語言上的表達行為,而寫作是書面上的表達行為。語言是文本的外化表達,寫作是文本的外化轉內化表達,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內化豐富的是思想,外化提高了語言表達力。邊讀邊寫的讀寫結合方式,可以正確引導學生發(fā)現表達的真正技巧,以增強語言表達的能力。文本閱讀可以為寫作提供素材、條件、基礎,寫作可以在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與技巧上提高語言表達力。
例如:《快樂的節(jié)日》一課的閱讀,本文應使用歡快的語調進行朗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應注意聯系課文的內容,在體驗中感受自己生活中的快樂與幸福。本文的讀寫,一方面指的是文中生字與關鍵詞的書寫,以及寫出自己生活中的一件快樂的事,與師生一起分享快樂,在快樂的氣氛中讀出自己的快樂。在閱讀中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四)組織群文閱讀,領悟文化感受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課外閱讀總量應達到405萬字,并提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整本的書。”群文閱讀正是符合這一要求的閱讀方式,指的是圍繞教材內容的一個主題而選擇的一組相關聯的文章,結合課內外閱讀并軌,引導學生展開立體式閱讀行為,也是拓展性閱讀的一種新形式,隨著同一主題的不斷拓展閱讀,學生的思想感受越來越深,領悟文本的文化感受力隨之提高。群文閱讀旨在讓學生在廣泛的優(yōu)選閱讀中進行語言積累,在擴大閱讀面、拓寬視野的同時,為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打好基礎。
例如:《四個太陽》一文的閱讀教學,本課的教學目標:認識13個生字,會寫“為、臉、光”3個字;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悟作者通過畫太陽要表達的心愿,并能聯系自己的實際說一說。讀寫有效結合,增強語言表達力。在文中畫的四個太陽插圖,指的是“春、夏、秋、冬”的四季陽光,學生在閱讀課文時享受著陽光的溫暖,如沐春風、似賞夏蓮、若嘗秋實、彤彤冬日。與陽光相關的讀物還有:《太陽自述》《我的爸爸我的太陽》《太陽家族的故事》《向著太陽歌唱》等。學生通過對關于太陽的群文閱讀,對太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對文中表達的思想情感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發(fā)揮出了閱讀的真正的作用。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閱讀教學,主要培養(yǎng)的是理解力、表達力、思維力、感受力融為一體的閱讀能力。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將核心素養(yǎng)內容作為主線貫穿到課堂學習中,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核心素養(yǎng)觀、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言行習慣,思想觀念指導著人的言行,人的言行經過長期訓練就會成為習慣,而習慣決定著學生知識與能力的終身受益。小學生具備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閱讀習慣,閱讀素養(yǎng)與閱讀水平都會得到有效提高。實踐證明,多種多樣的閱讀方式可以促進學生全方面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多閱讀可以使量變引起質變,形成學生重要的、敏銳的語感,從而在良好的閱讀習慣中可以幫助學生提高閱讀效率。
參考文獻:
[1]陳美麗.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分析[J].中華少年,2018(10).
[2]莊莉.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J].華夏教師,2018(20)
[3]池達連.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17(41)
[4]李作芳.淺談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14).
[5]何欣,王天平.群文閱讀教學:培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8(1).
[6]朱鵬宇.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9).
作者簡介:鄭春萍(1989.4—),女,漢族,本科,任教于漳州市第二實驗小學龍江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