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
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實施和推動,小學語文課堂正在發生著變化,但是傳統的應試教育已經傳承了太多個時代,在傳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較多地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授的是魚,而不是漁”。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關注較少,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性不能得以發揮,課堂上教師仍是主人的地位,小學語文課堂沒有生機和輕松愉悅的氛圍,學生的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興趣也就受到了嚴重的約束。想要徹底地消除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和觀念還需要一個漫長的時期,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構建多元化的小學語文課堂成為最重要的任務,結合在小學語文的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構建多元化教學優化、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水平的策略做出的簡要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元化教學;高效課堂;實施策略
新課程改革下的新理念、新觀點、新的課程觀中提出:教師、學生、教材、環境這四個因素動態是相互作用的“生態系統”。學生與教師的經驗即課程、生活即課程、自然即課程。只有將這幾個因素有機地整合起來成為有效的“生態系統”機構,才可以開展多元化教學,構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在課程內容以及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不應過于注重書本知識,而應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為學生終身學習語文知識做好堅實的基礎。高效課堂從字面理解就是指用最少的時間、精力、物力最大限度地取得最好的教學效率。應打破以往傳統的語文教育教學中強調學生死記硬背、接受性學習、機械化訓練的模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勤于動手、主動搜集,獲取新的語文知識以及技能的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小學語文教師要改變現在填鴨式、灌輸式教育教學模式,充分尊重學生在語文教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挖掘開發一切教育資源讓學生在一個自主積極的、寬松愉悅的語文課堂氛圍中增長語文知識和技能,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切切實實地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一、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現狀問題分析
(一)教師的課堂地位不準確
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課本為中心和課堂為中心。形成了教師填鴨式、灌輸式被動接受的語文教育教學的現狀。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得不到重視,被忽視下的學生根本沒有自主學習語文的興趣,對語文知識的求知欲很弱,甚至有些學生對語文產生了反感和厭惡。
(二)應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不足
傳統語文教育教學的課堂就是一塊黑板、一根粉筆、一個講桌、一本教材、一位教師。但是在當今網絡化的新時代下,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基礎教育,大力加強了對學校的多媒體電子設備的投入,大多數學校都已經安裝上了電子多媒體教學設備,但是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還有一部分教師沒有利用先進的多媒體電子教學設備進行語文教學,沒有充分地發揮教學設備的作用。
(三)課堂教學氛圍過于沉重
一些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很注重自己的身份地位,認為教師就應該是嚴厲的,嚴師出高徒。但是嚴師的弊點在于約束了學生們本應該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課堂氛圍,禁錮了學生的思維以及合作交流、探討等學習方法,使有的學生不敢發言、不敢去想、不敢說和做,因為說錯了做錯了會遭到老師的批評,慢慢的課堂氣氛也就變得壓抑、緊張、沉重起來。
(四)注重終結性評價,以考代評
小學語文的終結性評價是對學生學習語文后對教學目標達到的程度的檢驗和判斷,比如月考、期中、期末考試,重視這些考試代替了平時的表現,而且把考試成績作為“三好學生”“優秀學生”等合格與否的唯一條件。
二、構建多元化教學打造高效小學語文課堂的實施策略
(一)教師教學角色的轉變
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課堂中教師不僅要適應教育形式的轉變,還要轉變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角色,不僅要做好語文教育教學的研究工作,還應該處理好在教學中教與學的關系。從教師與學生的課堂教育教學的關系看,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促進者、指導者、培養者、引導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課堂上要建立良好的、科學的、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有助于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教師教學角色的轉變就是把語文教育教學的課堂主人角色還給學生,教師來做課堂中的導演。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語文知識的運用以及從運用知識當中在促進理解加以鞏固。教師要多運用討論教學法、談話教學法、問題教學法、探究教學法、發現教學法,從實際出發把語文課堂的重點移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會學習,養成良好的語文習慣,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及技能。例如在《桂林山水》一課的教學中我沒有單純地讓學生通過自己一遍遍的重復朗讀課文,死記硬背文中優美的詞句、段落,而是通過問題啟示法慢慢引導學生真正地理解文中詞句的意思,切實地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好。導入時讓學生先展示一下平時積累的關于祖國大好山河的詞、句。在運用發現教學法找同學說一說通過朗讀《桂林山水》被哪部分美景吸引了。說一說課文的哪部分寫得最精彩。在了解和學習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和方法的時候我運用了問題教學法、探究教學法、發現教學法,同學們想一想,在“靜、清、綠”之間可以用上什么關聯詞來組成一句話?如果把“靜、清、綠”這三個形容詞重疊一下,句子該怎么說?等等拋出了一系列的問題,通過讓學生自主地發現、探究,了解到了作者的修辭手法和語言表達方法。整個課堂中教師一直扮演的是導演的角色,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為教學主體地位的角色,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知識技能的興趣,提升了教學效率。
(二)充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
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對未知的事情求知欲旺盛,對新鮮事物特別敏感,網絡社會下的小學生對電子多媒體設備的應用能力不可小覷。教師應抓住他們對現代化多媒體的“癡迷”,對多媒體動畫、圖片、音頻、視頻的喜愛,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盡量多使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教學。例如,在《雪孩子》的教學過程中,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有兩個,一是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以動畫視頻的形式把《雪孩子》這個童話故事呈現給學生,這樣利用他們對動畫片的喜愛,用生動形象的故事情節和豐富多彩的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以更加直觀的方式理解課文的內容。本節課的第二個重難點是讓學生了解雪與云之間的變化過程,如果在教學中教師只是靠一本教材和簡單的口述,相信學生肯定對雪與云之間的變化過程理解不了,處于一種似懂非懂的狀態。此時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提前做好雪與云相互變化的課件,利用課件讓學生了解到雪化成水,水蒸發后又形成了云這一科學常識,還可以在課件中適當地擴展出多種水分蒸發現象的圖片,比如濕濕的衣服曬干了……課件中還可以對課文有一個延伸。雪孩子還會回來嗎?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呢?繼續觀看課件云變成雪的過程。在本次教學中我充分地利用了多媒體教學設備使學生在直觀、生動形象的教學模式中獲取到了新知識,從而教師達到了教學目標,優化了小學語文課堂。
(三)營造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
小學語文教學是一種雙邊活動,少不了教師的教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學,課堂上師生之間要互相積極配合才能完成教學目標,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那么,師生之間相互配合的同時需要的是一個寬松愉悅的氛圍。小學語文教師萬萬不能因為學生說錯、做錯就去批評、打壓他們的思維和想法,或是用簡單粗暴的言語來回答學生的問題,畢竟它們還處于小學階段,思維能力、語文知識的儲存量還不是很豐富,難免會有一些不成熟的或是錯誤的做法。在語文課堂上即使學生發表的看法不對,教師也應該用積極正面的語言去引導學生,課堂上要保持微笑,注意情緒的管理,態度要和藹,表達方式要自然、合理,尊重學生的自尊心,放下教師的架子和學生一起學習語文知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多多地運用情景式教學法、游戲式教學法、參觀教學法、自主教學法等多種教法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積極性,緩解緊張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放松、愉悅的最佳狀態中學習語文知識。例如在《樹和喜鵲》的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逐步積累識字的方法,掌握寫字的技巧,注意字的布局和間架結構,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運用游戲教學法來鞏固學生對生字的練習,《寫字排排樂》:對“單、居、招等六個字”進行排隊書寫,最后檢驗和讓學生評比出哪一組的字最正確、美觀,自然而然的學生自己就可以觀察出哪一組寫得最工整,同時也加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與意識。教師并沒有單純地對漢字進行聽寫讓學生緊張不安,也沒有對游戲的結果做出評價,而是通過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游戲氛圍下鞏固了漢字的書寫,在自我評價中學會成長。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打造了成功的課堂。
(四)完善評價體系,樹立學習信心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形成性評價,也就是對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學習方式方法、學習效果的評價。主觀和客觀相互結合全面充分地了解學生、評價學生,以此來了解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中的發展要求和狀態,檢驗和改進、完善語文課程的設計,完善教學過程,給與學生更加合適的指導和知識的供應。教師要將終結性評價轉變為形成性評價,還要注意的是評價主體要多元化,教師還可以將評價權交給學生,生生之間的評價,使學生在互相評價中認識自己,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幫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例如,小學時期是最童真、單純的階段,在語文課堂的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及時地給出學生肯定和激勵的語言,因為對于小學生而言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同樣重要。在批改作業的時候教師可以多寫一些激勵性的話語和小星星的粘貼,在教室的主體墻上制作一個綜合測評主體墻,把學生的學習成績、課堂紀律、課堂表現、發言的積極性、作業質量等都記錄到主體墻上,以便于教師和學生都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幫助教師和學生共同改進、完善,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正在發生著變化。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地努力學習、研究,敢于創新出新的更有利于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利用多元化的教學理念實現高效小學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滕宇.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的意義及實施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6(25).
[2]戴培軍.采取多種方式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新課程(下),2013(1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