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驁馳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世界的經濟形勢不斷變化,從而導致新形勢的出現。因此,我國如何更好地保證自身的經濟安全,成為一個較為重要的話題。這主要是因為,國家經濟安全直接關系著國家的發展和國家的命運。因此,我國政府應積極地做出應對,從多個角度進行我國經濟安全問題研究,由淺入深,逐漸找到應對國家經濟安全問題的辦法,從而促進我國的全面發展。基于此,從我國的經濟安全問題具體表現形式入手,全面進行新形勢下我國經濟安全問題研究。
關鍵詞:新形勢;經濟安全;安全防范
中圖分類號:F1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22-0003-02
引言
當今時代,國家的經濟安全和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一旦國家經濟安全出現問題,人民的生活馬上就會陷入到困境之中。因此,我國政府為了應對當前的新形勢,積極地研究我國經濟安全問題的相關表現,從而找到了應對新形勢下國家經濟安全問題的辦法,促進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政府在此方面的工作仍舊存在一定問題,主要是不能有效地發現當前經濟安全問題的具體表現形式,從而難以進行后續工作的部署。基于上述情況,筆者對其進行了詳細研究,并提出以下內容。
一、我國的經濟安全問題具體表現形式
1.經濟發展方式落后,經濟結構不合理。目前,我國經濟結構仍舊存在不合理之處,雖然我國已經開始從勞動力集中型經濟向知識集中型經濟轉型,但是在實際的過程中,我國仍舊是粗放型經濟。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到目前為止,仍舊不能認識到粗放型經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經過筆者的總結,認為粗放型經濟的主要影響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對環境的破壞。粗放型經濟的核心內容就在于不惜一切代價加快國家的全面發展,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犧牲了環境,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例如在城市化進程中,我國城市建設大量地占用了耕地和林地,從而導致我國自然環境的大幅度破壞,而且為了加速城市化的建設,這種趨勢一直沒有停止,導致我國的耕地面積和林地面積大幅度縮減,現有的耕地和林地質量也呈直線下降。二是沒有注重科學技術的應用。粗放型經濟也就意味著人們在經濟的發展中,僅僅在乎發展的速度和工作的有效性。因此,科學技術的融入被放緩,許多人更加看重直觀的經濟增長,從而導致我國在很大程度上依舊是以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為主,忽略了科技的成果。基于此類情況,我國的經濟發展遇到了很大的問題,也讓我國的經濟安全不再牢靠。
2.貧富差距過大,區域發展不平衡。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是世界上經濟差距過大的國家之一,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之間的經濟差距幾乎難以彌補,呈現出不平衡發展的趨勢。而其貧富差距的直觀體現,在筆者看來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是城鄉貧富差距過大。一直以來,我國都在進行城市化建設,大量農村耕地被占用,許多農村被迫進行改建。從而導致我國的農民被迫成為城市人口,但是相對于傳統城市人口而言,農轉非的人口本身并不適應城市生活節奏,因此導致農轉非人口經濟獲得能力大幅度下降,導致了農村與城市貧富差距過大的現象出現。二是南北經濟差距過大,南方一直我國經濟建設重心,而北方經濟一直不被重視,因此導致南北經濟差距過大。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區,呈現出人民普遍富裕,而北方山嶺地區則普遍貧困。這是因為我國之前提倡“先富帶后富”的理念,不斷強化南方經濟建設,忽略了北方的協調發展,從而導致此現象的產生。國家只有盡快調整戰略,才能更好地縮小貧富差距。
3.人才流失,缺少人才儲備機制。在國家經濟問題中,人才流失也是一個較為常見的問題。人才流失是主要原因,這意味著我國科學技術研究方面沒有更加出色的人才可以使用,從而讓我國的科學發展陷入瓶頸。出現此類情況的原因主要在兩個方面:第一,留學制度的開放。由于留學制度的開放,我國大部分的人都認為,留學是一個較好的發展機會。因此,很多家庭富裕,或者學習較好的學生會選擇留學,并且以留學作為自己的學習目標之一。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大量的學生流失到了國外,從而出現了留學熱潮。第二,國家的待遇不能滿足留學人才的需求,大部分的人才在留學后,更加關注待遇問題,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一直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所以,大部分的留學生在國外生活一段時間之后,更加向往國外的生活,尤其是一些大型的私人企業,更是能夠提供遠超我國標準的待遇。因此,我國的人才更加青睞于在國外發展,從而導致了人才流失的問題出現,這個問題也從根本上影響了我國的經濟安全。
4.我國經濟增長的渠道比較單一。良好的經濟發展模式是需要經濟增長的渠道與時俱進,但是我國一直存在經濟增長渠道單一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傳統經濟模式根深蒂固,難以改變。在大部分人的觀念中,都以傳統經濟模式為主要經濟獲得方式,其他模式的經濟,都被認為是不具有潛力的經濟增長方式,從而被人們所遺棄。因此,在統計中我們能夠知道,依靠全新渠道進行增長的經濟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經濟增長仍舊依靠傳統渠道。同時,這也是因為我國的政府對于傳統經濟有著一定的政策調整,在經濟風險出現時,也會優先調整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因為傳統經濟增長方式中,我國人民占有很大的數量,如果不能合理地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就會爆發經濟危機。正是基于這種情況,我國經濟增長的渠道才一直不能拓寬。
二、新形勢下我國經濟安全問題的防范對策
1.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合理調整經濟結構。目前,我國的經濟安全問題想要全面解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其中主要改變方式集中在兩個方面:首先,改變粗放型經濟,這是核心內容。當前社會發展,不能繼續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因此,當前應該提倡低碳、綠色、環保等理念,在發展環境的同時,也做好環境保護的準備,確保環境和經濟同時發展,這才是當前人們所需要的經濟發展方式。其次,強化內需。一直以來,我國都是勞動力密集型經濟。因此,我國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物資出口和勞動力,這就讓我國的經濟喪失了獨立自主發展的可能性,從而導致經濟發展問題出現。基于此類情況,就需要強化我國內需,要做到消費和發展的和諧統一,才能確保經濟發展的問題降低。尤其是在內需擴大的過程中,要降低材料的出口,從而實現內部自給自足,降低進口帶來的經濟影響,這樣才能讓我國完成自主發展。
2.縮小貧富差距,推進區域和諧發展。縮小貧富差距的核心在于中低收入人群薪資的調整。在縮小貧富差距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削減高收入人群的開支,這樣會導致我國經濟的發展受到阻礙。因此,縮小貧富差距的核心就在于積極地調整中低收入人群的收支。對于低收入的人群,我們通常采用的辦法就是給予更多的社會保障,從而促進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提高,讓低收入人群能夠更好地生存,其主要尺度就在于提高低收入人群的幸福指數。而中收入人群,則是主要調整的核心,要不斷地擴大中收入人群的數量,做到高低收入人群數量遠遠低于中收入人群,就能確保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首先要穩定中收入人群的收支,要讓中收入人群成為社會經濟變化中受到影響最多的人群,因此從稅收等方面進行保障極為重要。其次,要制定更加合理的收益系數,讓中收入人群的標準更加的廣泛,從而增加中收入人群的數量。
3.著重培養人才,建立人才儲備機制。人才儲備機制是應對人才流失情況最好的辦法之一,其主要的內容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第一,建設人才培養機構,全面加大我國的人才培養力度。我國人才流失的原因就在于人才培養手段非常落后,不能滿足人才成長的需求,大部分的人才為了能夠接受到更好的培養,就需要出國留學。所以,我國要以此項內容為突破點,不斷強化自身科學技術內容,從而確保人才更好地發展。第二,提高人才待遇。一直以來,待遇問題是人才流失的核心原因。所以,我國提高人才的待遇,能夠讓人才回流,從而滿足我國發展的需求。但是需要注意待遇提升的系數,要在合理范圍內提升人才的待遇,確保人才發揮的價值和付出是成正比的。
4.增加我國經濟增長的渠道。我國經濟增長渠道的單一主要是因為我國的傳統經濟結構根深蒂固,因此,我國的經濟增長不能破壞原有的傳統經濟渠道,而是應該開拓其他渠道。其中主要內容可以歸納為兩條:首先,要不斷地增加國內的需求,國內消費水平的提升,能夠有力地促進我國的經濟增長,從而提升我國的經濟流通速度。因此,國內消費是一個重要渠道,能夠進一步彌補傳統經濟渠道的不足。其次,貿易。一直以來,我國的進出口貿易都是質量較低的貿易,我國出口的是大宗物資,而進口的則是精密儀器等。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需要調整進出口貿易模式,實現高質量的進出口貿易,才能提升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這也需要科學技術的增長作為后盾。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當前所面臨的經濟安全問題還是非常嚴峻的,其中的部分問題,例如人才缺乏等,在短期內都很難得到解決。因此需要從長計議,按照新形勢的具體特點,逐步發展相關內容,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所以,筆者基于新形勢的特點,總結出了上述內容,希望我國的經濟部門能夠謹慎參考其中內容,尤其是在一些長期困擾著我國經濟發展的問題上,更是應該著重考慮,從而提升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促進人民生活的全面繁榮。
參考文獻:
[1] ?深入開展打擊非法集資犯罪專項行動 堅決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J].中國防偽報道,2019,(1):9-10.
[2] ?李蕾,張帥.國家經濟安全視角下的糧食安全:“十三五”前期監測和后期預警[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5):132-141.
[3] ?李鐵軍.新形勢下我國的經濟安全問題[J].中外企業家,2018,(24):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