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美
摘 要:伴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民眾意識到英語的重要性,小學英語教育被視為教育階段的側重點,加以大力發展。目前,針對小學中高年級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合理使用英文繪本,吸引學生興趣,可以有效提高小學英語教育成效。基于英語繪本的相關概述及其特點,總結目前英語繪本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深入聯系繪本教學價值,提出合理的解決舉措,以期深化繪本閱讀的實際效用,深層次促進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繪本;小學英語;閱讀能力
現階段,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實施,小學中高年級學生敢于嘗試、勇于挑戰、樂于創新,更樂于自主學習探索。對于小學生而言,英語繪本容易接受,廣受小學生喜愛。針對此特點,教師應積極探索繪本特色教學,完善繪本教學模式,以期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持續推進英語教育的發展。
一、繪本相關概念及其特點
1.繪本相關概述
繪本源于西方,可追溯至19世紀的歐美地區。我國黃河流域的巖畫、壁畫可視為早期繪本形式的一種,現今我國繪本建設尚處于初始階段。繪本,顧名思義就是以繪畫為主要內容,輔以相關文字的文本。其在講述故事的同時,傳遞科學知識、精神思想,是一種十分適合兒童早期性格、習慣養成的讀本。
2.繪本的特點
(1)生動形象性
當前小學英語教師的教育模式雖然遵循傳統英語文本教育,但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進行了相應的創新。純文本性讀本,是教學內容主要采用英語詞匯和句型搭配、相應圖片為輔的知識的讀本;相對而言,英語繪本極具生動形象性和客觀新奇性,降低了詞匯量和閱讀難度,更能排解小學生閱讀的枯燥乏味情緒,在激發小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更有利于其理解課本內容。
(2)理性和感性共存
英語繪本,基于趣味故事敘述,加配相應圖片,發展多樣性、多元性故事情節。通過閱讀,小學生可以提高代入感,深入感知故事主角的情感變化,利于個人感性認知的培養。英語繪本雖具有故事情節變化、人物情感轉變的特性,但是這一切都基于理性的邏輯思維。同時,文字部分字符詞組、結構搭配具有遞進、強調以及相互照應的特點,利用語言文字旋律,詩意地將劇情推向高潮,并合理結尾。理性的邏輯情節發展和感性的情感變化,讓小學生在感受繪本閱讀美感的同時,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并推動理性、感性思維的發展。
(3)生活實際性
繪本典型運用生活故事,貼近生活實際,通過趣味橫生的生活故事傳遞積極進取的正能量。由于英語繪本源于西方,大多記載歐美實際生活,而生活本身具有共通性,小學生理解故事的同時,可以淺層次感知中外文化差異,理解文化內涵,為英語學習奠定良好文化基礎。
二、英語繪本教學存在問題
目前,英語繪本教學雖然已被納入教學范圍,且投入力度加大,但是在課堂運用上成效不佳,存在一定的問題。
1.教學目的存在偏差
當前我國的英語教學中,教育工作者過于側重英語考試成績和英語考級證書,忽略了英語學習實為掌握一門語言的原始目的。與此同時,部分家長對英語了解不深,奉行成績至上和證書代表一切的原則。長此以往,英語教學目的在偏離的道路上愈行愈遠,對于小學英語教學而言,老師過于注重提高學生英語考試成績,忽視繪本教學的過程性、意義性,致使學生缺乏英語學習興趣,喪失英語學習積極性,導致英語學習無所進步,甚至適得其反。
2.教師能力有待提高
小學英語繪本教育中,英語繪本作為載體,教師作為決策實施者,無疑占據著重要地位。繪本教學尚處于初級階段,教師應結合學校英語實際情況采用相應題材,抑或自主探研繪本材料,同時還需合理引導教學方向,這無形中為教師教學帶來了巨大挑戰,考驗教師的個人能力。但是目前教學條件有限,教師繪本應用水平普遍不高,無法達到繪本教育目的。簡而言之,教師繪本教學能力的提高刻不容緩。
3.缺乏自主性
繪本教學雖然在課堂上已經有所運用,但是部分英語教師依舊保持傳統教學習慣,基于繪本教學的淺層次理解,過多進行課堂提問,導致學生過分依賴老師引導,缺乏自主性學習、知識探索和自我思考,極大地弱化了繪本教學的主動、自主效用,無異于讓學生被動吸取知識的傳統式學習。
三、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中的價值分析
英語繪本是以故事情節輔以一定英語字詞概述的新型英語學習讀本。對于小學生而言,它從視覺角度深入教學目標,通過語言、圖片藝術講解英語知識,無論是對綜合能力發展,抑或思想精神培育均具有推進作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具有重大教育價值。
1.自主學習、動手應用能力發展
英語繪本教學中,基于學生心理特征、個性特點,開展合理繪本教學,選用典型優秀題材,可有效推進小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綜合發展。例如:小學英語繪本Three little pigs,課前小學生的好奇性學習,將直觀影響學生自主研習能力的養成,依據繪本的故事梗要,學生扮演參與,可以增強小學生的參與感與成就感,同時房屋紙質模型的制作,訓練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最后回顧故事情節,可傳遞給學生團結互助、智慧脫困的思想理念,加強學生精神文明的構建。
2.創意思想、創新思維形成
英語繪本對小學生而言可謂是“真實有感”的世界,正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書中世界的故事情節和角色形象會時刻影響學生的價值感官和對事物的看法,并且對小學生的遇事解決能力有一定的指引作用。優秀典型的英語繪本,不僅意味著字詞、句型的合理搭配運用,同時還有精美絕倫、極具藝術色彩的繪圖。讓小學生在拓寬知識視野、豐富知識儲備的同時,欣賞領略繪圖的藝術風格和繪畫技藝,讓學生的創新、創意思維得以良好發展。
3.閱讀興趣、習慣的養成
英語繪本教學重點講究繪本“悅讀”,也就是快樂閱讀。教師要聯系小學生的興趣愛好。例如部分英語繪本讀物以“小豬佩奇”為主題,有效英語故事講解為輔,重點吸引學生閱讀興趣,學生一旦有興趣積極學習,英語知識的熟練掌握就不值一提。同時,閱讀興趣的養成,有利于小學生持續閱讀相關讀物,從而逐漸形成閱讀常態,讓小學生養成閱讀習慣,為今后英語抑或其他學科的發展提供堅實的習慣基礎。
四、繪本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途徑
英語繪本教學尚存繪本題材缺失、認知重點有誤、教師能力不足以及缺乏自主學習的問題,而針對這些問題,下文將講述相關實踐途徑加以緩解和解決。
1.精選繪本題材
英語繪本教學中,精選繪本教學題材應是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基于視覺圖像、圖片風格和文字簡美性,我國譯林出版社的人教版英語繪本可謂是理智之選。在英語繪本的挑選上,我們應秉持以下幾點:
(1)貼近生活實際
英語繪本雖基于生活,但多以國外為主,考慮到小學生的事物理解性尚未成熟,應緊扣國內生活語言特色與題材加以選擇。例如,英語繪本The Little Red Hen,通過小紅雞的勤勞收獲與狗、貓、鼠三者的懶惰的鮮明對比,讓故事貼合實際,具有真實教育意義,對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精神品質養成具有推動作用。
(2)詞匯難度適中
小學生尚處于學習初始階段,難度較大的詞匯導致學生無法理解,一味地觀想圖片,無法讓小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提高。簡而言之,針對小學中高年級,盡量選用單句、同型句式排比的形式。例如,英語繪本故事How Does This Feel?,基于“How does this feel?This feels hard”的排比句型,適當加入clear,soft,wet等簡單詞匯,在教授學生英語知識的同時,利于學生理解學習。
(3)銜接課程內容
繪本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提高英語教學成果,所以針對性結合教學內容進行繪本教學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小學英語教育中,針對“Ball”系列單詞的學習,可選用The Day The Balls Had a Fight繪本故事,穿插球類運動諸如ping-pong ball,baseball,basketball,and soccer ball等系列詞匯,在教育學生積極運動的同時,滿足課程教學目標。
2.合理高效引導
小學生由于心智未成熟、認知能力有限,面對精美圖案和文字串聯,無法合理銜接閱讀,導致閱讀效果不佳甚至無所體會,面對此種問題,教師需合理引導,進行言傳身教。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先基于繪本封面引導學生構思,后結合圖文聲情并茂地帶領學生閱讀,再利用反復閱讀、貼近生活的形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繪本題材意義。例如,五年級繪本課We all love ice cream,教師應充分考慮小學生主動性,設置不同的“ice cream”情境,帶領學生進行繪本封面至后面的圖片環游,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讓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展,繪本教學活動結束后,要積極引導學生回顧、體會,總結學習心得。
3.提升教師個人能力
英語教學的各類型繪本教學活動,均基于教師的理解與實施,所以對教師的個人能力要求十分嚴格。針對于此,學校應積極推選精英英語教師進行繪本教學培訓,參加繪本教學競賽,持續提升教師的繪本認知和教學意識,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成為小學英語教學階段的支柱型力量。
4.開設繪本特色課
加大繪本教學力度,學校可開設繪本教學專業課程,選用英語教師搜集或組編的繪本作為教材,系統性、合理性規劃,結合課程內容,設計特色繪本材料,進行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加以完善、補充、優化,使其成為一門正式科學的教學課程。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教育階段,教師應施行繪本“悅讀”、精選教學題材,在提高繪本認知能力的基礎上,加以合理引導,提高小學中高年級英語閱讀能力,為我國小學英語教育的發展持續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鮑海燕.英文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8(12):118-119.
[2]黃海燕.分級閱讀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小學教學研究,2018(12):44-48.
[3]柳苗.通過英語繪本提升小學高年級學生英語閱讀效果的實證研究[J].英語教師,2017,17(12):53-56.
[4]張文華,孫媛.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活動設計[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5,17(2):88-92.